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然而,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抢救珍贵的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保护和抢救过程中,应贯穿整体性原则: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文化的"过去时"形态,也要关注它的"现时"形态和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利益诉求;还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等。这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追溯了"立体刑法学"的由来及其10余年来在学界关注下的发展历程,阐释了"立体刑法学"的生命力在于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刑法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反映了刑法运行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向世界发出中国刑法学界的声音;指出了"立体刑法学"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课题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立体刑法学"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即突出刑法的主体地位、区分实然和应然、关注刑事政策在"立体刑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归属,逐步实现"立体刑法学"的阶段性目标和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河东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在"藏用并重"的古籍管理理念指导下,对现存的河东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尽最大努力抢救保护;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对传统古籍资源进行有效转换,有效缓解古籍"藏与用"的矛盾;利用各种手段,使河东古籍数字化,科学保护、承传、开发、利用河东古籍,挖掘河东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篇目制定是编修志书的基础,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整理资料的提纲、分工编写的依据、总纂合成的纲领。因此,志书编修者必须重视篇目设计。制定的篇目要符合志书的要求、充分体现志书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相似文献   

6.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把民俗普查和民间文学普查结合起来,规范编纂,加强民族语的翻译,早出示范本,搞好组织和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灸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根据保护的形式,可分为以资料整理、文物保护为主的静态保护和以技法发掘、普及应用为主的动态保护两方面。保护计划的实施,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精神,可分阶段部署完成:重点突出,在进行全国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开展针灸文博研究及各类民间针灸技法的发掘研究;求真务实,在加强宣教工作的同时,强调对各类针灸技法人才的培训培养及各类技法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绛州木版年画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吴百锁及妻子李华数十年致力于绛州木版年画的抢救保护工作,专业从事绛州木版年画的收集、保护、传承、研究、创作。至今,共收藏古版600余块、老画、老画稿千余幅,  相似文献   

9.
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影响最大、具有世界价值的一种艺术品,也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率先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舆论先行,调动各方积极性,搞好普查,提供专家指导和范本示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商标法》确立了保护由三维标志为构成要素的立体商标的法律制度,这一规定符合国际惯例。欲获得我国法律保护的三维标志,除必须具备非功能性、显著性。并且不得与他人的在先权利相冲突等一般商标注册的条件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由于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比较简单,也缺乏相关的实务经验和理论总结,因此,在立体商标的保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保护的范围等诸多问题上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也较为特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显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属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在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至今缺乏统一而科学的解说和全民认同。笔者认为,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洋溢着的"生生不息"的意识,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民间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始终没有得到人文学术界的阐发和重视。因此对优秀民间文化加以抢救和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胆是,一些不法之徒盗用民间文化的名义,装神弄鬼、打卦算命、图财害命,这种种行经,则与我们所要保护的民间文化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 90年代是中国民间文学史上 ,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全国普查及其省卷的出版 ,论述采录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诸领域之研究及其理论创新 ,论述研究的黄金时期。鼓励中青年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可持续发展”尽力尽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将民间文学艺术纳入著作权法体系予以保护。然而,民间文学艺术不同于著作权法意义的“作品”,其在权利主体、保护期限等方面均与著作权制度存在冲突,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面临不可回避的局限与困惑。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特别法,文章对特别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族书面文学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没有蒙古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的宝库,也就不可能存在蒙古族历代书面文学的蓬勃发展.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蒙古民间文学资料的大量搜集整理、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全方位展开、蒙古民间文学研究形成了国际性的"显学"、蒙古民间文学学科独立性的确立、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趋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间美术正在遭遇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空前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大批民间美术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衰亡,另一方面大批民间美术为了生存拼命挤向现代市场却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随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的改变,作为生活应用性的民间美术也在做全方位的转型。首先,传统民间美术要为整个民间文化的弘扬服务;其次,传统民间美术除了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还应以一种历史遗产的形式保留下来;再次,要将传统民间美术与旅游文化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7.
要学好语文,作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为了让儿童对写作感兴趣,为了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提出了用民间故事指导儿童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概括了民间故事的涵义、特征,介绍了民间故事适应于儿童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可能性,并且从提高语文教师的民间文学素养、把民间故事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利用民间故事设置写作情景三个大方面探讨了用民间故事指导儿童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在种类、形式以及风格特点等方面与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相比,有着源同流异或者神似貌异,甚至迥然不同的地方色彩,显示出它固有的质朴风貌和独特个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彝族民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就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对认识彝族民歌的整体面貌和研究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化遗产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根据文化部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策划“民俗志”、“史诗长歌”、“民间文学作品精选”三套丛书。三篇总序,阐明丛书之宗旨,民俗、史诗、长歌与民间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写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