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媒体语境下话语传播呈现出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共生、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并存、方式的融合性与裂变性同行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主要表现为:异质话语的强势渗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舆论事件的庞杂叙事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网络乱象的监管缺位分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公信力。需要严把价值导向,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思想基础;做强主流舆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宣传版图;推动技术赋能,净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个年头。尽管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中国网络文学也在一步步走向禁锢,总体上来看,远未实现人们的预期。某种意义上,目前成熟的网络文学作品大都可以视作通俗文学的现代搬演,这也最终使其身上的革命性潜能消失殆尽,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心头之痛。然而,辩证地看待网络文学,也要注意到依托自媒体或一己网络空间的自文学之逐渐显影这一事实及其所预示的网络文学的最终可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自文学视为中国网络文学最普遍也是最后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为研究中心,主要分析了创作主体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重构即泛化和虚化,以及创作主体呈现出的新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以主题鲜明的形式达到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红色旅游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红色旅游对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促进和推动,二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对红色旅游理论发展的指导和提升,三是两者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符号,而且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交流中,它突破常规,以迥异的语言风格,施行着符号领域的意义操纵。网络语言群体追从、传递着非理性主义价值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主体人格的解构;网络语言随意戏谑,传递着游戏主义价值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至上权威的解构;网络语言简洁经济,传递着实用主义价值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崇高理想的解构;网络语言形象直白,传递着直观主义价值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解构;网络语言暴力批判,传递着自由主义价值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权力的解构。为此,马克思主义应加强网络建设,推进大众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上的任何动摇和放松,都有可能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去凝聚力,从而迷失方向。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的仔细剖析,论证了意识形态工作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比较复杂的表现形式,它一旦形成,必然会对现实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达不到其推行主体预期效果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主流”与“流行”、“上层”与“民间”意识相冲突的现象。如何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我们除了要制定一些“技术性”的宣传和传播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呈现阶级性和特殊性等多种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下,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各种挑战。因此,我们要关注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研究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交往中自觉构建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全面普及应用,原本只存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被推上“前台”,凭借其技术逻辑与技术特性,逐渐僭越其技术中立性,日益同各类意识形态共生共融共进。学界对算法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聚焦在如下层面,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资本逻辑渗透、“受众本位”重塑、“茧房效应”遮蔽、算法“黑箱”操弄等挑战,呈现出方法隐蔽、手段多样、传播面广、破坏性强等新特点,对此应从价值、技术、平台、主体与法治等维度进行有效防治。就研究现状而论,学界深化了研究层次、创新了研究视角、丰富了研究内容与方式,但也存在研究前瞻性欠缺、研究针对性薄弱、研究内容重叠、基础理论研究逊色等不足。今后,我们需要注重经典文本、增强问题意识、补齐理论短板、加强观点创新、增强前瞻意识以及拓展研究思路,为不断深化研究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历史积淀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精神涵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了消解危机,其表征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失范日益凸显、人文精神渐趋衰微.鉴于此,欲重塑大学精神,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建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五伦是儒家伦理规范之根本,明清时代的五伦观念越来越突出等级意识和单向性的绝对要求,日趋异化和不合理,背离了早期的交互性原则。在这一话语背景下,明后期的《封神演义》出现了对五伦的消解,反映了作者对秦汉以来德性伦理异化为政治伦理的不满和反思,表达了对双向性和交互性人伦关系的渴望与价值诉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小说对五伦的消解只是在一定层面上进行,而且基于儒家稳定道德秩序的价值理想,小说在消解的同时又进行着重新建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解构是符合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 ,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运动 ,都推动了哲学的前进。但是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转换 ,并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12.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半个世纪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历史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产生了“中体西用”论、洋务派、维新派等一系列文化思潮与流派,兴起了翻译的高潮,这个结果,引发了中国文学的变革──开始了与外来文学的冲突、交往与融合,使中国文学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化是文学变革的前提与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近三百年间西方理论家和批评家对诗人(艺术家)各不相同的规定和表述,直接来自言说者艺术观的差异,对各种艺术观的历史化处理将会揭示它们与特定意识形态和历史背景的关联.近三百年间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再到跨国控制的发展历史以及由此决定的意识形态结构地形的变化,在总体上召唤着理论家和批评家作出应答,他们主要围绕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轴设计的各不相同的诗人形象都是对这一召唤应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儒家主张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在此环境中 ,以德、智、勤、公平竞争取胜 ,这个思想构成了东方文化的灵魂。健康的心理与竞争的公平维护了和谐的环境 ,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 ,从而保证了小农经济时代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 ,这个结构是封闭的、非开放性的 ,因此 ,其发展速度是缓慢的 ,又难以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世界与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教师队伍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邓小平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学的核心,强调通过提高教师的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改革教师的选聘任用制度等出发建立一支充足而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根据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思想对新时期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有启示作用,即建立教师的培养机制、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培育良好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英雄主义文学的兴起适应了我国50年代至60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英雄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弊病并没有及时纠正。发展到文革十年,英雄主义文学走到了极端,失去了读者.进入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加之文学社会功能的全方位实现等因素,英雄主义文学并没有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但时代需要英雄,文学也应呼唤崭新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辞格是汉语中最富情趣和魅力的部分,在文艺语体中广泛运用。本文从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增强情感、增添情趣和构造形式美五个方面,论述辞格在文艺语体中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中文学课程存在的学科界定不明确、教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与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20.
就文学阅读活动自身的特质而言,欣赏性阅读与消遣性、批评性的文学阅读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既不停留于在作品中捕捉直接的感官满足,也无明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以“理性”分析为核心,它追求的是审美愉悦和陶冶升华。因而,作为一种富有特定审美意义的精神活动,对阅读者而言,文学欣赏活动在知、情、意等3个层面有它特有的要求,即:不将艺术等同于生活,漠视常理,认同而不模仿。这也是我们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与欣赏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