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通过对厦门市社会工作评估实践的调研,呈现本土社会工作评估的实施,反思当前评估的瓶颈.研究剖析发现:当前运行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存在评估主体错位或缺位,评估队伍参差不齐,评估标准个性不足,评估程序有待规范等问题.结合问题剖析,立足项目制的运作逻辑,以合作式评估为方向完善社会工作评估视角和以统合式为视角完善社会工作评估内容维度.研究提出以项目制为核心的社会工作评估转型参考方案,从专业服务、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效三维度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的完整性,确保有效实现社会工作评估的绩效考察和专业成长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有关注服务运作过程的过程评估,有关注服务效果的结果的评估,有关注服务效率与效益的评估。这些评估方法无形中将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切割成不同的部分。事实上,根据社会工作评估的内涵、社会工作服务按时间推进的特点,可将过程评估、结果评估和效益评估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以项目理论评估、监测评估、影响评估、成本—收益评估为主要形式的评估模型,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3.
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基础性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助人活动的最终成效。本文对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的基本要点、理论取向与实施模式作了较为系统的剖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评估实施模式在教育、实务和理论三个领域上的桥梁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构了“知识转译实践”的本体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实践是由理论—命题知识、过程—事实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的多元知识体系基于证据转换、反思性实践、街头官僚实践、道德驱动的路径“转译”而来的,而实践研究的目的则是需要捕捉那些影响或有助于“改变”的知识要素,将其纳入社会工作知识库中。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将社会工作实践理解为方法、行动者和常人三重本体的交织与互构,面向多元知识寻求对话创新,在“实践—研究”之中穿梭反思行动,更好地助推现实社会工作实践成为负责任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项目本质上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指归而产生的,其目的性和实践性非常鲜明。社会问题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互动过程,某部分人的"困扰"上升到公共性议题需要经过相关部门一系列的宣称、界定,经过正当性论证之后最终进入执行部门的项目规划之中付诸行动。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社会问题分析大多遵循功能分析范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把问题进行操作化定义。社会工作项目的运作和管理过程具有执行主体的专业性、参与各方关系的契约性、活动过程的档案化等理性特点,并遵循目标明晰化、操作标准化、过程系统化、效果可量化等原则。在介入和干预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应当时刻对自己的行动保持反思,不能因为自身的特殊利益和规则而扭曲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6.
灾后社会工作介入对于地震灾区社会重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援建服务经验为基础,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会工作方法和策略三方面对灾后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会工作的合法性要打破横向不同维度分类的桎梏,要建立起区分总体社会和具体社会的纵向分类框架。本文将社会工作合法性区分为总体合法性和情境合法性,重点讨论后者的相关议题,并搭建起“正当性—有效性—关系性”的分析框架。文章描述了C社工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和基层政府面前角色转换过程中,获得情境合法性的实践案例。基于该案例,文章分析得出社会工作获得情境合法性的实践逻辑为“对象化角色建构”,具体表现为“分类分步、成效凸显”的路径。研究发现,情境合法性获得的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外部机制是在“向上负责”的官僚体制下,将国家专业制度建设赋予的总体合法性转化为进入实践场域的正当性;内部机制是社会工作实践行动凸显出的有效性,及其彰显出符合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专业价值理念;隐性机制是建立起与合法性赋予主体的人际信任关系和专业信任关系产生了对服务有效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社会工作项目过程评估不同程度上存在多元身份与价值中立冲突,项目委托方、社工机构、服务对象与社工的利益冲突等伦理困境,评估对象界限模糊,过程评估的行政性倾向与评估结果实际运用率不足等问题。加强社会工作过程评估伦理的教育与培训、厘清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部门界限和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项目过程评估体系,是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应对良策。  相似文献   

9.
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的理论架构不但为系统培训和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遵循的框架,而且为实务经验的累积和理论化提供了一个条理清晰的路径。文章在对社会工作评估作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的TIE架构和CA/B架构。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经历了从“权威为本”向“证据为本”再向“互构实践”的转型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割裂性”转变为“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迈向“互构性”动态结构,这为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在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历史脉络,总结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建构与实践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以及“互构实践”发展趋向;其次,解析了“互构实践”的三层意涵,探讨了“互构实践”的核心理念及其相互关系,发现“知识”与“实践”的“互构性”关系建构促成了更深一步的方法综合与行动反思;最后,结合国内研究与西方经验,总结了树立促进“知识”与“实践”之间深度融合的意识、拓展基于“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本土反思性知识结构、发挥“专业知识共同体”在长时段、持续性实践过程中的角色功能等启示,以期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整合与理论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实习教育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满足实际需要、专业实习与培养目标脱节等困境,项目管理通过对当前实习教育制度的补充,提高MSW实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促进实习目标达成和团队成员成长.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和框架研发MSW实习项目,以实践研究系统论证项目管理模式的形成逻辑,结合MSW实习的实际特点,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反思和构建MSW实习的项目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需要进行“本土化”已经成为大家共识.但对本土化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如何本土化”的未来路径.本文在厘清我国已有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关注实践性知识,并进而对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以及实践性知识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发与意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服务送达的效果评估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规范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行为,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有序发展。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工作服务送达效果评估的研究不多,也尚未构建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送达效果评估体系。通过阐述社会工作服务送达效果评估的重要原则、关键维度以及提高社会工作服务送达效果方法和途径,为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社会工作实务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对于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却尚未形成体系,现有的评估方法也非常有限。在国外,案主满意度评估被广泛用于社会服务相关领域,也发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模式,尤其是发展出了许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保证的量表,并以此来促进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案主满意度评估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见,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案主满意度评估以及一些主要的量表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像发声(Photovoice)作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并进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在社会工作介入和研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社区需求的评估和开展以增能为目标的介入实践。本文结合上海市T村外来务工家庭的母亲形象项目,介绍了影像发声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并探讨了运用影像发声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希望影像发声这一新的方法能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运用赋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机构社会工作督导过程进行分析,提出赋权取向的督导过程包括辨识受督导者无力感、赋权和效果评估三个步骤;试图建立一种基于赋权视角的五要素社会工作督导模型,包括基本假设、督导层次、督导类型、督导者-受督导者关系、督导策略;最后就赋权视野下的社会工作督导可能面对的三种挑战进行了讨论,即赋权与专业关系建立、赋权与专业权威、赋权与受督导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目标影响社会工作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社会工作实习课程的专业知识标准缺失,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方面,呈现多元价值观冲突、教学成效不显著、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目标被异化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目标体系的多元化整合角度,提出构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整体性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的高校也不断出现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基于浙江5所高校调研,分析了构建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建构了包括主体、客体要素、服务内容等在内的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社会工作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增多、基地实习局限突显的情况下,我系进行了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探索。以服务为导向的实习体系是以服务为平台,以服务效果为首要目标,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多层次实践体系;形成了以能力为主的学生实践评价体系和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服务、实习与教学的互嵌机制,教学与督导的互补机制和实务与学术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受到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也在这一背景下得以体现。英语是各国对外科技、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媒介,同样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各行各业因其特定的专业知识、行业规范及从业习惯不同造成各领域英语具有不同特点。社会工作专业英语对现在和未来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对我国社会工作国际化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自然语言为研究目标的英语母语语料库是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育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