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12月4日,笔者在“学术批评网”发表《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抄袭案———评〈古代小说公案文化研究〉》一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师吕小蓬博士论文抄袭一事进行揭发。12月6日,吕小蓬在“学术批评网”发表《〈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抄袭案〉一文的答复与声明  相似文献   

2.
一延续四年的失业高峰我国自1989年开始的最近一个失业高峰延续了4年,至今尚未渡过。我于1990年3月脱稿发表于《国际社会科学》1991年2月号(中文版是1992年1月号)、题为《近十年两个人失业高峰的比较》一文曾指出,这一次失业高峰时间长,可能要持续五年,渡过高峰难度大。不幸而言中。  相似文献   

3.
1990年2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邢贲思同志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若干问题》一文,去年《哲学研究》第5、6期又连载了邢贲思同志关于国内哲学热点问题的文章,其中一节即是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这后者是前者的缩写,两者表现了邢贲思同志一致的哲学倾向,而笔者抱有与之不同的哲学倾向,现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4.
《前线》1962年第10期、第16期先后发表了吳晗《说道德》和《再说道德》两篇短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许启賢在今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关于道德的阶极性与继承性的一些问题》,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吳晗又写了《三说道德》(载《光明日报》1963年8月19日)进行答辩。接着,《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李之畦《〈三说道德〉一文提出了什么问题》(载《光明日报》9月21日)、江峰《也谈道德的继承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6、7日),、高仲田《关于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7日)、汪子嵩《从<水滸传>说道德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25日)等文章。《哲学研究》(1963年第5期)也发表了艾眞的《关于道德问题的几点质疑》一文,与吳晗商榷。现将争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谷城在《新建设》1962年第12期上,发表了《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对艺术创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文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同意见的讨论。今年三月以来,《文艺报》、《新建设》、《文史哲》,《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陆貴山的《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些问题》、茹行的《对《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的几点意见》、《从哲学观点评周谷城先生的艺术观》、王子野的《评周谷城《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朱光潜的《表现主义与反映论两种艺术观的基本分歧》、姚文元的《略论时代精神问题》、胡锡涛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质疑及其它》等文章。这些文章根据《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并联系周谷城近几年来发表的《美的存在与进化》(载1957年5月8日《光明日报》)《史学与美学》(载1961年3月16日《光明日报》)《礼乐新解》(载1962年2月9日《文汇报》)等文的观点加以评论,表示不同意周谷城的观点。对于这些评论,周谷城先后在《评《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些问题》》(载《新建设》1968年6月号)、《评王子野的艺术论评》(载《文艺报》1963年第7、8期)、《评茹行先生的艺术论评》(载《新建设》1963年第9期)、《统一整体与分别反映》(载1963年11月7日《光明日报》)等文中作了答辩,反复重述他在《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的意见。现将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三月六日,董新民同志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了《略论哲学基本问题》(以下简称《略论》)一文,对我们发表在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光明日报》的《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一文,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我们反复研究了董文的全部观点,感到他的基本看法,仍然是不能同意的。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得以深入进行,我们再作此文,以继续就教于董新民同志  相似文献   

7.
《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发表了王曙光同志《试论<敕勒歌>的作者及其产生年代》一文,就《敕勒歌》的作者、产生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功过应当怎样评价,本属学术问题,尽可自由讨论。一九六四年前后,我国学术界曾就李秀成评价问题展开过争论,但不久却变成了一面倒的政治批判。曹光瓈同志的《关于李秀成及其自述》一文,《人民日报》原已排出清样,拟于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发表,同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唱对台戏,后因故未刊出。现在我们选刊曹文的一、三两个部分,同时发表苏双碧同志的讨论文章,重新提出李秀成评价的问题,希望这场中断了的学术讨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管理科学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1981年第一期发表了《光明日报》理论部李瑞英同志《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一文;1982年第一期又发表了李瑞英、石琰玖同志合写的《略论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文。前后两文,议论的中心都是一个,认为  相似文献   

10.
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发表了吴牟人同志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简称《数》文)。《数》文从五个方面对刊登在同一刊物1982年第4期上的《有必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吗?》一文提出批评。本文拟从《数》文的一些立论根据是否属实、正统数理逻辑的性质、逻辑和数学以至传统形式逻辑和正统数理逻辑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传统形式逻辑和正统数理逻辑是两门性质殊异的不同学科。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武克仁,在一九六二年一月五日、二月十二日、四月九日的《羊城晚报》上发表了《柳宗元被贬》、《写传》、《毒虫》(中篇小说《柳宗元》中的三章)。这是披着历史题材的外衣,恶毒地影射现实生活,宣扬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反动腐朽思想,攻击无产阶级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现特发表陈美兰同志写的《一部含有恶毒政治用意的作品》一文,对这篇毒草进行批判,以清除它在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王中忱同志的《丁玲的名、别名、笔名辑录》一文以后,相继收到几份来信来稿,提出补正,现综述如下: 乇乇:(zhè音浙)一九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八月二日在《中央日报·红与黑》副刊第三、四号,发表散文《素描》时署名(上海潘颂德,无锡荣耀祥)。喻自己是文坛小兵。(武汉熊守海)  相似文献   

13.
石评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发表了不少小说作品。自1924年2月26日在《绿波周报》上发表处女作《病》后,就陆续在《京报副刊·文学周刊》、《妇女周刊》、《蔷薇周刊》、《晨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只有梅花如此恨"》、《弃妇》、《偶然来  相似文献   

14.
有资料介绍说:在我国最早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是1917年2月1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非也。应该说,早在1913年5月1日出版的《东方杂志》(见该刊九卷十一号首篇)就明确使用了这两个概念。当时,我国有人开始探讨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渊源和差异问题,并引起了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东方杂志》发表了署名高劳(即杜亚泉,系该刊编辑者,绍兴人)撰写的《现代文明之弱点》一文。文章“试就吾国文明之弱点,分为精神上物质上两方面观之。”当谈到我国文明在物  相似文献   

15.
李申 《学术界》2002,(1):139-146
《学术界》第六期作为重点文章 ,刊发陈明《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陈文 ,初发于互联网www .confucius2 0 0 0 .com) ,指责拙著《中国儒教史》是“豆腐渣工程” ,“学风败坏”的表现 ,“糜费国家大量资金”云云。拜读之后 ,笔者于当年1 1月 2 7日致书 (E -mail)《学术界》编辑部 ,希望通过《学术界》请陈对“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给以界定 ,并附上笔者在互联网所发文章摘录。 1 2月 1 3日 ,《学术界》信 (E -mail)言 ,希望笔者能将材料缩为一文。由于儒教问题争论的激烈性质 ,陈文虽短 ,所提问题却一文难尽 ,…  相似文献   

16.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6,27(4):31-33
笔者近几年来主要致力于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辑集并评述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著作,此前已发表过2篇文章,分别是《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载《学术界》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2005年第1期转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学术积累——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之二》(载《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社会科学总论》2005年第4期转载)。现将上两文发表后收集到的当代学术史著作,按上两文的分类方法评述如后。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问题意识和超越情怀》(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7.
<正> 成仿吾同志的《纪念鲁迅》一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版的《解放》周刊第五十五期,不久又发表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五日《鲁迅风》第三期上。但是,这篇文章究竟写于何年何月?发表的年月是否就是写作年月?此稿何时由延安到上海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感到已经发表的一些研究文章中所谈看法同史实是有出入的。  相似文献   

18.
《活中有统——谈谈发挥贸易中心的作用》一文(见本刊第一期)发表后,有的读者希望介绍一下该贸易中心的具体经验。现将这份调查报告发表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拙作《论科学发现的机遇》发表于《哲学研究》1983年第9期。4年多来,不时有文引用、评价或商榷。《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又发表有关机遇的文章,作者指名要与我们商榷。拨冗拜读诸文后,想对科学发现的机遇再发表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楠森同志在《哲学研究》1985第12期上发表了《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文。为此,我在《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上发表了《评“本体论”哲学——兼论实践唯物主义》一文,对黄楠森同志的某些观点谈了我的看法。为此,黄楠森同志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上发表了《再论本体论——答刘福森同志》的文章,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全面的批评。看完答文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