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管理评论》2015,(2):2
2015年1月29日,国科大管理学院汪寿阳院长收到了国际商学院教育认证组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The Association of MBAs)总部发来的正式通知函和贺信,祝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在职MBA、脱产MBA、金融MBA、创业MBA四个项目通过AMBA国际认证,并取得了五年认证资格的优异成绩。这是管理学院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商学院权威认证资格,标志着管理学院的MBA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是管理学院迈向国际一流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21,(2):40-42
以国际认证为抓手,全面提升MBA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以"经法管融通"为特色,全面培养更适应商业实践的人才;以"德才兼备"为基础,全面培养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高级管理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正在打造一个"全球化2.0版"商科教育模式。市场经济一定是法治经济,而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该是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3.
曦文 《经理人》2014,(12):88-89
正MBA项目必须围绕国际发展趋势来差异化,不能为了专门和别人不同而差异化。通过对MBA教育国际化趋势的研究,人大MBA做出了差异化和特色,提出三个关键词:行动、整合、模拟。"这两年,EMBA的变化非常大,有点被妖魔化,也引发对MBA的质疑。MBA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况?我觉得不会,MBA是学历学位教育,要经过全国统考,不是花钱想上就上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支晓强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道:"MBA项目现在已有200多所,项目之间有很强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何风志 《经理人》2005,(5):104-104
两个六折乘在一起,最终教师的信息传递到学员,只有不到四成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商学院都开设了国际MBA项目。这个项目的特点是课程全部用英文讲授,教材、案例和课堂讨论也都是用英文进行。国际MBA项目能及时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引入国内,同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英文商业环境,对于MBA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但同时,国际MBA项目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21,(2):20-35
中国商学教育及MBA发展已历30年,特别在最近的5年中,国内各商学院积极反思和改革MBA教育,如——与大学平台融合、课程形式改变、结合产业、创业创新、引入前沿知识、推动国际教学资源互换、向MBA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等等。中国MBA教育已从原来单向度的集中于管理领域的教育,集群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发展,尤其是,它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人才孵化器。  相似文献   

6.
<正>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管理学院,与成立于130多年前的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学院是全球同时获得AMBA、EQUIS和AACSB三大国际认证的为数不多的商学院之一,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岭南传统,致力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和输出具有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22,(1)
本届系列榜单的背后,有来自外部环境——产业经济、企业的人才需求,又有来自各商学院MBA教育教学的内部环境——对使命的坚守、对MBA学生的求知洞察、MBA教育理念重塑、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等等。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模式,中国MBA教育正在形成具有明确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服务的中国特色的MBA教育。通过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理念、模式、方式,有助于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作育英才·服务社会EDUCATION FOR SERVICE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管理学院,与成立于130多年前的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学院是全球同时获得AMBA、EQUIS和AACSB三大国际认证的为数不多的商学院之一,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岭南传统,致力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和输出具有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国际合作课程(Management Game)。对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组织和课程特色作了阐述。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们教学实践的体会,指出在我国MBA教育中研究和借鉴此课程模式的重要意义,提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MBA教育市场历史总结和趋势预期、MBA市场的供需均衡问题、MBA生源的新特征、中国MBA教育的标杆模式等维度,在告别MBA教育前30年和迎接新的30年之际,我们迫切提出中国MBA教育新的中长期命题。这一命题就在:中国的MBA教育,不仅只是为了让企业学生获得一张含金量的文凭,还必须明确是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而服务,并有助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4,(12):8-10
“排行榜”是方向和标杆很感谢《经理人》在这个时候推出MBA排行榜,因为它为需要报考MBA的考生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国内顶尖MBA学院有了更为深入清晰的认识。另外,我认为MBA排行榜的推出,对整个MBA的教育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MBA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既有国外商学院的渗透,又有国内的横向伸展,整个国内的MBA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MBA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MBA教育的泛滥,现在几乎每所大学都在举办MBA教育,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希望今后《经理人》能继续推出此类排行榜,并扩大参选范围,为我们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自南开大学2002年提出将“双导师制”运用于MBA培养以来,国内许多MBA院校都在探索和推广这种创新模式。笔者通过调查浙江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双导师制”的落实情况,分析了“双导师制”在MBA教育中的优势、管理、效果,并借此探究“双导师制”对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经理人》2004,(3):90-91
“我们要在当前MBA教育的基础上,办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理念下的MBA,要请一些文理科泰斗为MBA学生讲座,要把MBA毕业生推荐到国际组织去,推荐到2008北京奥组委系统去。要以四个新,即新的理念、新的领域、新的师资、新的方法办有北航特色的MBA,并把他们送到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工作领域去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任院长吴季松教授,以不同于以往采访过的其他诸多国内外知名商学院院长的思维与话语系统,打开了他的话头。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14,(12)
正每两年发布一次的中国最佳MBA排行已经进行到第六届,我们将再次揭晓本年度榜单,看看MBA到底哪家强。过去两年中,MBA教育行业出现很多新变化和趋势,如两极分化更为明显,出现了在线课程、在线教育等创新模式,MBA学生对全日制的机会成本问题更加敏感,专业化细分和创业教育成为大趋势,等等。这些问题对未来的MBA  相似文献   

15.
MBA教育是指工商管理学院进行的一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目的是教授工商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够胜任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高等教育人才。亚洲MBA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经过长期探索,日本、香港、中国大陆的MBA教育都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亚洲MBA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并将亚洲MBA教育模式与欧美的进行比较,总结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周建华 《经理人》2004,(2):92-94
MBA招考改革后,考一次的成绩能管两年,申请哪个学校都可以。“关于MBA招生考试模式, 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经讨论了改革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来只考综合课和外语两门课,并且它要变成一个资格考试,考试成绩两年有效,而且你申请哪个学校都通用,有点像国外的GMAT、托福考试了。”对当前大家对MBA招生考试的一些批评,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透露了MBA 教育的改革全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尹铭 《经理人》2003,(10):90-91
让MBA纸上谈兵,这也是社会上对MBA教育过多诟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振烨 《经理人》2008,(9):92-93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过百年历程,中国MBA教育发展也进入到第17个年头。 中国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9所扩大到现在127所,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最近两年里,中国MBA教育深层次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如师资和本土案例等问题仍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19.
张婷 《经理人》2006,(3):117-118
“模拟经营”成为当前提升MBA学员管理实践的首选途径伴随着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国内的MBA教学偏重理论和企业经营管理偏重实践的“两难”处境正成为困扰各商学院教学的一道难题。如何帮助中国MBA教学把经营理论与企业经营实战相结合,已成为MBA教育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来看,让大量MBA学员亲自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尚不现实,“模拟经营”就成为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7,(10):32-33
1.“最佳EMBA排行”与“最佳MBA排行”的联系 2004年和2006年,《经理人》按国际公认惯例,结合中国实际,从MBA毕业生、企业雇主、商学院三个方面入手,进行MBA商学院排行调研,并发布2004年度和2006年度中国最佳MBA排行榜。主要调查商学院的师资实力及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调查MBA学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和薪酬;调查雇主对MBA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