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5月 1日在长春逝世 ,享年 99岁。金景芳先生的一生是教书育人、潜心治学的一生。金景芳先生 ,字晓 ,辽宁义县人 ,1 90 2年 6月 3日出生。 1 92 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当过家庭教师、小学、初中教员、通辽县教育局长、辽宁省教育厅股长、东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全国解放后 ,在东北文物管理处、东北图书馆任研究员。 1 954年 1月 ,调到东北人民大学 (后更名为吉林大学 )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历史系主…  相似文献   

2.
金景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孔子研究成果代表了20世纪后期中国学界的最新成就。金景芳的孔学研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学开一派。文章总结了金景芳先生在孔子研究方法论上的三大特点和一大基石,并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和介绍了金景芳孔子研究的突出成就。全面探讨和总结金景芳孔子研究的基本方法、突出特色和卓越成就,对于新时期实现孔子研究的新突破、全面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绵厚     
《理论界》2006,(7):F0002-F0002
王绵厚,字文博.1945年出生.辽宁省海城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3年至1984年在吉林大学古文献研究班.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先生;历任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现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大学兼职教授.辽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沈阳文史馆特聘研究员,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大会全景徐中舒教授在会上金景芳教授在会上 黎子耀教授(左一)赵俪生教授(左二) 胡厚宣研究员(左三)在会上赵光贤教授在会上斯维至教授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1982年5月在成都召开@江聪 @邹德  相似文献   

5.
由于党的耐心地長期地教育和主观上的努力改造,解放以来金景芳敎授在政治上有了飞跃地进步,早已放棄了資产阶級的立場观点,并成为工人阶級先鋒队的一員战士。但是,因为旧的影响比較深,在金景芳教授的思想深处,特别是学术領域里,封建的、資产阶級的思想观点,还沒有根除。在金景芳教授“論孔子思想”一文(見东北人民大  相似文献   

6.
著名文学史家陆侃如教授龚克昌,向向陆侃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1903年11月26日生于江苏省海门县。其父陆措宜先生热心教育事业,曾在家乡创办恒基小学,亲任校长,推行新学。抗战期间,措宜先生被选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海门、启东两县的参议长。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7.
lieslnixuo-in------injinHfunH Wpoedbopewepepe WW M_E.f。)。 回回回巴回日日回喇一回印 回回回-”、-二~一 ie曰回H曰 习一回 与历史学家吕绍纲在一起交谈。**************************************** 1994年出席国际儒学联台代表会议时与江泽民主席合影。前排右三为金景芳。历史学家金景芳  相似文献   

8.
历史系七月二日下午举行了“关于中国奴隶社会問題”的科学討論会。这次会議除历史系师生外,还有中文系、哲学系、吉林师大历史系的教师参加。 会议首先由金景芳教授对他的报告稿作了簡要說明。接着一些同志本着“百家爭鳴”的精神,发表了自己的意見。  相似文献   

9.
1954年,金景芳教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即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现任吉林大学历史系名誉主任,古籍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史学会顾问。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朱泓教授1951年8月生于天津。“文化革命”期间曾下乡插队当过知青、乡村教师,返城后做过工人、中专教师。1978年考人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5年期间,他曾先后师从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复旦大学邵象清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活其风研究员进修体质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近十年来,朱泓教授致力于体质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是在古人种学的研究中成就显著,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著作1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目前我国最负盛名的青…  相似文献   

11.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6,(11):50-50
著名徽州学专家广东社科院研究员叶显恩教授在应邀参加第十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11月7日来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指导工作。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良发,黄山学院副院长汪大白,黄山市政府程永宁副市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汪炜,黄山市地志办副主任翟屯建,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民以及汪柏树教授,方利山研究员等和叶教授进行了交流座谈。  相似文献   

12.
许德珩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楚僧),江西九江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1929年底,许德珩应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中凡之邀,就任暨南大学历史社会系教授兼系主任。许德珩在暨南大学任教期间,讲授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并聘请社会学家李达(鹤鸣)、邓初民  相似文献   

13.
陈瘦竹     
著名戏剧理论家、现代文学史家。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师从陈源教授。毕业后曾任中央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曾以长篇小说《春雷》在抗战期间产生相当影响。从上世纪40年代起,陈瘦竹先生致力于  相似文献   

14.
吴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913年 1月出生于江苏武进。 1937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曾参加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毕业后,先后任重庆朝阳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大夏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 1951年全国高校调整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中国古代史和史学史双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华侨史学会顾问、上海…  相似文献   

15.
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王惠岩教授王惠岩教授1928年3月生于辽宁省法库县的一个回族家庭,1951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现为中共党员,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政治学理论博士导师,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奠基者,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王惠岩...  相似文献   

16.
《周易》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在这种形势下,金景芳先生最近推出了他的力作—《学易四种》与《周易讲座》。两部书分别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对《周易》研究无疑将起推动作用。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易》学家。从30年代起就潜心于《周易》研究,现已86岁高龄,  相似文献   

17.
张岱年,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1909年 5月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献县。 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大学期间受其长兄张申府影响,研读了不少西方现代哲学著作,并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1933年毕业后,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南迁,张岱年滞留北京,闭门著书。抗战胜利后,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回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 1951年晋升为教授。 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8.
学者与文人     
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逝世,文坛学苑无不震悼。我不禁想起一件小事:80年代初,亡友杨廷福教授因参加《大唐西域记》校注,客居中华书局期间,曾去干面胡同,拜访钱钟书先生。廷福学长1957年被错划右派,在学术界消失多年,钟书先生对他并不熟悉。故交谈...  相似文献   

19.
60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委员会组织的难民区内有20多万难民受到保护,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洋人主要是美国人和个别德国人的功绩,而难民区内中国的忠诚卫士陈嵘教授舍已救人的事迹却鲜为人知。陈嵘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我国林学界一代宗师,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受命和黄炎培等人潜赴天津策动直隶当局响应共和革命,后来又到美国、德国深造。回国后担任金陵大学教授兼森林系主任。南京沦陷期间受命留守金大,后来实际上成为国际委员会中方负责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比洋人更关怀自己的同胞。他舍生忘死保护难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四年十月七日至十三日在河南安阳市举行了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八个单位发起和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纪念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85周年暨殷墟科学发掘56周年,并通过这次讨论会加强商史研究和促进史学的发展。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夏鼐、胡厚宜、张政烺、金景芳、李学勤、斯维至、杨潜斋、游寿、刘起釪、等出席了会议。据统计,参加这次会议的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教授和副教授31人,助理研究员和讲师43人,列席代表和工作人员34人。这是建国3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商史讨论会,也是有研究商史以来一次空前的盛会。这次会议得到了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史学界的热烈响应和高度重视及与会代表的充分准备,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