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什么是国际人才市场石:在“人才沙龙”相继刊出我们对国际人才市场、国际猪头公司的一些议论后,有同行希望我们就国际人才市场的其他一些问题谈谈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国际人才市场,二是为什么要发展国际人才市场,三是怎样发展国际人才市场。要全面准确地回答这三个问题,还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今天我们仅就目前的认识谈谈各自的看法。孙:要弄清什么是国际人才市场,首先要弄清人才市场的涵义。人才市场严格地讲应称之为人才的劳动力市场,是人才的劳动力需求者集合与供应者集合在一定时空下的买卖…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我们按照推进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的要求,围绕着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提高嘉定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上海国际汽车城人才服务中心实行改制,建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工作主体到位,积极有效地实…  相似文献   

3.
构国际人才市场势在必行石;党的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人才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本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人才市场又是人才市场的重要领域,所以一定要构建好。经国务院批难的外专局三定方案,也将培育和管理国际人才市场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有宋任推动这件事情。国际人才市场的内容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把国外人才介绍来华工作,二是把国内人才介绍出国工作。从我国的国情看,引进国外人才是国际人才市场的主要方面,这正是外专局的重要职责,我们今天就围绕这一个方面谈谈各自的看法。孙: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以来,阜新市人才中心加大对“非公”企业服务的力度,积极采取措施,为“非公”企业引进人才。一是经常深入“非公”企业了解情况,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二是积极为“非公”企业推荐各类人才。通过日常人才市场、人才库查询以及上门举荐等形式,为企业优化配置人才;三是为“非公”企业举办招聘专场。去年初至今,共为“非公”企业举办专题人才市场46次,占开办专题市场总数的70%。 截止到目前,阜新市人才中心共为“非公”企业引进各类急需人才352人,占招聘总人数的73.4%。阜新市为“非公”企业引进人才@张海江 …  相似文献   

5.
蓬莱市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引进中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大人才、智力引进的力度,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 “吸纳”与“扩散”相结合。一方面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经营”,帮助各类企业广罗博收人才,扩大吸纳容量;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辐射功能,积  相似文献   

6.
时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十分兴旺,固定的、专业的、综合的、人才夜市等相继出台,可谓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据统计,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于1993年3月11日成立,至今年9月,共举办25次各类人才市场,4万多人进入市场洽淡,成交4000余人,成功率达10%,从外省市引进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促进了浦东开发。 浦东新区人才市场是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应运而生的。过去的计划调配的人才体制,如今逐步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市场配置入力资源,实行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尽管人才市场尚处于“自由”市场阶段,还需培育和发展,但它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已显示了勃勃生饥。 在浦东新区,常见的人才市场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9,(10):32-32
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于2009年9月14日-15日在天津市召开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建设与业务交流工作会议”。来自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及全国各地方市场共68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8.
人才市场广告作为常规型人才市场的“软件”之一,对创造良好的人才交流环境、增强人才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联姻”的效益效率作用十分明显,正确运用广告语言是发挥人才市场广告作用的基础。一、人才市场广告语言的几种应用类型 1.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类广告语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引起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的共鸣,为“一拍即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要加快国有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的同时,探讨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才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供需…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最重要的资源”,改革开放 以来,我们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重头工作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形成了一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机制,较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昆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大引进优秀人才力度科技人才总量快速增长 昆山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数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人才开发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我们如饥似渴地引进人才。 不断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形成了在人才引进、开发、管理方面的特色。自1992年始,我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举办大…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3,(9):45-45
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是由人事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办的首家国家级的国际人才市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坚持国际化的经营策略,宗旨是为国际人才和国际智力资源创建交流、咨询平台。在组织国内外人才交流和相关培训方面拥有众多的境内外合作渠道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现操作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两个成功项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迈进和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人才市场,必将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中国人才市场向哪里走?五年人才市场发展扫描1992年至1997年中国人才市场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其主要标志为:人才市场冲破了束缚发展的旧观念,我国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的战略规划。江泽民总书记对人才市场建设十分关心,1995年在上海、长春等地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建立完善人才市场,形成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国家人事部把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1…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高我国人才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包括人才市场、职业介绍市场都要有条件开放。这将对我国一直以来在政府主导下的人才服务业一个很大的冲击。人才服务中介组织向何处去?怎样迎战外资人才服务中介的竞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坚冰已破”:人介、职介相继对外资亮“绿灯” 从2001年10月1日起,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外资将有条件进人中国人才市场。专家指出,人才市场对外资部分开放,有利于我国人才市场的规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卢湾区人才市场近淮海中路商业街,它起步早、发展快,业已成为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固定人才市场,并初步形成商贸、金融、房地产、文秘、行政管理为主的各类人才集散地.今天当全市各人才劳务市场注重市场“硬”件建设之际,我们却独钟市场服务“软件”建设,征集人才市场服务点子活动,旨在全方位体现点子库。内容:招聘方案策划、人才培训方略、人才管理方案、人才评价方法、人才使用精要、合同管理思路、人才投资方案、人才及智力流动新招等有关人才服务点子。征集日期至十月底截止,用书函寄卢湾区人才开发调节中心(瑞金一路100号104室)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政机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信息瞬息万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态势面前,人们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再一次升华,人才的潜能和价值被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单位通过人才市场选聘贤才、人才通过人才市场寻找机遇已成共识。正基于此,或迫于下岗分流,或为寻求发展,人们一次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当今的人才市场。而人才市场自身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逐步完成由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迁。 专业性人才市场初具雏形 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自我完…  相似文献   

16.
提及开放人才市场,往往被误认为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加控制的自发调节;也有人认为人才市场宏观调控就是在市场调节机制中掺入计划体制中“统”的成份。因此,加强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十分迫切。 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智力流动的场所,是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人才供求的一种机制。人才市场需要宏观调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统一整体,人才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决定了人才市场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协调运行。另一方面是由人才市场自发调节的局限性所决定。人才市场自发调  相似文献   

17.
青岛要做区域性人才枢纽 《青岛市人才市场五年发展规划》提出要建成市场化的区域性人才配置中心、社会化的人才代理中心、现代化的人才培训中心、国际化的人才信息中心、科学化的人才评价中心、产业化的人才服务中心,成为省内和国家区域性的配置人才资源的“枢纽”。在人才市场体系方面,将再建立老年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等三至五个专业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兼职市场,并适度发展以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猎头”公司等。(青人) 吉林省出台吸引 人才新规定 近日,吉林省公安厅出台了《关于为吉林省吸引人才放宽户籍政策的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8.
让人才进入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必然要求。而人才市场的建立,又把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解放”了出来。 今年9月,人事部副部长张汉夫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沈阳、中国北方(在天津)、中国上海三个人才市场将先后开业。 在现阶段的中国,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安置”,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各级政府面临的安置压力将明显大于劳动力需求,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我国人才的匮乏,有些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匱乏,因此,如何对人才这一“短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其合理流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之争将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谁掌握了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必然会逼迫人们更加珍视人才,并把人才的吸纳、引进、用好、留住、视作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的国际人才远远供不应求,我国在全球人才市场上因为人均收入、意识形态差异等问题无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外籍人才,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  相似文献   

20.
在高层次人才配置及消费的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以后,沪上究竟有没有“星级”才市? 日前,由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主办的“’2000上海高级人才面试会”在新亚汤臣大酒店的圆满落幕,无疑,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今沪上最高层次的有形人才市场已悄然引入“星级”概念。 据悉,把高级人才交流活动搬进五星级宾馆举办,作为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首创,自从1997年首次在上海华亭宾馆举办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它本身表明主办者在对知名企业和高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