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征胜利后,诸葛亮并没有在南中留有官兵,但在撤兵前对南中的原有机构如降都督和南中四郡作了调整,人事也作了适当安排,即把南中管理权委托给南中大姓和少数民族首领。以后南中出现几次叛乱,都是由降都督和各郡郡守平定的,没有酿成大患,所以诸葛亮北伐时,后方基本是稳定的,并得到南中人力、物力的支援。对于北伐的成败,应从两方面看待。从诸葛亮北伐没有达到"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目的看,可以说是失败了,但诸葛亮北伐,实际是以攻为守,以弱小的蜀汉抗击强大的曹魏,把战争引向境外,使国内政治、经济得到平衡的发展。在北伐中,诸葛亮指挥若定,潇洒自如,十倍于蜀的魏军,却狼狈不堪处处被动,从这个角度说诸葛亮北伐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林榕杰 《东方论坛》2012,(1):114-120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提出刘备跨有荆益后北伐的目的是"成霸业"、"兴汉室"。后来法正建议刘备北伐汉中时提到了包括"尊奖王室"、"蚕食雍、凉"在内的三重目的,这对诸葛亮应会有影响。诸葛亮秉政期间北伐的目的应有三大层次:兴复汉室、推进统一为第一层次;扩大占领区、联络氐羌、搜罗人才、疲敝魏国等为第二层次;以弱示强、以攻为守、凝聚内部等为第三层次。就北伐的成效看,第一层次的目的远未实现,第二层次的目的或多或少有所实现,第三层次的目的大致实现。诸葛亮的北伐就目的来说,与孙权的北伐有明显区别;就后果而言,与姜维的北伐也有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3.
祁山堡是曹魏的重要营堡。祁山堡的确易守难攻。蜀军在街亭战役中没有攻下祁山堡。因为祁山堡的牵制,蜀军在祁山一带滞留两天后再实行各路出击。这个“滞留两天”,导致了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天水太守马遵回到了上邦城,进而导致了魏军马遵部固守上邦城、魏军郭淮部取得列柳城之胜、魏军张郜部及时赶到街亭。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战略重点是安定郡。马谡是在向东北方向挺进的途中驻扎在街亭的。马谡与张郜对阵的街亭战斗是一场遭遇战。正是祁山堡使蜀军滞留两天,才导致蜀军马谡部守街亭进而失街亭。  相似文献   

4.
上海大学的朱子彦先生在其《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一文中指出:诸葛亮秉政时,不仅大权独揽,且以“太上皇”自居,其竭尽全力北伐,其目的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冀图通过北伐来树立绝对权威,一旦条件成熟,“诸葛亮本人,抑或其子孙极有可能易代更祚,登上帝位。”本文认为朱文的这一观点建立在感性化的认识与判断上,缺乏事实依据,很有商榷之必要,故对朱文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判断斩马谡的是与非。关键在于弄清导致街亭之败的真正原因。本文认为:所谓马谡“违亮节度”的罪名实难成立;马谡“依阻南山,不据下城”这种居高临下的处置,无论从兵法或街亭的地形上看都是对的。导致街亭之败乃至此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蜀军的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对此诸葛亮心里比谁都清楚。马谡的责任,就其性质而论尚属指挥不力甚至是指挥不动的问题,因此,罪不至死。虽然诸葛亮斩马谡是为了不授魏延、吴壹辈以口实并以此为契讥对蜀军严加整顿;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作法非但不能视为“明法”的典范,相反它正好暴露了封建政治家与封建法律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判断斩马谡的是与非,关键在于弄清导致街亭之败的真正原因。本文认为:所谓马谡“违亮节度”的罪名实难成立;马谡“依阻南山,不据下城”这种居高临下的处置,无论从兵法或街亭的地形上看都是对的。导致街亭之败乃至此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蜀军的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对此诸葛亮心里比谁都清楚。马谡的责任,就其性质而论尚属指挥不力甚至是指挥不动的问题,因此,罪不至死。虽然诸葛亮斩马谡是为了不授魏延、吴壹辈以口实并以此为契机对蜀军严加整顿;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作法非但不能视为“明法”的典范,相反它正好暴露了封建政治家与封建法律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蜀军北伐数困于粮食缺乏。粮食供应制约于运输困难。蜀国运粮人力紧张。以农民为主努力在汉中多产粮食是最佳选择。蜀汉建兴八年,魏军即使攻进汉中郡,也不可能"多收豆麦以益军粮"。迟至建兴八年,蜀国汉中郡的军垦规模比较小,而民垦规模更小(只有千余户从事农业生产),根本就不能满足北伐事业的需要。曹操制造了无民区,将汉中郡九万户(42万人)移往他地。诸葛亮没有及时大规模移民到汉中。假设诸葛亮在建兴四年能移民六万户到汉中郡,汉中郡每年就可供应三万蜀军全年的粮食,可以使蜀军有一万运粮民夫帮助运粮,因而就可以使建兴六年的街亭战役或陈仓战役的战局有较大改观。诸葛亮没有及时大规模移民到汉中,是诸葛亮北伐事业的最大的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魏志》多回护,早已成为史界定论之一。论其原因者,无非是说陈寿著《三国志》时已身为晋臣,在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晋之承魏与魏之承汉如出一辙,故进而又不得不先为魏讳。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众所周知,陈寿毕竟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史学家,且《三国志》又是私撰之作,寿死之后才得以面世,其为晋讳也应是有一定限度的,更不会有意识地处处去为魏讳。然而事实上,不少根本不必为魏讳的地方,寿志却常为之讳,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不解。《廿二史札记》列举说:“华歆奉曹操令,入宫收伏后,后藏壁中,歆就牵后出,遂将后下暴室,暴崩,而歆传绝不载。”又“魏明帝太和二年,蜀诸葛亮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遣曹真、张郃大破之于街亭。《魏纪》固已大书特书矣。是年冬,亮又围陈仓,(车开)魏将王双,则不书。三年,亮遣陈式攻  相似文献   

9.
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至234年),诸葛亮在他一生的最后八个年头中,先后六次用兵曹魏。建兴十二年,他率军进驻武功(长安西)的五丈原,病死军中。是为诸葛亮的北伐。本文拟就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性质及其后果,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史界前辈。  相似文献   

10.
公元228年蜀汉诸葛亮军向祁山,魏国天水太守马遵怀疑“维等有异心”,于是姜维被迫归汉。诸葛亮即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随军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殁,后主遵亮嘱托,“擢维为辅汉将军”。及至公元253年蒋琬、赞祎相继谢世,姜维进位大将军,执掌前方军权,开始大规模伐魏。至263年,司马昭率师大举伐蜀,谯周惑动后主,“面缚含壁,而归魏国”。姜维在国亡主辱之际,诈降曹军,策反钟  相似文献   

11.
公元二二八年春天。祁山脚下,诸葛亮正带领蜀军北伐魏国。蜀军旗开得胜,先锋马谡回军营报功。见到诸葛亮,他眉飞色舞,讲述战斗经过,诸葛亮听了内心暗喜。马氏兄弟是刘备的开国功勋,诸葛亮与马谡的大哥是结义兄弟。马谡这个人也颇有点才能,打仗勇敢,熟读《孙子》兵法。眼下蜀国正用人之际,这次出征,诸葛亮破格任命马谡为先锋将军,想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考验他。面对初胜的马谡,诸葛亮和他倾心交谈,希望他不骄不躁,乘胜前进。第二天黎明,诸葛亮登帐,众将分列两旁,商议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忽然探马来报:“魏国派司马懿为统帅、张郃为先锋,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到前方箕谷、郿城,他俩留下  相似文献   

12.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亮传注引《亮集》云:“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将木牛,流马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正如《通鉴辑览》所说:“木牛、流马,世称神奇,……不过如秧马、缫车之类”,即一种人力推车而已。那末木牛究竟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呢?据《北堂书钞》引《蒲元别传》记:“元为丞相诸葛亮西曹掾。亮欲北伐,患粮难致,元牒与亮曰:元辄率  相似文献   

13.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以赵云、邓芝据箕谷,佯攻为侧翼;诸葛亮率大军为主攻部队,以马谡为先锋,据守街亭。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大好形势下,由于街亭失守,连及箕谷兵败,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退回汉中。在汉中总结第一次北伐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诸葛亮“戮谡以谢众”。一千多年来,围绕着“诸葛亮斩马谡”这个问题中心,人们聚讼纷纭,争论不休,从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三国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瞩目,即:诸葛亮所以在荆襄之战中始终不救关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救;他不仅不想救,甚至还要"借刀杀人"将其除掉。持此种观点的人还厚诬诸葛亮,说他野心极大、心机极深、擅权专断、打击同僚、消极北伐、奸诈一如司马懿,其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后主,"登上帝位"。但许多史料亦证明,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光风霁月的磊落胸怀、淡薄宁静的人格修养、忠诚廉洁的思想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精神的少有的民族先贤;他与刘备在"关羽毁败"之际并非不想施以援手,而是事势让他们根本无法援救,"借刀杀人"的观点有失荒诞与武断;章太炎先生的确曾提出过葛氏"借刀杀人"的观点,但他后来又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所以,对诸葛亮的种种诬蔑性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蜀汉始终以诸葛亮隆中筹策之“和夷”、“和戎”策略处置与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汉北伐更加注意了抚好与凉州边境羌、胡、氐等的关系,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笔者认为,蜀汉在凉州的和戎策略,应当视作是其北伐战略的重要补充组成部分,兼有扩疆拓土和积蓄国力的双重意图,是诸葛亮“治实而不治名”为政风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7,(10):14-18
诸葛亮躬耕何处:后人将《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一语,坐实为诸葛亮躬耕于今天的南阳市,使原本清楚的诸葛亮的躬耕地被弄得混淆不清。长期以来,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一直有“襄阳说”和“南阳说”两种说法。”襄阳说”认为是在襄阳西南的隆中,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襄樊市城西的古隆中:“南阳说”认为是在南阳的卧龙冈,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冈。  相似文献   

17.
《隆中对》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创建和发展蜀汉政权,北伐曹魏,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在《隆中对》里诸葛亮对刘备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从这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很早就重视“西和诸戎”,并把它列在“南抚夷越”之首。“西和诸戎”不仅是发展蜀汉政权的战略方针,同时又是巩固蜀汉政权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题解]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标题是另加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公元233——297年)是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三国时,陈寿曾仕蜀,为观阁令史。蜀亡入晋,陈寿因张华的推荐为官,初为佐著作郎,继为著作郎。时人称赞他“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所著《三国志》一书,共六十五卷,分《魏志》、《蜀志》、《吴志》三部分,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都有专门的记载。《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这部书可与《史记》、《汉书》相比美。  相似文献   

19.
《武侯春秋》的作者说 :要“写出一部真实可靠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新的诸葛亮传记。”(见该书“引言”)笔者认为 ,作者的这一目的已经出色地实现了。该书 65万字 ,共分 12章 ,用史学研究和历史叙述的方法 ,把诸葛亮及其周围的众生像和三国时期的历史环境描绘得十分生动 ,妙趣横生。该书的两位作者 ,一位年长硕学 ,一位年富力强 ,都是魏晋南北朝史的专家。朱大谓先生曾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是当代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梁满仓先生也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汉魏史学界兴起了一个“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讨论热,不少人认为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但认真思索,就发现尚有不少疑窦,而南阳说亦非无稽之谈,故下定论为时尚早,实有深入研讨之必要。在此就襄阳隆中说提出几个令人生疑的问题,并略抒浅见,以求教大方。 文献记载是否一致 丁宝斋同志说:“历代史籍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对于这种说法,笔者实难苟同。试问:如果史籍文献记载始终一致,何以有清代和今日之论争?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须将一些主要文献记载加以梳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