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但在人们的认识中还存在一些困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模式这些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识还很模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作了明确表述,由此引发了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择其要概述如后。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在这一表述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讲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南巡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此书,只注员数)这一理论的提出,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理论上的工作,主要是探求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由于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同社会比大生产的矛盾,必然会被另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从这个发展趋势出发,他们对未来社会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某种预测式的“概述”和描绘。对于领导建立了世界_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改革为动力,加快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广大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并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但是,也有一些人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和困感: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现实社会中剥削现象日趋严重,地区之间的差别,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成员收入上的差别越来越大,这样下去还是社会主义吗?有的甚至认为,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框架,资本主义的内容。”我们的回答是:我们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是…  相似文献   

6.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追求。他们所领导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与压迫,摆脱贫困与落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历史地探讨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两位代表人物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企业是物质产品生产的基本经济单位,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而集中力量搞好作为“国家队”和“脊梁”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  相似文献   

8.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进行理论考量,改革是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科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活力在改革",改革是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和动力源泉,由改革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才能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正因为如此,从根本动因和终极意义上讲:改革是中国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大政策构想。基于经济伦理视角认为:先富是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势,也是加快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合规律、合民心的政策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正义原则;共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伦理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制度为先富最终引致共富,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进行理论考量,改革是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科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活力在改革",改革是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和动力源泉,由改革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才能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正因为如此,从根本动因和终极意义上讲:改革是中国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为了改革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深化企业改革是提高人才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提高企业人才效益是促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根本举措。这是一个确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千秋功业的世纪工程。西部人口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乡村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他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本文论述了七个方面的途径,探讨他们如何摆脱贫困,克服两极分化,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4.
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或调整,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革命是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变革,以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改革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回顾,即从最初毛泽东在七大论及生产力标准问题,到邓小平制订了生产力标准和气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来浅议如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理念对生产力标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中心线索。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都同发展生产力相联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提出、回答和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乡村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他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本文论述了七个方面的途径,探讨他们如何摆脱贫困,克服两极分化,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哲学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构建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揭示了资产阶级企图通过资产阶级平等掩饰资本家无情剥削无产阶级的真相,论证了无产阶级平等的实质就是消灭阶级的观点,总结出只有消灭阶级才能实现真正平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自首篇提出“八十年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年代”的科学论断,到结束篇发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强劲号召,全书贯穿着~条发展经济的脉络,而且越到后来,加快发展的思想色彩越加显明。一、发展的本质。邓小平说:“中国的本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中活逐步得到改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4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这里说明发展的本质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他又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