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燕  刘丹 《青岛画报》2015,(1):52-55
从高雅音乐到传统戏曲,从书画展览到民俗山会,从剧场演出到社区联欢,从琳琅满目的迎新活动到温暖感人的公益培训,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场"年味芬芳"的文化盛宴已经在市南区开启幸福之门,一个个欢乐祥和的片段汇聚成热闹的"文化"新年和"文化"新春。踏着2014的脚步,迎来201 5。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时刻,以引领青岛文化时尚为常态的市南区,精心打造了精彩纷呈的狂欢盛宴,尽  相似文献   

2.
崔燕 《青岛画报》2014,(12):42-45
市南区,青岛市最繁荣与繁华的地界,中国最时尚与最摩登的前沿阵地之一.它大气地将经济、文化、街景、风情、旅游、商贸与餐饮等融合了现代化都市主流元素的魅力经典,叠加为市南区浪漫主义征像的时尚领袖品质. 市南区,中国近代的时尚策策源地.海风从红屋顶吹来,半城的风情从海面升腾—初识市南区,这里的风景与风情令人一见钟情.其实,市南区除了名声响亮的历史人文底蕴,其近现代时尚魅力的发端同样位居中国城市前列.尤其今年以来,市南区丰盈人文、引领摩登、兑现精彩.一个活力浪漫城区的现在时,让文化市南、乐游市南的每一个可圈可点,都成为青岛最闪亮的魅力符号与时尚代码.  相似文献   

3.
市南区,城之南海之角,宜业、宜居、幸福、宜游。这里有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最美海湾"的一片海,这里保留了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建筑,这里传承了青岛最传统的民俗文化,这里涵盖了"吃喝玩乐购"众多元素,这里是一个温馨、诗意、大美的幸福梦想地。幸福市南欢乐社区近年来,市南区将保障民生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全面提升公益文化服务水平,建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5,(1):90
2014年12月27日-2015年2月15日由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岛古早文化城承办的"文化崂山一古早跨年文化传播季"活动,将于2014年12月27日在古早文化城拉开帷幕。打造崂山区首届民俗文化节。古早文化城,秉承着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于2015年新春伊始承办"文化崂山一古早文化跨年文化传播季"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100家商户;40家电视、报纸、广播及网各媒体资源;10多位国家著名文化讲师;岛城多个大中型企业与民间组织参与联动;与政府、企业、社团媒  相似文献   

5.
崔燕  卢佳  李伟 《青岛画报》2014,(2):38-45
这是一座美丽之城,这是一座幸福之城,这是一座典雅之城,这是一座时尚之城,这是一座爱心之城,这是一座经典之城。美丽的青岛市市南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城市建设的雅致之美、新旧双城的宏大之美、宜居幸福的愉悦之美,展现出秀外慧中、形神兼备的城市特色和魅力。"梦想照进现实"。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商贸、旅游中心,拥有旖旎的滨海风  相似文献   

6.
崔燕 《青岛画报》2013,(1):66-67
最民俗的红色中国节,可以最幸福,亦可以最时尚最浪漫最休闲。所有这些当下最新鲜、最多元的乐活春节元素,都可以从青岛市的"市南年"中寻觅与乐享。吃喝玩乐购与市南区特有的幸福养生季相得益彰,时尚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21,48(1):42-54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更是中华文化自我的当代生成。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与生成中兼包并蓄、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不断为中华文化自我的生成注入了源头活水和不竭生命。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的文化思维建构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主体与凝聚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核",美人之美"的文化融合造就了中化文化不断更新、发展的文化生命",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生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个性和世界性的情怀",天下大同"的文化意境为世界与人类贡献了文化智慧,展示了中华文化自我的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磕花迎新春     
《青岛画报》2012,(2):53
1月18日(腊月二十五)青岛湛山社区第二届"帅睿杯"磕花艺术节在湛山社区拉开帷幕,活动一共持续两天,共举行了迎新春书画笔会、巧媳妇馒头大赛等7项活动,为市民喜迎新春送上了祝福,增添了浓浓的年味.磕花,又称 "卡花"、"面模"、"饽饽磕子",是山东半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春节面食.此次青岛湛山社区第二届"帅睿杯"磕花艺术节参赛的作品中,有大如磨盘的寿桃,还有小如拇指的金娃,展现出人民群众对生活艺术的意趣美化与伟大创造力,更展示了新市民向往幸福安康、憧憬美好明天、祈祷祖国更加繁荣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莫法有 《浙江学刊》2001,(1):177-179
本文概述了中国历史上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若干片断;指出处来文化能否在中国生根,关键在于它能否适合中国政治社会的需要,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文章论述了兼容并蓄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处"中西"、"古今"关系问题提出有关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其核心是礼与法的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演进是以礼文化和法文化的冲突、整合为主线的.史广全先生的力作<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正是建立在礼与法融合的基础上,论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史先生将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理性透视.史先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与反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历史进程.史先生提出了礼与法融合萌芽、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新分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史先生在成书说理上有着水的品性,把礼与法关系梳理得圆润稳妥.其作是哲学和史学的高度契合,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是影响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为深刻的因素。从"文化"与"科技"的概念入手,分析两者间关系,即:科技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支撑着科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正向关联:正比例、协调循环、双重效应。当前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需要加强:观念革命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与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梦阳 《社科纵横》2013,(1):235-23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对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美大爱"龙江精神,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至善"与"至美",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蕴涵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理论基石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思想精髓蕴涵于"至真"与"至善"的完美融合,传承动力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尚道德追求,同时,它也是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5,(10):119-123
从文化融合视域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和启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方法途径,即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的GDP增长了,离婚率也增加了;我们有房有车了,烦恼却多了,欲望总是高于现实;我们吃得越来越丰盛了,身体却亚健康了;我们的医疗技术提高了,疾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怪了;我们在孩子身上花的钱越来越多,孩子却并非如我们期望得那么优秀;加上越来越频繁的地震、洪水、干旱、雪灾等重大灾难,而我们每个人的焦虑情绪、家庭矛盾、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又不同程度地困扰着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找不到幸福、找不到精神的家园?是道德的缺失!是我们许多人许多年与道相违。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已经断代三代之久!去中国古圣先贤那里找寻生活的智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以孔子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孝亲尊亲为根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口号,这也是"道行天下"栏目开办的宗旨。近年,在中国青岛举办的三届全国企业家论坛会及在全国各地演讲几十场的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开启了人心的恩善、净化了社会风气。几十位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而获得幸福人生的老师们用现身说法,传达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伟大力量,本栏目将刊登论坛中部分老师和分享嘉宾演讲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的GDP增长了,离婚率也增加了;我们有房有车了,烦恼却多了,欲望总是高于现实;我们吃得越来越丰盛了,身体却亚健康了;我们的医疗技术提高了,疾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怪了;我们在孩子身上花的钱越来越多,孩子却并非如我们期望得那么优秀;加上越来越频繁的地震、洪水、干旱、雪灾等重大灾难,而我们每个人的焦虑情绪、家庭矛盾、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又不同程度地困扰着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找不到幸福、找不到精神的家园?是道德的缺失!是我们许多人许多年与道相违。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已经断代三代之久!去中国古圣先贤那里找寻生活的智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以孔子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孝亲尊亲为根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口号,这也是"道行天下"栏目开办的宗旨。近年,在中国青岛举办的三届全国企业家论坛会及在全国各地演讲几十场的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开启了人心的恩善、净化了社会风气。几十位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而获得幸福人生的老师们用现身说法,传达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伟大力量,本栏目将刊登论坛中部分老师和分享嘉宾演讲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罗彩 《探求》2018,(1):69-74
新时期广东文化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全体广东人民共同创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和谐、经世致用、礼法合治、敏行笃信等思想,同时汲取市场经济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时期广东文化精神的确立是对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继承、转型与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从传统的"贵和尚中"到今天的"兼容开放"、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举"、从"知行合一"到"务实求新"。这既有本土文化的成分,又有不少外来文化的浸染,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而这正契合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广东由古代的"南蛮之地"变为今天的"前沿阵地"提供了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代精神、价值理念与国民品性。  相似文献   

18.
建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明确活动的实施路径.该体系依循传统"明道、行道、传道"的"求道"路径,设计"明道-体验、行道-修习、传道-展示"的三级实施路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一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参加二级传统文化修习实践...  相似文献   

19.
小白 《今日辽宁》2016,(4):10-13
正2016年6月,第二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辽宁省选拔赛在沈阳师范大学拉开帷幕。来自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22所省内高校、49个国家的176名留学生和44名中国学生踊跃参赛。在"留动中国"的舞台上,各国留学生带来了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彩才艺展示。随后的一系列比赛中,留学生们燃烧激情与汗水,释放热情与活力的同时,收获了友谊,更体味到这场别开生面的体育活动中的"中国味""传统味"。  相似文献   

20.
正"最浓市南情,欢乐中国年"市南区"文艺轻骑兵"的40余项新春文化系列活动,从2019年1月24日(腊月十九)至2月27日(正月二十三),市南区联合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组织各街道办事处、专业院团等单位,广泛发动辖区文博场馆、旅游景区、购物街区等文化旅游企业,开展交响乐、曲艺、京剧等专场演出,以及歌舞曲艺、快闪、新春送福、专题展览、非遗展示、民间文艺、民俗体验、文化庙会、主题讲座等一系列富有"年味""民味""文化味"的惠民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