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实行政府统购统销、封闭市场流通的政策,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稳定粮食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局部地区“卖粮难”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新情况的呈现,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浙江、广东、海南等省率先放开粮食市场,一方面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另一方面为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了WTO,粮食产业将走向国际化,人们更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主销区的市场份额占有情况是否会发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世界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3年,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呈现诸多新特点,特别是粮食库存的持续下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粮食国际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世界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必将对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最新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和我国《海关统计》提供的资料,对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实行法制化管理是建立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的根本途径张华瑜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建立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对稳定社会、稳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建立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国家正在不断摸索和探讨。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 寻求较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体制模式,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目的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方向。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购销价格逐步放开,粮食商品流通市场调节比例不断扩大,“粮食商品化 经营市场化”已是太势所趋。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市场也在发育、成长,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近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总结回顾几年来我国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5.
外资在中国粮食市场的份额处于上升趋势之中,研究外资在中国粮食市场活动的合理边界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透视了外资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主要策略选择,分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市场带来一系列挑战,强调必须在坚定不移地扩大粮食市场对外开放条件下,寻求应对挑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国际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对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与市场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UN)新近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和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USDA)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当前世界粮食市场行情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国际粮食市场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国际粮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供给量基本稳定和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是中国有效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利用程度严重偏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行为的发生,在时点选择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逆向"调剂问题;在国际粮源的可获得性和国际购粮支付方面,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空间和能力很大。针对中国应有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市场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叶兴庆一、粮食市场发育程度的基本估价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最早步入市场化进程的部门,但农业内部不同产品步入市场化的时间并不相同。粮食是较晚进入市场化的产品之一。评估粮食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多种方法,如以市场调节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市场60年发展历程与变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市场与粮食政策6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七大变迁特点:一是粮食市场演进基本是以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二是粮食市场经历了由短缺到供求大致均衡、由政府定价为主到市场形成价格的演变;三是粮食产量波动与价格波动既受经济周期影响,又与改革进程高度相关;四是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呈明显相关性和周期性变化,且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产量波动幅度;五是粮食人均产量经历了由不足——基本满足生存——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演进历程;六是粮食兼具农产品、工业品与金融产品的属性特征日益明显;七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由"粮食政策调整或供给变动"向更复杂和更多元化的因素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主销区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态度认知、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粮食市场、政府政策和粮食储备条件等因素对农户是否储粮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户科学储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培育和完善我国粮食市场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论述了我国现行粮食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粮食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对未来粮食政策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影响的系统性和广泛性,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相关的制度创新只能由政府来加以提供。总体上分析,新时期我国粮食市场改革的问题,主要不是执行与能力问题,更多的是制度本身的设计问题。因此,我国粮食制度改革的出路不是“模范”地执行旧的制度或者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而是要以全新的、能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制度安排来代替旧的、失去了生命力的制度安排。事实上,只要让市场在粮食的生产经营中起基础性的作用,粮食市场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可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2003/2004年度,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呈现诸多新特点,特别是粮食库存的持续下降值得高度关注。本文根据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2003年8月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提供的数据,对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有着根本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应当认真定位粮食市场的"决定性地位",推进全面依法治粮,通过"从监管到治理"的市场转型实行监管理念革新,通过"全过程"监管促进监管流程再造。必须制定《粮食法》,从基本法律层面规范粮食市场监管问题,通过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行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把粮食市场监管规范于《粮食法》的法治框架中,真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粮食流通正在经历着两个“开放”的深刻变化,即对内正在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国内粮食市场正在全面开放;对外已加入WTO,粮食流通已向国际市场开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下,必将对面向市场经营的中央储备粮轮换产生重大影响,认真研究这个影响,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对做好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服务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粮食市场的基本方面。通过计量经济方法从产量与单产数据中去除灾害的扰动,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的统计关系更能解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粮食市场中确实存在蛛网模型的动态机制,同时也受到货币发行量变化的重大影响。另外,粮食生产者也能够对真实粮食几个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因此,在政策上保证粮食价格的比较优势、维持货币发行的稳定以及提升粮食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助于促进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粮食价格基本放开,粮食市场已经开放。但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以及新旧体制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粮食价格波动问题 在我国粮食由计划购销向市场机制转化时期,价格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户粮食自给程度高,商品率低。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左右,粮食自给率为70%左右,因此,粮食丰收与  相似文献   

18.
粮食市场波动再论我国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刘士林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一些地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引起人心波动。当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来讲,毫无疑问,这些情况的出现一般讲都属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假若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9.
以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切入点,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利益协调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影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根据WTO规则和我国做出的承诺,提出WTO框架下中长期我国粮食政策的基本目标、调控范围与调控内容,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从而完整构建中长期我国粮食市场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