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2.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有生于无”是先秦道家哲学的的主要命题,构成了老庄哲学的本体论根基,之后,魏晋的玄学家们更是对这一命题津津乐道,中国传统哲学的集中体现-宋明理学也时时浮现出“有生于无”的影子。尽管“有生于无”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流派的思想家那里,其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不同否认的是,这一命题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横亘中国古代哲学之始终,绵延二千年,足以代表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思维建构和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哲学具  相似文献   

4.
生命观念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道家生命观随着道家哲学形态由老庄道家到黄老道家再到玄学新道家的演变而呈现出相应的主题嬗变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是生命与自然,即揭示生命的自然性以及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黄老道家以老庄生命观的薄弱环节为焦点,将生命观的主题逻辑转移为生命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着重探讨了生命的社会性以及生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玄学新道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生命的两重属性即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他们将这一问题归结为生命与自由的关系问题。经由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的主题嬗变,道家生命观终于完成了它的逻辑演变过程而归于终结。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基础 ,在于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理论目标和哲学史意义 ,即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范式进而克服由它所决定的近代哲学特征和传统。在这一过程中 ,二者在哲学课题与视域、主体与对象关系及主体自身意义等重要哲学问题的转变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可容性。本文讨论了关于哲学评价的视角和标准 ,体系观念 ,哲学研究领域、视角和方法的多样化等重要的对话切入点 ,指出 ,实事求是地开展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与人的意识、思维、记忆等精神能力和心智活动密切相关,它一直是哲学反思和思辨的对象。西方哲学的意象观经历了古代本体论意象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意象观、近代认识论意象观和当代心灵哲学意象观等几种类型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必要性在于 :通过对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可以走出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区 ,消除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误解 ,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有无”之辩是魏晋玄学的中心论题。本文对玄学“贵无”、“崇有”和“独化”三派围绕“有无”问题而展开的理论思维的运思方式和哲学意蕴作了论证和分析,对当时中国哲学所达到的理论高度给予充分肯定。“有无”之辩已不再讨论宇宙生成,而主要是在本体论方面展开。王弼的“贵无”哲学是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性思考,体现了中国哲学认识的深化。郭象的“独化”哲学比起“崇有”哲学带有宏大的理论气度,表现了玄思和“安命”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在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传统中生成的,它有自己独特的品格,代表着本体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实质,要以对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总体发展演变的认知为基础,而这一点正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弱点.国内哲学界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加强学术意义上的比较与对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义及与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现实关系加以考察。这种比较研究虽早已存在,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才可能由马克思主义者主导来从事这项事业。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真正自觉地进行这项工作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1980-1990年代,学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在上海举行的马哲西哲对话会在这方面取得了广泛共识,成了我国这种比较研究的转折点。但对这种比较研究的合法性仍有待进一步达成共识,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化倾向与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还需进一步澄清,对理清西方各派哲学之间的联系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现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特别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和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化,由此进一步揭示马中西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方法治的形成是多种文化两千多年来不断碰撞、吸纳和融合的产物 ,导致这一传统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 ,古希腊罗马哲学思维中的理性精神、人文关怀和正义观对西方法治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不平衡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增长极理论可以有效集聚人力资本。文章以西部地区为例,阐述了经济增长极对人力资本集聚的作用机制,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以带动人力资本集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9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比较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 ,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旨在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世界性 ;与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 ,则旨在表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历史哲学 ,而且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但究竟如何展开 ,则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生产理论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从"人"的角度考察了精神生产,指出精神生产是人性的张扬和超越,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重要根据.因此,从方法论上它摆脱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从"物"的角度考察精神生产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它又从精神生产的角度来理解人,把人当做精神性的实体,把精神生产理解为人的类本质或人特有的生命活动,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当做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或人生的最高境界,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人、人的精神生活或主观世界的研究,开创了近代精神哲学研究的先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以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理论的集中阐释.  相似文献   

15.
罗书华 《齐鲁学刊》2001,4(3):71-77
中国传奇喜剧英雄形象的喜剧魅力虽然与他们童稚般的滑稽性,抗敌、治恶、惩奸、反皇的崇高性,以及这两者的奇妙结合紧密相关,然而他们动人心魄的喜剧底蕴和根本乃在于传奇喜剧英雄们是原始生命、真纯生命的化身,在于他们对整个封建文明的强力背弃,以及向纯粹生命的回归。在他们身上,偶尔也可以看到生命的孤寂和悲凉,但他们最终展示的却仍然是生命的强大、旺盛和灵动,以及这种生命的处处得胜,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尽喜悦和欢欣。或许,这正是一切喜剧、喜剧形象的根本,正是喜剧性、喜剧精神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参政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明确参政党建设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 ,从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加强参政党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利益体现在党的政治利益上,党的政治利益的价值取向是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党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形成的,新时期,党掌握国家政权要获得现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现有人才资源开发不够充分、人才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眼睛向外,吸引人才;立足自身,培养人才;科学管理,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中思维方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伦理型与认知型,整体性与分析性,具象性与抽象性,“涡轮式”与“直线式”,后馈性与前瞻性等方面,对中西思维差异作一小结,使学生们能通过思维差异体会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低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失落感与孤独感较低,心理状况较好;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和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次序分析,发现与配偶居住情况、与子女关系等因素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影响显著,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均未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低龄老人对于子女的精神养老需求较低。而对于精神养老而言,更应该强调对无配偶同住的老人进行必要的关心;强调子女与老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老人与子女居住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