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社会》一书,是摩尔根的第三部巨著,是他在原始历史观上达到的最高成就。摩尔根于1851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易洛魁联盟》。这是美国出版的关于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第一部民族学专著。这一年,在美国,被认为是美国民族学诞生的一年。摩尔根在这部著作中,详细地记述了经过他认真研究过的易洛魁部落联盟的内部结构。书中所引用的材料,至今还没有失去它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现在,对我们来说,识别一般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是可能的。在我们面前,世界的广阔地域已经形成原始的前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社会发展的这种概括的划分,当然并不打算无视不同民族的发展不平衡这一事实。这并不意味着抹杀前阶级社会的低级阶段,而是更加详细探究那些阶级社会。还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不从社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开始,就有可能遗漏某些对于人类具有根本意义的事物。然而,由于原子核热和大规模毁灭性生物武器的发展,使地球上人类的人均正常估计寿命发生了严重的忧虑,因此,未来的无阶级社会对我们来说也就成为一个不可估量的时期。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有一种相似的印象。原始的前阶级社会时期的延续比阶级  相似文献   

3.
社会进化的辩证法这样就引导我们去考察为什么其他人也反对摩尔根,为什么这些会变成现代社会学中如此有力的一个因素,而且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有着特殊的联系。1884年2月16日,恩格斯给考茨基的信说:“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年版)。马克思曾经谈到过这本书,但是,当时我正在思考别的事情,而以后他也没有再回头研究;看来,他是很想回头再研究的,因为根据他从该书中所做的十分详细的摘录中可以看出,他自己曾打算把该书介绍给德国读者。……假如我有时间,我倒想利用马克思的札记来把这些材料加加工”。  相似文献   

4.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最重要的一部,这部笔记可以说是奠定了马克思原始社会史理论的基础。笔记中,马克思本人所作的大量批语、评注和资料性补充,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比他做的摘要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在旧译本中,这些批语同摘要混在一起,不易分辨。1985年版新译本(《马恩全集》第45卷)吸收了俄文版的研究成果,标出了马克思的批语共106条,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但俄文版的鉴别、整理工作做得相当粗糙;中文版在编排上比较醒目,而在批语条目上没什么新发现。本文作者将马克思的《摘要》对照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重新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校读、鉴别,并核对了两书的德文版和英文版原著,整理出《马恩全集》第45卷俄文版和中文版都未曾标出的批语共75条。此外,还整理出马克思本人所做的大段资料性补充共14处,后者也有助于了解马克思的研究思路、涉猎范围和下一步的写作意图。 马克思的晚年人类学笔记是未经加工的手稿,所以笔误较多。近年来,经国外学者的研究考订,一部分笔误已得到匡正。但还有一些,国外研究者也未能勘出;本文第二部分即指出并考订了这些笔误。这两项工作都是国内学者迄今所未曾做过的,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我国对这部举世瞩目的手稿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5.
《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因此,熟悉和研究《格萨尔》必将促进藏学研究,并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 《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社会形成的史诗。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描述的古代藏族社会是一个部落社会。它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由分散到统一的全部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承担历史重任的是岭国(当然,这里所谓的岭国是《格萨尔》中描述的岭国,下同)。因此史诗对岭国所属的主要氏族、部落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交待得比较清楚。 格萨尔称王前的岭国,其社会组织已是以冬氏族(gdong)部落为盟主组成的较小部落联盟。我们说这是较小的部落联盟,是与格萨尔称王后逐步组成的新的大的军事部落联盟相比较而言。格萨尔称王前的这个较小部落联盟,除冬氏族部落之外,还有其它氏族部落,如:达戎(stag rong)十八部落,丹玛(vdan ma)十二万户部落,戎巴(rong pa)十八大部落,殊(vbru)部落,果(葛vgog)部落,噶(sga)部落,噶德(dgag bde)部落,高觉(go vjo)部落,甲纳(1cags nag)部落,嘎如(dkar ru)部落,那如(nag ru)部落,  相似文献   

6.
象路易斯·亨利·摩尔根那样能对二十世纪有着巨大影响的十九世纪社会思想家,为数无几。所有知名的社会学者都至少通过两种途径对他们的社会发生影响:一种是直接的,是从他们对社会科学或哲学作出的贡献而产生的;另一种是隐蔽的,它相机改换整个文化对世界和社会的观点。可将这两种影响看作是科学战线和第五纵队。要分清一位学者是真正的科学家还是第五纵队的队员,首先要在摩尔根身上分清这一点,并和其他学者进行比较,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碧波 《西藏研究》2001,(4):130-130
《西藏古代及近代交通史》系由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合作完成的重大课题 ,由平措次仁任主编 ,陶长松 (常务 )、恰白·次旦平措任副主编。有关西藏古代、近代交通的历史资料十分零散 ,研究成果很不系统 ,经过上述单位的领导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同心协力 ,精心组织 ,实地考察 ,社会调查 ,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 ,反复阅读藏汉文史籍及外国学者的著作 ,从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经过多年的努力 ,现在终于脱稿 ,交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有关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的著作 ,对“存史资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这一专题研究而作。文中简略介绍了与该研究相关的新疆自然地理风貌、生态环境,历史上众多民族的分布、融合,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及内地对新疆的管辖、统治这几方面的情况;介绍了该研究可以运用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及可以参考的研究成果;指明了该研究需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成书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祁庆富 《民族研究》2005,(4):100-101
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需要学者长期呕心沥血的钻研和探索。所以,中国学术界历来都推崇“十年磨一剑”的治学方法。崔明德博士倾16年之力所撰写的《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就是一部学术积淀深厚的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力作。通读全书,很为书中的原创性内容、会通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翔实的史料及精深的辨析所吸引。本文主要就该书的创新方面作一简要评述。第一,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亲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已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还有不少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开辟,如和亲与丝…  相似文献   

10.
白兴发 《民族研究》2003,(6):98-100
张纯德教授编著的《彝族古代毕摩绘画》于 2 0 0 3年 1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彝族文化研究 ,孜孜不倦致力于民族古籍收集、整理、抢救、保护所取得的重大收获。在古代彝族社会 ,毕摩是彝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自毕摩产生之后 ,即“兴祭奠 ,造文字 ,立典章 ,设律科 ,文化初开 ,礼仪始备。”被称为毕摩者 ,须具备宗教、经籍、历史、地理、历法及医学病理、艺术、宗教仪式、民间口传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历史上 ,毕摩规范了彝族文字 ,编撰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 ,同时在彝文经籍插图、绘画创作等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  相似文献   

11.
壮族古代社会文化的瑰宝——评《布洛陀经诗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史诗之国,各民族的史诗异常丰富。除早巳蜚声海外的藏族《布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外,彝族的《梅葛》和《阿细的先基》、纳西族的《创世纪》、布努表瑶的《蜜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拉祐族的《牡帕蜜帕》等,在国内外也都享有盛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的《布洛陀经诗译注》,不仅为我国史诗宝库又添一新瑰宝,且为壮族古化历史和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由陈玉屏主编的26万字的《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华大地上民族融合进程中具有一种独特现象,即:虽然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是双向的,一度出现过部分汉族民众“越化”和“胡化”(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现象,但各兄弟民族融入汉族始终是中华大地上占压倒优势的民族融合现象,终至形成现今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汉族占近92%、55个兄弟民族占近8%的格局,这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时代背景、地名、民俗、语言等四个方面考证出《木兰诗》是蒙古族古代民歌。  相似文献   

14.
僮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关于这一民族的来源和历朝居住的地区,历史学家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探索清楚。从一些文献材料看来,今天的僮族大致上是由周秦之际的“越人”、两汉以后的“乌浒”、“俚人”、“僚人”承继发展而来的,直至宋代,一些记述两广情况的著作中始见有“僮”,明清两朝,“僮”才愈来愈多地被人们作为这一民族的  相似文献   

15.
今天,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中国无史诗论”(黑格尔语)得以彻底纠正。藏族,蒙古族《格萨尔王传》已经跃上了国际学术论坛,引起各国藏学,蒙古学家的广泛重视。特别是1983年以来,《格萨尔》的抢救工作连续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的重点项目后,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它的多种文艺改编形式,诸如歌舞剧、京剧、藏戏、电视剧等的相继问世,令国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对这部英雄史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的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格萨尔学作为藏学中的一个热点已经在格萨尔的故乡——中国形成。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一部劳动人民创作的史诗得到如此的重视和赞誉,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只有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在旧中国、旧西藏所不可想象的。 目前,如果说人们对于史诗的价值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的话,那么,对于参与创作并直接传承了这部史诗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历史功绩和作用的认识和评价却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轻视民间作品及其创造者的传统观念的存在。虽然人们承认民间艺人对史诗的贡献和创造,但是,若将他们与作家相提并论,又总觉得难于接受,似乎,仍然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注的家世及生平,现代的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清真指南》中获得一些线索。白寿彝先生著《中国伊斯兰经师传》对马注的生平有比较全面的总结,马士年先生则有《马注年谱》详述其一生,我们看到的其他资料也多与这两位先生所述近似。本文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马注的家世及生平作一概述,其中少量内容是对前辈研究中错讹的纠正,亦有一些新的发现,希望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马注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一种极其普通的个体官能,但相对于个体记忆,还存在另一种记忆——社会记忆。那么什么是社会记忆?社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记忆?这即是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月华》与社会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文化影响,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查理论特别是调查研究方法传入我国。采用近代方法进行社会调查的,首先是一批外籍传教士。最早的是美国教士史密斯,他于1871—1905年在山东传教,对山东农村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并于1899年发表了《中国农村生活》的论著。1917年在北京清华任教的美籍教授狄特莫指导学生在北京西部对195家居民生活费用进行了调查。在美籍教授的指导下,我国近代第一本调查报告《沈家行实况调查》由张锐予在1921年编辑出版。自此,中国社会调查之风盛行一时,中国学…  相似文献   

20.
《敕勒歌》,是关于敕勒族人民的颂歌。它描写北朝时期漠南地区广大敕勒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及其游牧生活。诗中描绘出一幅空阔无垠,景色如画的大草原景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极言敕勒川水草畜牧之盛。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学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