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苏联解体后的俄国文坛贬抑苏联文学的种种观点,进行了辩析。把苏联文学放在20世纪世界文学的背景上,探讨苏联文学的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作出不失偏颇的评价,以求得与苏联文学实际相符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文学也发生了巨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除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变化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入、透彻的分析外,还对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式总结.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五四"时期"为人生"的文学、20和3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甚至"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都受到了俄苏文学的直接影响。文革结束后,苏联文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选择,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进行了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10多年来,作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苏联文学教学,一直处于失范和无序状态;苏联文学研究也缺乏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宏观研究,史料发掘和史实考证较多,理论梳理与宏大论述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确定苏联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文化价值取向,正确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当下研究重点,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社会急剧转型,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进程。这一时期,文学中的“苏联”叙事主要呈现出政治祛魅的特征:褪去神圣光环的十月革命、正义性遭受质疑的卫国战争、被消解的乌托邦神话体制等在文学中得以书写。作家通过这种陌生化的手法诉说历史之痛,解构苏联官方话语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前七年文学界动荡不安 ,形成了自由派与传统派两大派别 ,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尖锐对立。“回归作品”浪潮的涌现 ,大有淹没新作品之势 ,使苏联时期的文学史面貌大为改观。解体后 ,自由派与传统派依然是两股主要文学势力 ;受西方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在俄罗斯兴起 ,与现实主义两分天下。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无论哪一派都已不是单一的 ,而形成交融、渗透、对话的局面。派别的对立趋于缓和 ,面对着现实 ,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论文。文章对作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体之一的苏联文学进行了整体性的观察,作出了三个判断:苏联文学的影响比苏联这个国家的影响更长远;苏联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家不能否定;苏联非主潮文学不能与主流文学同日而语。最后得出结论:苏联文学并非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悲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到的巨大挫折。虽然苏联解体已过去二十多年,但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影响远未消失,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如何避免重蹈苏联覆辙,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分析苏联解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以来,学界一直在探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客观地分析,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苏联解体最本源的原因。苏共背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于赫鲁晓夫时期,此后,苏共逐渐病变,先进性不再,最终走上亡国之路。苏联解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意义在于,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对媒体的领导,明确党的使命和宗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70多年的前苏联文学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理想激情的艺术岁月、纪实批评的文学年代、理性哲思的创作时期。不同时期的文学,人性特征鲜明,艺术路径清晰,文学呈发展态势。通过描述苏联文学的艺术流变,反思苏联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17年”中外文学关系是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互相对峙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的。特殊的国际关系赋予中外文学交往以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使之成为一种非文学性的社会政治行为。择译文学的标准高度政治化,致使“17年”主要翻译了那些言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作品,以及那些能被有效地阐释进新中国社会主义话语系统内的作品。外国文学解读受政治思维制约,悬置了现代启蒙知识分子所热衷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主题。非文学意义上的对外文学关系,导致“17年”文学创作很少受除苏联文学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自1959年革命胜利至今,却一直遭受美国的封锁与打压,这就使得古巴不得不将对外政策的重点转向苏联。但事实上,在苏联解体之前,古巴与苏联关系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古苏关系的变化发展,并进一步揭示出苏联解体之前古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在资本主义土壤上诞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1991年,苏共以国家解体方 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进程。苏联共产党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内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外因是美苏争霸以及西方的和平演变,而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其腐败 导致民心尽失是直接原因。这段历史在苏联已怆然定格,但是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不能忘记,十月革命的成果不能否定。追溯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特 别是对于源于十月革命胚胎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传承发展中纪念它,在重新审视中借鉴它,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文学创作也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去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化界特别是当代文坛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在互联网影响日益广泛的当下,当代文学的类型和样态也越来越多样化,不论纸媒文学或电媒文学都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尤其是网络文学和影视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广泛。但是,当前的文学评论或文学史书写不仅滞后于文学创作,也缺乏经典性的体系标准。寻求一个合理的公认的普适的价值尺度,既是繁荣文学创作、开展文学评论乃至书写文学史的需求,也是广大受众或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大悲剧。解体、亡党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其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是苏共丧失了党的先进性,任由腐败滋生,最终遭到人民的抛弃。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悲剧,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苏联文化情结是王蒙人生和创作的重要情结.具体到文学创作领域,王蒙不仅受到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直接影响,还继承和发展了苏联文学的革命反思主题.但浓厚的苏联文化情结也限制和制约了王蒙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来文学创作保持了长期持续稳定的繁荣,这是“五四”以来所没有的。这当然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党的文艺政策分不开。三十年文学的共同特征是文学思想导向中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不断强化;文学多向艺术探索中现实主义显示越来越强劲的活力;文学题材越来越广阔,真正实现了历史、现实、天上、地下无所不写;大部头作品涌现和宏大叙事的制作,势头越来越强劲。三十年文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艺越来越多地从属于市场需求,从属于金钱的收买。并由此导致文学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乃至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审慎地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辩证认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妥善推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全球化战略的提出,对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判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