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美恶同辞”与“同形对义词” 1.0 “落”一词同形共居“降”“始”二义。《尔雅·释诂》:“落,始也。”《说文·艸部》:“落,凡艸曰零,木曰落。”这类词义现象,前人谓之“美恶同名”(词、辞)。在训诂史上最早采用“美恶同名”来解释上述词义现象的是东县时期的注释家郭璞。《尔雅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车与柔然的关系,在一些文章中虽有所涉及,但专文还未曾见到。而且,一般都认为,两者的关系,完全是柔然压迫、奴役高车的关系,把双方的战争也完全看成是柔然侵略高车或高车人民为反抗柔然的统治而举行的起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对高车与柔然的关系,若分段而论之,则更为妥当一些。本文试图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我们认为,自公元四世纪末柔然兴起于大漠南北后,游牧于漠北广大地区的高车诸部确实曾在一段时间内役属于柔然,受着柔然的统治和剥削;但自公元487年以副伏罗部为首的  相似文献   

3.
高车是继匈奴、乌桓、鲜卑之后活动在我国古代北部边疆地区的兄弟民族。它在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出现于东晋哀帝隆和二年(拓跋代国昭成皇帝二十六年,公元363年)。自此至公元541年高车王国灭亡,近二百年间,它一直是北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活动,是我国东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反对当时我国另一个少数民族柔然所建柔然汗国奴隶制统治方面,它不仅在漠北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且还通过西迁,在今日新疆东部建立了强盛的高车王国,并同柔然汗国展开了更加艰苦而卓绝的斗争,最后终于促使柔然汗国走向灭亡,从而推动了漠北和天山南北  相似文献   

4.
丁零、高车、柔然、敕勒和铁勒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治通鉴》有条注释:“高车部或敕勒,讹为铁勒”,后世学者据此将高车、敕勒和铁勒视同一个民族实体,进而把丁零和高车等同起来。虽有岑仲勉提出高车非敕勒,冯承钧和周连宽否认丁零与高车是异名同族,但传统看法一直影响着许多现代中外史学研究者。日本安部健夫认为铁勒是敕勒的讹音,敕勒是狄历的别称,狄历是高车的称谓,丁零和铁勒是同一语源。周伟洲指出,“赤狄、狄历、敕勒、高车、丁零,乃是汉文史籍在不同的时代,反映了各个民族对勒敕族的称谓。”但  相似文献   

5.
(一) 铁勒稍加回顾,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所谓的东突厥在公元744年被本民族中的回纥部所灭,这就是所谓的回纥帝国。关于回纥《新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称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新唐书》中所说:“回纥其先匈奴也,”与“匈奴帝国崩溃以后,许多游牧国家同北亚第一个游牧帝国—匈奴融合在一起”的观点一样,不能置信。该书中谈到的高车和  相似文献   

6.
《华阳国志·李势志》、《博物志·宁国论》及《晋书·李势载记》等都说,“蜀土无僚”或“蜀本无僚”,自东晋四川为成汉割据时,始有大量僚族自贵州西北部的牂牁郡进入四川,多至“十余万落”,分布在三峡、黔江、渠江、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金沙江流域。《魏书·僚传》对于僚族之经济社会、生活习俗都有记载。本文试就《魏书》所言,对当时四川僚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特征及族源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米舍尔·艾冈·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年),是16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随笔集》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继《巨人传》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人文主义作品。如果说,拉伯雷及其《巨人传》是法国早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那末,蒙田及其《随笔集》所代表的,就是发展了的、深化了的后期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敕勒歌》的篇题、作者及产生年代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一、关于《敕勒歌》的篇题注释《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可见,“敕勒”为北朝种族(或部族)名,又称狄历、高车、丁零。所以《敕勒歌》当是“敕勒族民歌”的意思。但自古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敕勒歌》是鲜卑族民歌。其根据和理由,是《府乐广题》记载:敕勒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认为既然“本鲜卑语”,就只能是鲜卑族民歌了。然而,据此断言《敕勒歌》为鲜卑族民歌,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9.
王臻 《延边大学学报》2001,34(2):111-112
1  《三国志·东夷传》的原题为《三国志·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 ,虽然表面为乌丸、鲜卑以及东夷诸族的合传 ,但是在写作时却明显地分出了《乌丸鲜卑传》和《东夷传》 ,无论是内容还是体系 ,都有其独立之特点。因此 ,我们单称《三国志·东夷传》还是很合适的。其实 ,《东夷传》亦是合传 ,故而我们在叙述问题时有时再称《夫馀传》、《高句丽传》等。所谓东夷 ,也称九夷 ,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对东方诸族的泛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具体所指并不相同。据古本《竹书纪年》载 ,与夏朝发生关系的九夷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  相似文献   

10.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思想家。他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一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培·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著…  相似文献   

11.
金日(石单)     
金日(石单)(古音读 mìbī),字翁叔,是西汉王朝武帝时期一位匈奴族出身的朝廷重臣。他从“降虏”(《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官奴”被汉武帝破格提升为马监、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并深得武帝信任,入侍左右,出则骖乘。在武帝临终时又与霍光等一起受遗诏“辅少主”(汉书·霍光金日(石单)传》第三十八,以下引文凡不注出处者,均见此传),官至车骑将军,晋封秺侯。这固然反映了汉武帝任贤用能不拘一格的政治家风度,他既不因金日(石单)是匈奴“降虏”而歧视,也不因是“官奴”而摒弃。但根本的因素还是由于金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东,往哈密去的路上,有一古城,《北史·高昌传》作“白棘”。《魏书·唐和传》作“白力”。《北史·唐和传》又作“白力”。《梁书·高昌传》作“白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亦作“白力”。《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正月王式至交趾“树(艹刀)木为栅”句,胡注:“昔尝见一书从艸从力者,读与棘同。棘,羊矢枣也,此木可以支久。”今吐鲁番出土文书,自十六国到唐代,皆书作“(艹力)”。究竟“棘、力、(艹力)、刀、(艹刀)”诸字的关系如何?如果命名诸字,毫无关系,可否怀疑为异城异名?如果通过研究这些不同形体的文字之间的语言内部联系,说明了命名诸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东,往哈密去的路上,有一古城,《北史·高昌传》作“白棘”。《魏书·唐和传》作“白力”。《北史·唐和传》又作“白力”。《梁书·高昌传》作“白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亦作“白力”。《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正月王式至交趾“树芀木为栅”句,胡注:“昔尝见一书从艸从力者,读与棘同。棘,羊矢枣也,此木可以支久。”今吐鲁番出土文书,自十六国到唐代,皆书作“艻”。究竟“棘、力、艻、刀、芀”诸字的关系如何?如果命名诸字,毫无关系,可否怀疑为异城异名?如果通过研究这些不同形体的文字之间的语言内部联系,说明了命名诸字的关系密切,那就基本上可以排除上述假设,从而论证其为一个城市命名的不同书写形式(当然还要根据史实,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阿尔泰山区有两千六百多人的土瓦族,主要分布于布尔津、富蕴、哈巴河及阿勒泰四县,尤以布尔津县北部山区为最多,我们于1983年下半年前往作了一次调查. 土瓦族历史悠久,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民族.远在《北史》、《隋书·铁勒传》中就说:“北海南则都播等”.《新唐书·回鹘传》对都播的位置及特点进一步记称,从黠戛斯“东至木马突厥三部落,曰都播、弥列哥、饿支,其酋长皆为颉斤.”从这里可知当时都播位在北海,即贝加尔湖以南,黠戛斯之东.那时的黠戛斯主要游牧在叶尼塞河上游萨  相似文献   

15.
藏族史传文学的三部曲谢佐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三部史传文学著作是值得一读的,这就是《米拉日巴传》、《嘎旦嘉措传》和《夏嘎巴传》。这三部传记文学著作都有大量的佛家道歌附录于后,所以有的版本称这种合订本为《米拉日巴传及其十万道歌》、《嘎旦嘉措传及其十万道歌》、...  相似文献   

16.
郭锡良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是一部水平颇高、影响较大的高校文科教材,但笔者在使用中也发现该书文选的注释偶有疏漏欠当之处,在此试陈一得之见,就教于编者和读者。 一、《竹头木屑》:“陶公性检厉,勤于事”。注:“检厉,仔细认真。”按:两词理解皆欠当。首先,“检”无“仔细” 义,随文释义不可取,在这里应是“检束、检约”的意思。《字汇·木部》:“检,检束也。”《尚书·伊训》:“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北史·裴骏传》:“(骏)弱冠,通涉经史,方检有礼度,乡里宗敬焉。”“检”还可构  相似文献   

17.
唐初,河北人李延寿,是位一贯主张中国统一的史学家.过去,一直有人误认他是陇西人,实际上,那是史家追述他先祖的祖藉,是不正确的.确切的应说,李延寿是相州(治邺,今河北省临漳西南)人.他一生的治学活动皆在河北,这是治地方史者所应明确的.李延寿是位历史编纂学家,他的家世和本人的简历,《北史·序传》有其写的“家传”一篇.《旧唐书》卷73《令孤德棻传》阴有《李延寿传》,《新唐书·令孤德棻傅》亦附有李延寿的事迹.父李大师亦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李延寿的历史学素养和祖国的统一观是受其父的影响,并继承其父的遗志而完成的.《北史·序传》云:  相似文献   

18.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大事.各个时期的婚姻,既有对前代婚姻习俗的传承,又因受时间因素、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原因等等的影响,而具有各个时期婚姻的独特特点.本文拟就一个横断面──即汉代婚姻这一个案的主要特点作一分析。我认为汉代婚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普遍早婚《周礼·地官·媒氏》中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记载,一般认为这是古代男女婚嫁年龄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礼记·内则》及《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等篇也持此说,后来《尚书大传》、《白虎通议·嫁娶篇》、《诗经·召南·有梅》都…  相似文献   

19.
一、篇名《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左传·文公十八年》在引述它的文句时,浑称为《虞书》。《礼记·大学》又称之为《帝典》。先秦文献中,最早出现《尧典》这一篇名的,是《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而据汉初伏生《尚书大传》,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颜回说:“《尧典》可以观美。”那么,《尧典》这一篇名早在孔子编次《尚书》时就已经出现了。《孟子》所引《尧典》之文,实在今《尚书·舜典》之中。清代学者已经考明,  相似文献   

20.
三、丝绸路上的穆斯林促进了元朝统一中国的事业 丝绸之路,也是中原通往西域之路。汉唐的史书,如《汉书》有《西域传》, 两《唐书》亦有《西域传》,《元史》虽无《西域传》,但在《纪》、《传》、《表》中,有大量记载“西域”之事。《元史·西北地理附录》和《元史·河源附录》也都概括地记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