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小三角”为视角,以现代汉语“动核结构”和“非动核结构”为对象,分析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的“错综”关系,及其中存在的“同形同构异义”、“同形异构同义”等结构同义、结构多义关系,认为这些结构同义关系和多义关系的语值不同,并指出结构同义的区别、结构多义的化解都受到“句管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在歧义句中由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差别产生的不同的语义现象,进一步总结了句义现象中的多义结构和同义结构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刘忠华 《阴山学刊》2004,17(1):70-73
古代汉语的"为动"与使动、意动用法有质的不同.为动句是用"主·谓·宾"结构("S+V+M")表示了"S+为+M+V"式表示的语文关系的内容,二者是同义句式,可以共时变换;在古代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具有多义性;使动、意动用法的句子中主、谓、宾之间的语义关系与为动句不同;使动、意动与为动同义变换的句式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4.
周敏莉 《理论界》2010,(12):160-162
"说不定"是对预期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的估测。常有"也"、"还"、"就"、"真"等副词及语气词"呢"与之共现。语气副词"说不定"由同形动补结构固化而来。  相似文献   

5.
在对比成语学的研究中,多义成语的对比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且对比多义成语的前提就是要先弄清语言间多义成语的等值问题。在对比语言间多义成语等值时,应该从成语所表达的每一个具体的意义出发,而不应该从成语的整体出发。通过对俄汉多义成语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俄汉语中仅有少数相对应的多义成语能构成语义完全等值,多数相对应的多义成语只能构成语义部分等值,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包含关系或同义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言和言语,静态和动态多个方面分析"A了(一)点"结构的静态句法特征,利用变换分析,阐明了结构的语义构成基础为"比较",提出了预设隐含歧义的概念,分析了结构多义的产生原因以及"A了(一)点"结构中形容词对结构语义的制约,最后分析了该结构入句之后受到前后语言成分的制约情况.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同义关系的确定方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研究,要有一套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确定同义关系的方法。目前学术界所使用的“替换法”、“义素分析法”、“同形结合法”等,都不适应于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研究。而以“系联法”为主,以“参照法”为辅,二者结合以确认同义关系的方法,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以《论衡》“征兆”类同义词做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周芸 《学术探索》2001,(1):84-86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来自世界图景的宏观影响和中国现代性的要求之下,中国的"先锋实验诗"以其特定的修辞同义手段组合,成为一种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语体.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离散、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创造,就是诗人为了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在言语信息内容与言语符号形式的组合过程中,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言语效果所采用的具体修辞策略.这种修辞策略是对结构主义语言观潜在矛盾的发现和揭露.  相似文献   

9.
以“供给侧”为重点推进粮食“两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粮食领域存在着粮食品种产销结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粮食"供给侧"是基础,"需求侧"是目标,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对我国粮食宏观形势作出的客观评估,应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坚守粮食总量安全、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市场稳定"四条底线",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推动粮食"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改革同步发力,促进粮食"两侧"结构相互协调与适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青海省湟中县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等文化事象为视角,分析了一个多民族村落的静态文化结构和动态文化结构,认为动态文化结构包括四种基本结构,即"信仰—仪式"结构、"文化—权力"结构、"礼仪—道德"结构、"价值—观念"结构,这些结构建立在静态结构基础之上,在村落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真正的作用。由于这些结构的解构和建构是经常的,村落文化因此表现出动态演变的特点。而推动和维护这些结构关系的,正是民间的"交换法则"。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分析应立足于结构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中要素间关系的规则;为摆脱传统的等级制结构观,社会结构分析可以具有独立性的结构单元以及构成结构单元的结构变量为起点;这两者在情境中的灵活转换,使得对于个体而言,结构同时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古双音合成词与现代双音合成词有演变发展关系,即汉语词汇化过程。词汇性成分构成的短语演变为双音合成词是以具备语音性质、语法性质、词汇性质为条件的。在汉语词汇化过程中,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主要在语义和结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以"市场能力"为核心分析元素的阶层分析理论取代马克思以"所有权关系"为分析重心的阶级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西方观察社会结构的主流范式.但是,当代西方一些学者不满意于流于社会表层结构分析的阶层分析模式,试图将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尤其是他们虽然充分注意了"组织资产"和"技术/资格证书资产"两个纬度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把所有权关系作为社会结构分析的首要变量.这对于观察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分析方法新论:以结构单元为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结构分析应立足于结构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中要素间关系的规则;为摆脱传统的等级制结构观,社会结构分析可以具有独立性的结构单元以及构成结构单元的结构变量为起点;这两者在情境中的灵活转换,使得对于个体而言,结构同时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同义手段和同义修辞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问题对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意义”可分为语言的意义和言语的意义,同义手段也相应地分为语言的和言语的。“同义手段”的有无关涉到修辞和修辞学能否存在;利用“转换”这一方法可探寻到“形”和“义”的关系,从而也可探询到部分同义手段的成因。同义手段理论体系是建立同义修辞学的纲领,但是从同义理论到同义修辞学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吴帆 《学术研究》2012,(9):42-49
家庭生命周期结构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家庭决策与行为、家庭资源的获取与分配以及家庭关系的发展轨迹,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政策涵义。在当代社会中,古典家庭生命周期不再是主流形态,家庭生命周期向着时序结构多元化、关系结构简单化、功能结构缺损化的方向发展,家庭对外部资源和政策支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研究将家庭生命周期解构为时序结构、关系结构和功能结构,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在形态、时序、关系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初步探索了家庭生命周期结构变迁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引致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17.
黄杰 《浙江社会科学》2012,(9):42-50,156
费孝通的"双轨政治"论不仅是解释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一把钥匙,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解释力的概念。在当下重温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阐发和拓展性解读,以"耦合治理结构"为基础去探讨大国治理的相关问题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本文以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为案例所进行的分析,初步证明了大国的耦合治理结构同它的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强耦合性的治理结构是大国实现良好治理绩效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反之,弱耦合性的治理结构则不利于良好治理绩效的实现,甚至会导致治理危机的不断累积和政治体系的最终崩溃。文章最后概括了大国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中国的大国治理和崛起也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守义 《学术研究》2024,(2):161-168
明代历史小说的结构可以从3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外在表现上的编年式结构和纪传式结构,二是内在理路上的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三是深层逻辑上的二元对立和同类相应。这3个方面的结构都有其伦理意蕴。编年式结构通过时间更替、王朝更迭显示历史沧桑感,纪传式结构通过三段论、按类分卷、版块对照、设局解密等方式,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以人物为线索的糖葫芦式单线结构、以事件为线索的串珠式单线结构、多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牵一发动全身的网状结构,都与小说的伦理说教宗旨有关;二元对立主要表现为忠奸对立的伦理冲突,同类相应主要表现为善恶有报的伦理归宿。  相似文献   

19.
企业治理结构是指支配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群体——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中最关键的是 ,在出资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条件下 ,为减少代理成本 ,保证出资者 (股东、债权人 )的收益而设计的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控制权的安排。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企业融资结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 ,融资结构本身又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畸形发展 ,不但导致企业资本营运效率的低下 ,而且导致了企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扭曲与失衡 ,治理机制难以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也妨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 ,分析我国企业在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着理论分歧。我们以“两分法”为理论媒介,运用VAR模型协整关系的递归估计方法,对我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在1999年第1季度到2000年第4季度发生了结构突变,这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调控措施的结果。我们还评价了我国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对于两者关系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均衡的影响,从而为未来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