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使庞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由此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在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必要再次探讨这一问题.从美国本身来说,在这次B军偷袭中导致如此惨败的原因固担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对罗斯福政府的阻挠,捆住了他的手脚。孤立主义概述美国的孤立主义主要是指在政治和外交上不涉入欧洲事务,也不让欧洲来干涉美国的事务。正如杰斐逊在1823年所归纳的,“决不把我们自己卷入欧洲的纠纷中”,“决不许欧…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 联系邓石如的书法创新,觉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邓石如是清代大书法家。他毕生从事书法、篆刻,成就卓著。运用“联想”见之于艺术实践,正是他获得成功的要领。 据说,邓石如一生遍游江河湖泊,历尽名山大川;既不作画,也非闲逸消遣。而是为了熟谙山水草木的万千气象,飞禽走兽  相似文献   

3.
在愤怒声讨“四人帮”篡党夺权滔天罪行的斗争浪潮中,这个反党集团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在三十年代的丑恶行径,也被一桩一桩地揭露出来。查一下他在这一时期抛出的连篇累牍的黑文章,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披着“左翼作家”外衣的资产阶级文人,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干了一系列破坏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罪恶勾当。现在是我们彻底剥掉他的伪装,还他以反动真面目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1927年“马日事变”后,湖南城乡一片白色恐怖。但是,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湖南人民建立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同何键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及封建法西斯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期间,鲁迅,对湖南的革命和文艺十分关注。1928年4月初,当鲁迅从上海  相似文献   

5.
偶翻今年四月号《长安》文学月刊,在一篇文章中引有这样一首诗:《爱我吧,海》 爱我吧,海, 我默默说着, 走向高山…… 弧形的浪谷中, 只有疑问, 水滴一刹那 放大了夕阳 据说这就是近年来在青年中风靡一时的所谓朦胧体诗。读后确实使人感到“朦胧”;恍兮惚兮,不知所云!是“海”爱“我”?还是“我”爱“海”?“我”、“海”、“山”,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浪”和“谷”又是怎样捏拢到一块的?为什么还是“弧形”?诗,无非是状物抒情。那么这首诗,究竟想表达什么意境?说明什么问题?这使我联想到最近在北京看过的一个外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有些作品我不懂得叫什么艺术流派,但我想是与朦胧体诗有点亲缘关系吧。比如有一幅画,画面上直直地画了几条黑杠子、红杠子、兰杠子,此外,什么也没有了!这是要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湖北的水灾与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江汉纵横,川流四达,水利兴废对于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利与农业相辅而行,历来是湖北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河工稍疏,堤防辄溃,万顷良田顿成泽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省水政腐败,水利常年失修,湖北成为三年两旱,十年九淹的多灾省份。国民党执政后,内战连年,无暇顾及水政,以致省内江河水道泥砂淤积,江身日高,旱不能引水,涝则无法宣泄,无法抵御较大灾害的侵袭。地方政府每年虽收取近百万元的堤工捐费,并有堤工委员之设置,但堤防常年失修如故,终于酿成了3O年代两次特大水灾的惨痛后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人口与土地问题的论争,一方认为“人口过剩”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根源,主张节制生育;另一方认为中国生产、技术落后,是人地矛盾的根源,发展生产、改良土地是解决方法.论战结束后,人口多且素质低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中国完成“由文变野”的深化,即制造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最终落脚到人亦不如人,自我塑造成“东亚病夫”的形象.从此,这种自我意识潜存于中国人的脑海里,一旦人口问题凸显,节制生育自然成为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8.
30年代上海作家的稿酬标准查阅《鲁迅全集》有几处提到当时上海的稿费标准。1935年鲁迅在《病后杂谈》一文中提到:上海“近代的文稿”的稿酬最低者(注:小报消息或“报屁股”文章等)每千字5角钱,高者每千字3元。鲁迅杂文一般的稿酬是千字3元,有时千字5元(例如商务馆和中华书局的稿酬标准),这在上海就是最高的了。30年代的上海号称东方第一大都市、世界第三大都市(位于纽约、伦敦之后),生活费用比北京高,也比日本东京高。1939年6月《鲁迅风》杂志有这样的资料:上海的作家按照经济收支状况可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9.
一、斯达汉诺夫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在三十年代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开展的群众运动,是社会主义竞赛的一种形式。这个运动之所以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因为它的发起者是顿巴斯的采煤工斯达汉诺夫。  相似文献   

10.
“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一大美德.几千年的华夏文化对“忍”可谓是大加弘扬.古有张公百忍,传颂千古.在民间,张家人至今还为此而骄傲,在他们的华居里,可以堂堂正正地挂上“百忍华堂”的扁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忍”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有很鲜明、自觉的主流倾向——左翼文学思潮与运动。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能够像左翼作家那样主宰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潮流,哪怕他们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比左翼作家更大的文学成就。左翼文学的方向,是三十年代文学的主导方向。左翼文学应合着革命实践运动对文学的要求而诞生,又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三十年代得以成长和壮大,其区别于“五四”文学和同时代其他作家文学创作的,是它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实践品格。在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三十年代,左翼…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学批评非常兴盛的时期,左翼作家们写批评文章的热情和读者对批评文字的空前的兴趣,明显带有三十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印记。论文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状况出发,指出了左翼文学批评在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政治化的左翼文学批评如何又构成了三十年代文学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读者的阅读眼光和阅读需求起着引领作用,对左翼文学的审美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也对作家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三十年代非左翼文学的研究,尤其是精神分析学说与非左翼文学创作关系的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一些突破。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对单个作家乃至流派研究的深入上,例如对沈从文、对以施蛰存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都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的局限主要在于很少有人把精神分析学说与整个三十年代非左翼文学从宏观上进行整体研究,即使也有些文章涉及到这个问题,不是有些简单就是相当片面。本文愿意就此进行系统考察,以就教于方家。精神分析理论在二十年代被章士制、周作人等介绍到中国以后,因其对性本能的发现,强调对本能宣泄与本能压抑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2 0世纪 3 0年代中国文学论争受制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 ,政治化思维在论争中起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论文通过分析 3 0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中各方的政治态度、政治情绪 ,特别是成为某种惯性的政治化思维 ,以及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和以什么方式 ,最终支配着文学论争的过程与结果 ,由此不仅突现了 3 0年代文学论争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征 ,而且多少找到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5.
罗玉明 《船山学刊》2003,(2):9-14,46
三十年代初,船山学社重新改组,改组后的船山学社经过内部一场关于学术研究方向的争论,将重点转向以孔学为主的国学研究,推动读经在全省的开展成了船山学社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船山学社改组的基本情况和开展的一系列读经活动,阐明了船山学社读经失败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历史感召力并非建立在理论的元话语意义上,而是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内在渴望和必然需求。对于三十年代左翼理论界而言,“现实主义”从来就是理论上的预设。左翼文学的几次理论调整,从新写实主义到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再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都未能解决作为现实主义理论核心的真实性与主体性问题,从而使现实主义偏离求真之路,成为延伸至当代的文化遗传。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与国家三十年的历史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松 《兰州学刊》2006,(9):117-121
本文确认了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考察了中央高层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分析了农业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弊端,最后指出,农民在被国家改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悄悄地、无形地改造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公民精神是村民自治发展的主体性要素,包括权利意识、责任观念和参与意识;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的颈瓶在于村民的权利意识、责任观念和参与意识持续示弱;利用村民自治提供的平台,通过嵌入式村民参与,建立公民权责行为与村民利益满足的关联性,提高村民权责行为的效能感,进而促进效能感向认同感转化,从而培育出村民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9.
农民合作组织与乡村公民社会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意蕴是双重的,即一方面是一种乡村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又是乡村市场体系或者私人领域。农民合作组织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其在当代的双重使命:既要表达农民的公共性诉求,又要实现乡村的市场化。在当前世界市场化和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预示着乡村公民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在这一转型中,合作组织涵盖了两种领域,因此成为乡村结构转型的典型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浪漫主义失落的多维考察杜运通(河南大学中文系)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双峰并峙,交相辉映。“异军突起”的创造社高擎浪漫主义的大横空出世,气吞八方。郭沫若的《女神》和郁达夫的《沉沦》,借助狂飚突进的时代羽翼把浪漫主义张扬到了极致,在中国浪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