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媒体以双向互动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用户置于信息生产与交流的中心,构建了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为广告传播开拓了新的媒介空间。多元化的自媒体应用平台为广告的传播创造了便利渠道,也使自媒体广告发展出多样化的类型和传播形式,随之产生的互动传播机制需要得到深入研究。基于对传播学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自媒体广告形态及传播特征的现实考察,展开对自媒体广告互动传播机制的理论性研究。研究认为,在自媒体网络中,传者与受众关系发生了质变,这使广告信息的传播获得了包括媒介性、社交性和文化性等不同层面的动因,也因此给广告信息的传播形式和动态带来各种趋向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碎片化、差异化、场景化和长尾化等特征,继而改变了广告反馈的应对及广告效果评估机制。自媒体广告的传受关系动因、信息传播动态和广告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具有迥异于传统广告的互动特性和优势,这为自媒体广告互动传播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霍夫兰关于态度改变的信息学习法,对信息性质(单面信息或双面信息)对公众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影响进行了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信息性质对公众关于转基因食品态度影响显著,但不同信息性质的影响不同;肯定信息作用下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偏向积极,否定信息作用下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偏向消极;否定信息对公众态度影响效果比肯定信息更加显著,双面信息作用下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偏向于消极。基于此,提出构建转基因生物风险信息沟通平台时,应充分发挥专家、政府和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有效整合传播渠道,科学选择传播信息,以助于公众形成对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迅速建立公众信任,将专业的医学信息通过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在社会传递是应急响应中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新媒体的舆情指数,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中,形成社会热点的医学权威专家社会沟通事件的热度峰值与趋势特征,分析其信息传递的成效与社会传播特征。数据显示,由权威专家发声的医学信息引发了公众极高的关注度,呈现激增、持续高位的特征,且热点高峰值与疫情关键节点、专业信息发布时间轴呈密切相关。疫情下有效的医学信息传递需要在社会沟通发生的各个环节中体现权威性及专业性,在舆情数据支持下可获知公众真实反应,进一步优化重大疫情应急防控中的社会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在广告主口碑正向传播条件下,媒体广告价格受广告偏好型受众和广告厌恶型受众比例数的影响:广告偏好者比率越高,则广告价格越高;广告厌恶者比率越高,则广告价格越低。当广告主的口碑传播为负时,媒体广告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广告无差异者和广告厌恶者的比例:广告无差异者比率越高,则广告价格越高;广告厌恶者比率越高,则广告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5.
媒体广告效果的内涵和外延均大于广告效果。媒体广告效果包括销售效果、商誉增长效果和口碑传播效果。而纳—阿模型和巴斯的新产品扩散模型恰好能反映全新产品和品牌在媒体投放广告时的商誉增长效果和口碑传播效果。在纳—阿模型和巴斯的新产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媒体广告产出模型和媒体广告投入产出比指数,来解决媒体广告产出大小的确认问题和媒体广告价值高低的比较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厂商的媒体选择和确定广告预算,还有利于媒体的科学经营。  相似文献   

6.
广告在传播商品或服务的经济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审美信息.广告具有审美价值.广告的审美价值产生于广告与受众即审美客体与主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广告审美价值的主要特征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广告具有广告宣传内容是虚假信息、虚假广告的性质是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的直接受害者是消费者或同业竞争者、虚假广告是通过广告形式实现的等法律特征.虚假广告须从以下方面加以认定: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有欺诈消费者的可能;广告的陈述或表示必须能够欺诈相当数量的消费大众;广告的陈述或表示与消费者受欺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制作虚假广告可视危害程度负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广告翻译的实质 广告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它不仅是商品的推介手段,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广告以语言、图画、音乐等形式向人们传递商品的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该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其他文化信息。广告的过程就是传播文化的过程,就是向目的受众传播本民族社会价值观念的过程,所以广告无时不体现着明显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新《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行以及媒体报道为出发点,提出自媒体广告的规制与监管问题.对自媒体领域出现的广告形式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自媒体广告中存在的直接式、有奖分享式、软文式等三大类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性质认定难、证据保存难、地域管辖难三个方面的难题.针对难题,运用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表明应当树立以现实立法为基础,树立宏观思路,坚持区别原则,扩大政企合作的思路和原则;并具体提出从源头加强虚假广告、外部链接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设立自媒体广告备案与举报制度以及自然人应具有一般注意义务的建议,以对日益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广告进行规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在线媒介的不断涌现给传统媒体营销效果带来了挑战,在不同产品经营过程中如何高效整合不同媒介资源成为一个关键议题。基于效用理论,以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商平台广告为研究对象,对传统营销传播手段和在线媒体沟通方式在产品经营不同阶段的营销效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产品类型条件下,传统媒体沟通与在线媒体沟通所传递的信息价值比不同,其相关关系截然相反;对于不同的在线媒体沟通方式,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其所传递的信息价值比不同、营销效果也不同,而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产品类型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通过对不同产品类型、不同经营阶段的传统媒体和在线媒体营销效果的动态演变分析,可以为企业营销沟通工具的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广告的潜意识说服可以使信息在不被消费者觉察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可以使受众放松对广告信息的理性审查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说服有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对广告主来说,通过中心路径达到说服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在广告说服的中心路径中,消费者对信息采取审慎的加工态度,如果受众发现所接收的信息与其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最有可能对信息形成反态度,使说服的难度加大。在日益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中,广告说服使用边缘路径可发挥更大的作用,用自然的、令人愉快的方式来说服受众。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的影视广告越来越多,受众的广告意识日益增强,而对广告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要想在广告信息拥挤的环境中成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视广告的审美价值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要求。影视广告制作者必须对广告创意、视觉、语言、情节、配乐等方面的美学化加以考虑,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广告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影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隐性广告”悄然诞生。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相比于显性广告遭受众抵触的处境,隐性广告越来越以其“隐性”并且形式多样的特点慢慢潜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对受众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影视作品中隐性广告的举例分析,阐释了隐性广告的内涵及其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受众面对隐性广告应该保持的正确心态。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的生活环境不同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男人在这个社会里改变着,女人同样也在改变着。《浮生六记》中的陈芸就是这一时期女性观念改变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歧义现象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 ,本文在列举了常见的歧义种类的基础之上 ,着重从语言游戏、广告和文学作品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歧义所起的积极作用 ,旨在变弊为利 ,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歧义、擅用歧义来获得幽默、委婉、醒目、讥讽、妙语连珠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泉州市丰泽区、三明市梅列区三个首批试点的社区矫正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证分析考察社区矫正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及矫正对象的污名化态度以及可能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志愿者比社区民众对照组有较少的污名化态度;影响社区矫正志愿者对社区矫正污名化态度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每周志愿服务时间数量及有无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570名受众进行“分散填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调查资料,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政府处理问题态度、对媒介满意程度、民族宗教差异态度等方面,分析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一些社会问题存在的态度及他们对媒介表达意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告业的发展对高校广告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要求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广告学专业课程的再设计。课题组运用德菲尔法和问卷法进行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对国内六所著名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组合设计进行抽样,采集广告人才培养单位(高校广告专业)与用人单位(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对这些课程设计的态度指数,统计显示:市场因子在课程设计组合评价中有决定影响作用,这对广告学专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在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应该运用态度改变理论,以达到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民群众心中的目的,树立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态度。为此,在态度改变过程的服从、同化、内化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两个方面讨论中唐士人的心理建构,认为中唐政治的巨变与动荡导致士人价值观的失落,而佛教禅宗随缘任运的处世态度直接促成了中唐士人颓唐、放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