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招拍挂制度实行五年来,引来众多质疑:土地招牌挂制度是推高地价、进一步推高房价的原因。本文从土地招牌挂制度的由来、土地市场的供求及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几个方面,论证了房价、地价的高涨是房地产企业逐利性的行为,而不是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是完善土地出让制度,从而规范企业行为,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避免单一的“价高者得”的评价标准,实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实行土地出让预公告制度以及保障性住房用地与商品房用地捆绑出让制度都将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立体的完善措施。完善的土地出让制度将使地价回归价值,房价放缓上涨幅度,实现稳定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稳地价、稳房价的政策目标下,提出了“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本文通过模型刻画了机制作用原理,得到了开发商的均衡投标策略,并与现有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做对比,得出了该机制对于调控房价有效性的条件。结果表明,若采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引入了开发商对土地价格的竞争,土地成交价只取决于市场最高出价,得不到控制,从而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而采用“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引入了对承诺房价的竞争,建设成本最低的开发商会以最低承诺房价赢得拍卖,拍卖单位可以设置合适的土地限价,有效地控制地价并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3.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在学术上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毫无疑问,作为房地产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价的高低对房价的涨跌有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得出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土地市场实际是价格决定决定需求的结论。并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基础,抓住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按照土地价格应等于其使用价值的基本原理,根据一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利息率等因素,得出计算该城市平均土地出让价格的理论公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最后对土地价格调控提出了建议措施:(1).土地出让拍卖实行最高报价限制。(2).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制度。(3).实行一户一房制度。(4).发展房地产事业,大力兴建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收回、收购储备、作价人股、清产核资等行为发生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调查委托估价宗地的利用现状和条件,按照有关政策、文件,实事求是地分析委托估价宗地的现状、影响因素等客观条件,坚持有效性、真实性原则,客观反映当前地价的实际水平,采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保证地价的公正与合理。本文以2011年10月杭州市余杭区五常大道以南商业办公用地土地出让价格评估为例,详细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道刚 《决策》2007,(1):1-1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强调,今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企改制"等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6.
高茜 《经营管理者》2014,(28):223-225
正一、国有企业改革划拨土地处置概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后,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实行"双轨制",即存在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与出让土地使用权并行。其中,划拨土地也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存量划拨土地,这主要指在改革开放前,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实施前通过无偿方式取得的划拨土地,其中有公益性划拨用地,也有经营性划拨用地。另一类是增量划拨土地,主要指在出让制度实施后所取得的划拨土地,该类划拨土地原则上只能用于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切实加强土地登记工作。无论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还是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必须一律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或过户登记,通过土地登记确认权属,不登记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限价房简单理解就是限房价、限地价的"两限"商品房,2006年5月份九部委联合出台的"十五条细则"中,明确界定:"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可简称之"双限双竞"。该政策目的在于稳定房价、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带有一定住房保障色彩。这样发展限价房政策对解决部分人的住房问题,缓解刚性需求压力和稳定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国钟 《领导文萃》2013,(20):25-27
中国实行城市土地由国家所有、采取招拍挂形式转让一定期限内使用权的土地供给制度,这一使用期限为70年。直观上,这项20世纪80年代率先由深圳尝试的制度,绕开了关于"土地私有化"的意识形态争论,盘活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但这一巧妙设计会有哪些宏观层面的后果?70年使用权期限满了之后又该怎么办?笔者最近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机模拟开发商与消费者动态行为,分析了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对房价、供给、房龄、城市扩张的影响。大体上,70年使用权将会抬高房价,降低城市住房供给,减缓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下,土地的供给由政府垄断经营,在"土地财政"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土地的供应量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出让土地,开发商获得土地后完成商品房的建设和销售,双方形成一种上下游纵向关系。本文正是基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关系的视角,对我国现行土地出让制度下的商品房市场绩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35):15-15
根据对上海市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统计,自2003年全面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开招拍挂后,上海通过这一渠道"卖地"收入总计超过1519亿元,涉及各类土地总面积近6400万平方米。但如此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却一直没能纳入一个成熟的模式管理,土地出让的情况、出让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现行的国家依据公权将集体所有土地征用后,再行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借此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等一系列土地权利制度模式, 已无力解决诸如土地资源有限性、土地资源的代际分配、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补偿以及土地金融证券化等问题。征地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失地农民”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在广泛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作出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17):13-13
2010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相似文献   

14.
国有土地租赁制度,是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践中,国有土地租赁制度作为土地出让的补充,首先试用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划拨土地的处置,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推行开来,而各地也结合自己的情况颁布了具体适用规定。而理论界,一直以来对于租赁权的法律性质的探讨都没有达成定论。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对承租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进行定位并剖析。最终得到结论,承租土地使用权是物权化的债权。  相似文献   

15.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如何缴纳契税?问: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转让者应补缴契税。请问:(1)转让方补缴契税的计税金额是什么?(2)受让方是否也应交纳契税?答: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时转让者应补缴契税。其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让时,受让方应缴纳契税。税后利润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问:我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了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2001年公司从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中提取一部分发放年终奖金,问这部分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答:你公司用从…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社会主义市场地价的基本特点 地价的本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地价是一宗地产或成片地产在一定权利状态下的某一时点的价格。对于构成地价的两大主要因素我认为在两大方面,首先地价是某宗地产或成片地产土地权利的价格。地产权利是一束权利的集合,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等,因此,相应的土地价格即可划分为所有权价格和使用权价格等。其次地价又是某宗地产或成片地产在某一期日的价格。由此,权利和期日便构成地价的两个主要因素,没有权利和期日的价格是毫无意义的。由于地产所具有特殊自然性和经济性质,其价格也具有一般商品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9月28日,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出台,并将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项规定,可望在根本上堵住开发商分期拿证、恶意圈地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18.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在土地出让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对一定区域内的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征用、拆迁、补偿、安置,并进行适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土地达到“几通一平”的建设条件,从而可以净地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7~2011年中国地级市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增加工业用地的出让面积,可显著地拉动当地非房地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GDP和财政收入;但是,若地方政府以协议出让工业用地的方式来吸引投资,则将会显著地抑制上述拉动作用。这暗示,协议出让工业用地所引来的项目质量较差。结合其他现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土地引资的竞争中不仅存在着竞相增加土地出让面积和降低地价的底线竞争行为,还存在着竞相降低引资质量的底线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分税体制下,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缓解财政缺口压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9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2003~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缺口增加时出让土地的作用。本文基本结论是:当面临较高的财政缺口压力时,地方政府会以较低的价格向国有企业增加出让土地,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财政缺口增加导致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城市协议土地出让比例更高。从互利角度来讲,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价格低廉的土地作为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时,地方政府会因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