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  相似文献   

2.
文化宫     
《老年人》2014,(7)
正老树画画江南花开早,而且开得好。送盆到你家,不要嫌太少。平生惟有一愿,天下尽成荷塘。人世百般纠结,此处一片清凉。独木桥一天,几名学生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讨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弗洛姆微微一笑,然后把几名学  相似文献   

3.
以孙为师     
一次,哲人把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小孩子请到一间密闭的房间里。哲人说:“请用最廉价、最快捷又能使你最快乐的方法,把这房间装满东西。”于是,物理学家伏在桌子上画房间的结构图,看在哪里开个窗户最合理,数学家则拿出卷尺来量房间的长宽高,然后计算房间的容积……只有小孩子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蜡烛,借用哲人的火柴点亮它—顿时黑暗的房间里充满了烛光!两位“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小孩子已经在烛光中翩翩起舞了。  相似文献   

4.
琐碎的温柔     
母亲总是消磨着琐碎的时光。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晚间给你盖被后絮絮叨叨……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往往因为母亲这些细小的活计而忽视了她。    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你也许知道了,一间整齐干净的房间和一桌丰盛的酒菜会花费母亲多少时光。一个母亲一生擦拭过的桌椅和地板,也许不会比一座城市面积小。她一生让你多添衣少喝酒的叮嘱比任何情话都要动人。    对于孩子,母亲只会给他们以琐碎的温柔。    有一个轶闻:美国诗人金斯堡,年轻时是一个长期混迹于社会底层的问题青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外流浪的金…  相似文献   

5.
总统与小偷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曾与一个小偷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情谊。那是1923年8月下旬的一天,柯立芝总统和夫人住在华盛顿维拉德饭店三楼的套房里。黎明前的黑暗尽管短暂,但格外地黑暗。朦胧中的柯立芝被一阵细碎的声音惊醒。他睁开眼睛,发现潜入卧室里的一个人正在翻弄他的衣服,从衣袋里把钱包掏出来,还拿到了一块表。柯立芝没有惊动还在熟睡的夫人,更没有呼叫特工保  相似文献   

6.
存山东济南市一个社区,有一位76岁的老太太刘若楠,晚年的她,其生活状态可谓是寂寥式养老。刘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定居,一年前老伴去世,女儿回了趟家,此后再没回来过。刘老太太虽然请了保姆,可保姆做完饭、收拾完房间走后,70多平米的房子里就剩下她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xiaoxixp 《现代交际》2007,(11):55-56
(1)1919年,罗素把他提出的集合论悖论通俗化如下的理发师悖论:萨魏尔村有一位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下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2)梵学者的预言:印度预言家的女儿,在纸上写了一件事(一句话),让他父亲预言这件事在下午三点钟以前是否发生,并在一个卡片上写"是"或"不"。  相似文献   

8.
爱情阴谋家     
那年秋天,我到济南参加一个考试,我看上了旅馆里住我隔壁的一个女孩儿。我只知道她也是来参加考试的,此外我甚至不知她的名字。可那个每每自我房间门外飘然而过的身影不可抑制地吸引着我,令我魂不守舍。我迫切想过去见见她。有美人比邻而居而未能正视其面,叫人如何能够心甘? 我挤掉钢笔里的墨水,过去敲门。还好,没有吃闭门羹。她友好地把墨水瓶递我,颔首微笑的容颜,竟是似曾相识。可显然,我不宜在人家房间久坐。因为她正一手托着书本,一手在纸上为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9.
给人生打比喻文/先走“天下有两种人。”我国当代学人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围城》里写道:“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  相似文献   

10.
在你买不起花的时候,拔棵青草给她,这就是浪漫;等你能为她买下一座花园,还能给别人买另一座时,没准在她的记忆中她最想保留的仍是那棵草。我们通常将浪漫视为纯粹两个人之间的事,但要是突然条出来一个人呢?按说,你有多爱就有多浪漫;只是这世上没有哪一样浪漫可以浪漫过把爱情进行到底!恰似——主人公:丽萍、在达婚龄:4年恋爱时间:9年讲述老:丽萍起初,当陆续有人或直陈或暗示我老公庄达爱上了一个20出头、在酒店桑拿房做按摩的女孩子时,我是打死自己也不肯相信的。许多年前,在种满紫丁香的大学校园里,从庄达有一次将一只可…  相似文献   

11.
"探求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呢?--正如寻找化石和水晶一样.当一个人漫步在采石厂上--不是博物馆--,此时,突然闪出一样东西,它把这个人吸引住了,因而他也不放过它.他跪到地上,把它拣起,由于这个人亲自寻找过它并找到了它,所以他永远也不会把它忘记."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实践家瓦根舍因先生的一个精彩比喻,他把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比喻成了在采石场上采宝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学过程发出宝石般的光辉?要在语文授课中引入行为引导教学模式,我认为应当进行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从初中到大学这个阶段,四人一间的学生寝室,想象一下床铺下的书桌布置是否让你非常满意?是否想过在书桌上放上一堆零食饮料?最后却放进柜子里或者放弃购买。是否渴望贴上一张偶像的海报或者放置一个玩偶公仔?最后却贴了其他东西或者放弃购买。是否室友的生活习惯曾让你非常不适,而你自己一些认为非常合理的习惯却让室友恼怒?  相似文献   

13.
秋林那天正在街上闲逛,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个女孩,让他眼前一亮。女孩身材高挑,面容秀丽,尤其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好像那葡萄到秋天”。当秋林的目光和女孩的目光“短兵相接”时,他明白了什么是“触电”的感觉。女孩和他擦肩而过,他竟鬼使神差地远远跟在了后面。女弦走过十字路,秋林也过十字路。女孩穿街过巷,秋林也穿街过巷。女孩走进一座装潢豪华的楼宇,秋林也跟着走了进去。秋林正在寻找突然从视线中消失的女孩时,一个甜美的声音传了过来:“先生,您要存钱吗?”秋林这才定下神来环顾四周,原来自己走进了一家银行。细看说话的人,身着蓝色的制服。马尾辫上束着一个洁白的蝴蝶  相似文献   

14.
灵灵是我的同班同学。灵灵是个爱玩爱笑的女孩。可她不是那种活泼得让人一看就够了的女孩。 那时我整天跟大学里的狐朋狗友一起厮混,喝酒、吹牛皮,闲着没事写点儿小情调的文章在校报上露露脸,后来混成个记者站站长,把持校报副刊,做了一名学生编辑。这样一来,业余生活反成了主旋律,除了必上的课跑去点点卯,下了课我拍拍屁股就走,历史系深沉的冷板凳我是没坐热乎过。 很多人都直接投稿给我,灵灵也把她的文章拿给我。一个下午,断句都断得别扭的历史文选老师下课走了,我还趴在课桌上没醒过来。“叭”,老六把我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往…  相似文献   

15.
正汽车驶进村子时,已过晌午。路两旁是农家乐,忽见前方竖着一座约两米高的石碑,镌刻着四个朱红大字——和谐饭店。往里是一块50余平方米的地方,方向盘一打就进去了。那是两间小四楼,一楼做饭厅,摆着3张八人圆桌,每桌杯盘狼藉。老板娘端着个饭碗吃着,望了我们一眼,并未出来相迎。看菜单、房间,价格也合理,而且清爽,一合计就住下了。  相似文献   

16.
王宇 《现代交际》2006,(7):34-35
记得有一天,在教堂,母亲给了我一个小盘子,上面有一条谚语。在我整个童年时期,我将那条谚语摆放在房间的小书桌上,今天还可以把那个盘子拿给你们看。  相似文献   

17.
费皖 《中外书摘》2011,(1):11-14
1966年,我家被抄的第二天,叔叔家也给抄了。红卫兵掠走东西以后,封闭了所有的房间,只留一间小房间和厨房给他用。小房间里没有床,叔叔只得铺条褥子睡在水泥地上。抄家以后,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批斗,他曾经在一个月里,被批斗十多次,每次批斗持续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批斗会上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批判,这时他不得不深深地弯着腰站立在那里,有时支持不住了,直直腰或挪动一下身子,就会招来踢打。  相似文献   

18.
根据欧阳中石先生电话里告知的地址,我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的首都师范大学,叩开了他的家门。他个头不高,不像是山东人,但精神比我想像的要旺盛得多。欧阳先生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书,一走进去,就觉得墨香在空气中浮动。我去的那天,事有不巧,先生楼上的一家正在搞装修。于是先生邀我到校园里随意地散步,边走边交谈。在校园的路上,他要我走在他的左边,我有点不解。他解释说,他看不见右边过来的人。原来,他1994年患脑溢血,留下了右侧偏盲的后遗症,连写字也受影响,常常上下两行“打架”。后来,他索性请人刻了一方…  相似文献   

19.
正76岁的曹雪梅奶奶最近玩直播火了。跟别人直播唱歌、跳舞、唱京剧不同,她直播幸福。因为老伴崔兴礼患有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症,她把直播当成陪伴和帮助老伴康复的方式。离家出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频繁出走。崔兴礼就走丢过一次。2015年秋季,崔兴礼在客厅看电视,曹雪梅在房间里写  相似文献   

20.
雨里的猫     
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对任何人都不招呼。他们的房间就在面海的二楼。房间还面对一个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