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对于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宅基地的利用现状是宅基地闲置多,利用粗放以及违规使用现象突出,而制度不完善、具体退出机制缺失.管理工作薄弱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就是要建立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引导机制,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宅基地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农户合法占用乖退出宅基地的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贺雪峰 《决策》2014,(4):21-21
现在有一种认识,认为当前农民进城了,农村宅基地却没有退出,出现了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宅基地面积扩大的倒挂。又有人说,现在农民工进城后,出现了"两只老鼠":在城市租房住,是地下室的老鼠,而留在农村的住房又是老鼠在住。如果允许农民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与城市住房相交易。就既可以改善农民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又退出了农村宅基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绊脚石。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给予农民公平的补偿,提升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2005年开始,国家在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跟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减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等闲置土地复垦出耕地,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用来发展城镇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万源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各地试点工作成功经验,采用”双挂钩”方式解决新店乡场镇建设用地问题,在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制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并对土地的利用结构、集节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然而,在城市建设用地极度紧张的同时,农村却普遍存在耕地细碎、闲置、村落零散、宅基地闲置和"空心村""烂心村"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天津:宅基地换房换来了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正莲 《决策探索》2009,(13):68-71
对宅基地换房存在不同理解的背后,是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其增值收益分配权的微弱博弈。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20-21
所谓“宅基地换房”,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村庄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具体说来,是指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坚持耕地保护总量不变,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集聚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以宅基地置换小城镇住房。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  相似文献   

8.
观点速读     
有很多人建议,农民的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应自由入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很多人关心农民宅基地入市,并非真的为农民着想,而是想在农村有第二套房。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2):22-22
宁波:农民建房可使用国有建设用地 宁波市最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农民“宅基地换房”后,允许农民住房用地有条件地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国有出让的,允许上市交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湖北省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探索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产权、指标收益分配和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村庄整治规划紧密结合,宅基地腾退指标收益分配以农民为主、村集体和政府为辅,以及在配套制度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宅基地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1.
贺雪峰 《决策》2013,(5):18
增减挂钩这一制度设置不过是使农村建设用地参与了部分城市利益的再分配。这一过程并不能因此具有让农村建设用地本身变成资源的魔力。目前对建设用地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土地动辄拍出每亩上千万元的天价,使土地具有了无比魔力,变得神秘难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性用途,可以由市场拍卖,就可以形成巨额价值。周其仁就说":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一旦经由市场竞价,可能表现为惊人数目的货币财富。"他甚至建议,如果能把黑龙江垦区连队40万亩的指标卖到重庆去,或者把贵州的地  相似文献   

12.
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安陆市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有偿配号为核心的“六统一”宅基地管理新模式,以市场手段加强宅基地管理,改善了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为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阐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际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农村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衔接应该处理好城乡统筹的关系,要重视农民的意愿,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要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使政策初衷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12-12
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现有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面临一系列深刻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近期撰文指出,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宅基地的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导致出现农村人口减少和村庄用地扩大并存的悖论。二是宅基地不能充分流转和进行正常市场交易,造成宅基地资源大量闲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宅基地建设管理存在散、乱、低效等问题,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粗放浪费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协调。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地矛盾也愈加突出,农村宅基地管理也呈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以往的住房结构及质量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村宅基地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目前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占、一户多宅私下买卖集体土地等各种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本文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和调整两个阶段.现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以保障农民生存利益为核心进行设计的,其弊病是过分强调其社会保障性,导致其用益物权性质不能得以彰显,在保障农民生存权的同时漠视了他们的发展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需要兼顾生存与发展,在农村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及处分等环节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生存保障与资源优化相结合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32):22-22
成都全国首次竞拍农村建设用地指标 8月3日.蒲江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挂牌融资交易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大厅进行路演。将建设用地指标挂牌融资交易.这是成都市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创新产生的土地指标交易制度.这项制度解决了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和城市发展“地从哪里来”的双重难题.同时也保护了耕地。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国务院加快重庆发展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结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际,借鉴全国部分省(市)宅基地流转经验,针对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如何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农村房屋产权改革、统筹重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