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用大量的数据证明:汉语复音化之初越是口语性强的作品,复音化的程度越高;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却反过来,即越是书面语强的作品,复音化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公文写作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口语词,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独特的原因,在特定的公文语境中,口语词的使用能使公文表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典》为考察对象,运用统计计量的方法对词典中的6458个口语词从音节数、使用频度、造词法、构词法4个方面进行统计,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得出:口语词中复音词占优势,但使用频率低;以语素合成这种造词方式为主;多音合成词多,以偏正式的复合词占的比例最大。对现代汉语口语词特点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索现代汉语词汇的整体特征,也有助于对外汉语、中小学语文中口语词汇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拍案惊奇》是明代凌蒙初编著的一部话本小说,该作品口语性很强,里面包含了许多明代的口语词汇,这些词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有的意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选择了若干口语词如象意、虚心冷气、虚心病、冲心、对科等进行了解释,以求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对英语词与汉语词的语义差别的几种情形进行了阐述并强调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其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三朝北盟会编》不但保存了丰富的史料,且其中转寻宋人和金人口头谈判的记载 ——即语录体文字,成为研究宋代口语的珍贵语料而受到汉语史研究者的重视.这里选释的词目,皆取材于《三朝北盟会编》里口语程度较高的文章,选释词立目依据的原则是:一、各家专著与一般语文辞书未曾论及或虽已论及而义项不全者;二、专著或辞书已收,但例证较晚或举例仅限韵文者.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用和语言的互动关联,语用上的强调可能会渗入语言而成为语言自身的构成部分,语言会用某些显性语法形式标志被强调成分并使其范畴化。意义制约着汉语语词的历时流向,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的语词往往会呈现为相同或相似的演变趋势。汉语的增量语词有通过语法隐喻、从其他认知域投射到言域中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可能。这可通过增量语词的基本类型,如持续量语词、延及类语词、复加类语词的某些演变范例给以说明及解释。汉语的虚化成分并不单纯,从增量语词演变来的诸强调标记既有作用上的相似性,也有价值上的对立性,造成对立的主要原因是诸强调标记从它们的源词那里继承了某些特征,并且可能演变出了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洛阳伽蓝记》看中古书面语中的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为: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考查现代汉语中源自日本的和制汉语词,明确其类别、特点及影响,运用语言统计学方法对这部分词汇进行量化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中的和制汉语词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与近代社会、科学、技术等领域关系紧密,其应用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使现代汉语成功适应了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印证了语言的相互渗透性.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我们要不断的反思我们在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积极应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赢得广阔的全球空间,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复合型人才需求现状出发,阐述了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并以广西大学为例探讨了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旨在为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运用三类不同的形状语词及其对应的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测得不同被试对不同组合的反应时来研究大脑对图形和语词的加工的不同及其相互影响。结果显示图形和语词的辨别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对图形和语词的辨别速度与其相互的组合辨别也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英诗汉译中语词、形式与意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是诗歌的生命,营造意境,乃是中外诗人在创作时苦心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转移、转达和保留这一境界,也是经常困扰诗歌翻译工作者的问题之一。在英语诗歌汉译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词害意、因形损意的现象。文章就英诗汉译中语词和形式的选择与意境再现关系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世事通考》及其“俗语类”所录词语为例,考察发现明代汉语俗语词的基本面貌一是来源广泛,二是双音节与多音节俗语词成为语言运用的现成单位.明代俗语词既有明代新产生的词和明代产生新义的词,也有前代产生的词和前代产生新义的词;在前代产生的新词新义中,以近代汉语阶段唐宋元时期产生得最多,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与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可以认为,流行于某一时代的口语中的词,就是该时代的俗语词.  相似文献   

15.
语词的意义:现实的和理想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词是语言的基本意义单位。语词的意义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不断经验的对象的抽象。在语词的意义中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端点——理想的和现实的。在语词中,理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发生了意义性质的多样化:绝对意义、意向性意义和规定意义。语词中理想和现实的两端圈定了意义的范围,也形成了意义活动的空间,运动的意义表达着它的对象,但却不等同于它的对象。语词有着它自身的意义动力机制。语词在意义的运动中构成了语言。  相似文献   

16.
广州方言中的常用词不少是古语词的承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文章考释了至今仍然活跃在粤方言口语词里的部分古汉语词。  相似文献   

17.
"转化"(Tranfer)一词经常在不同背景下得到使用,但它还全然不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术语.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转化普遍指的是知识和技术转化.原则上讲,转化应被视为高校科研和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鉴于此,须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确立转化的体系和程序,并应当以相应的专业方式运作.为此就必须满足一系列前提条件.其中最为根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例举《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虞夏书语词共计33例,并运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对未收语词作力求详尽的训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高校工科专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结合中国特色的实验室现状,开展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构建材料学科创新实践平台,整合学院各专业实验室设备资源,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采取专业实验单独设课,优选实验课程教师等举措,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词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和思维与语言的共同载体,语词意义漂移有力地论证了思维和语言生成发展的历史实践性与随时代变迁的发展维度。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视角,基于国内外学术理论积淀,通过语词意义漂移分析来探讨思维与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廓清对思维与语言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