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大力开发现有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和积极性,这又是一项对我省改革发展能发挥立竿见影作用的紧迫任务。本文着重就此作点粗浅的分析,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省人力资源丰富,人才潜力很大。 建国四十年来,我们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从工人农民中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生产能手、管理及其他方面的人才;建国后国家不仅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援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边远地区,也在人力上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选派了大批人才,所以随着我省科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支数量可观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已经形成,并为青海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符合各条战线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因此,要加快我省四化建设的步伐和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就必须大力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和搞好我省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议》再次肯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一百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是建国三十二年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在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地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集体化道路,然后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农民走过的并要长期坚持下去的道路,也是广大农民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农业集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决纠正了过去“左”的思想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在正沿着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着。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赵紫阳:《当前  相似文献   

5.
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过程。当前全国性的能源短缺,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深刻影响。据报道,全国因能源供应紧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750亿元。在我省,当前耗能最大的领域是农村。农村能源的消耗对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1980年我省农业生产上的耗能量合331万吨标准煤(不包括非商品燃料),占全省耗能总量的23.5%。但由此所获得的农业产值约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0%;农业向工业提供的原料占全部工业原料的81.2%,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额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经确立了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选择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经济学界比较一致的思路是,通过股份制来界定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以向市场经济过渡。然而这一选择是可行的吗?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发展的产物,它能否成为市场经济的起点或启动点?股份制究竟有没有把不明确的产权关系界定清楚的功能?本文试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要求与我国传统体制的特征出发,来探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两条思路及最优选择问题,并对以上提问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7.
五代后唐政权一度统一北方、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庄、明二宗时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其他藩镇流入的人才的贡献密不可分,而幽州就是这类人才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与对策许志宇,王智慧我省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全省8900多万人中,农业人口占86%,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03亩。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全省3600万农村劳动力中,富余劳动力就达2000多万。再加上农业...  相似文献   

9.
半年来的勤工俭学活动,給中文系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大闹勤工俭学,是中文系向着共产主义迈进的新起点,它正以共产主义精神,改造着中文系,改造着中文系的教师和同学。中文系搞勤工俭学,是从今年三月开始的。和全校一样,最初同学們在整风的基础上,組织了許多服务性的活动:缝鞋、洗染、装釘講义、砸石子……等等。当时較多着眼在經济收益上。随着全校勤工俭学的发展,結合本系的专业特点,中文系创办了三个跃进中学,一个俄語夜校,招收了千余名学員。在这些学員中,多数是工人、干部、軍人,还有一些社会失学青年。这些学校,在本市文化革命上,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得到市里文化机关的  相似文献   

10.
浅议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张建民一、云南农业剩余人口规模扩大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经营,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资产转移是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其他融资手段的关键,是资产证券化结构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关系着整个证券化交易的成败。分析资产证券化之资产转移的本质和法律特征,探讨资产转移的方式及其构成要件,对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立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换阶段,与之相适应,我省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也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转折点上。社会文化,从广义上说,它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文明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党的十二大文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区分为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两个层次,而且,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基础,在我们目前的研究中往往也被单独区别出来,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发展研究,只是指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科学、教育等主导或基础部门之外的其余的精神文化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如文化艺术、图书、博物、出版、娱乐等。这仅是就目前的研究对象而言,并不代表社会文化的严格定义。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总是受三个基本的社会因素制约的,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策略在东欧和苏联相继得手,有人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怀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取代封建主义,是因为封建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力以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欣 《河北学刊》2003,23(5):204-206
“三农”问题凸现了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转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取向 ,经济学理论充分证明了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吸纳农民进入城市 ,完成村民成为市民的嬗变 ,既符合经济运行法则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 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劳动力与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时刻流动的。但导致劳动力产业分布及空间区位的流动,却有着特定的发生原因和特定的实现方式。 (1)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劳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社会调查及研究指出,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浙江已发展到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为实现国内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西部转移,并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与国外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不同,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的冲动,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状况以及转移的途经着手,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应采取的措施。一、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小型的私营企业为主体,以轻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经过长期的缓慢发展而积累起腾飞的经济基础。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然发生的现象。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预见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时就指出“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建国以来,经过探索,逐渐地形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特点,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问题上,目前理论界的观点尚不尽一致,因此,进一步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和阶段性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客观上迫切要求银行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像企业一样参与竞争,从而使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化银行转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