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中的法律规避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几个婚姻案件中的法律规避问题,对法律规避这一独立制度的合理性作了一简要分析,认为法律规避行为中当事人利用连接点之行为是冲突法上之法律规避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中法律规避的根本性标志,而当事人违背内国强行法规范是法律规避制度得以确立的效力依据和基础,最后本文充分论证了法律规避制度的合理性并就中国的法律规避制度构建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
200多年来,各国国际私法学者围绕法律规避问题展开论述,提出若干针锋相对的观点。梳理和思考这些观点将是一项很有积极意义的工作。经过梳理和反思,得出以下结论:法律规避是一种合法行为;法律规避独立于公共秩序保留;直接适用的法律不能代替反法律规避制度;法律规避的手段是改变连接点或者改变连接点指向的具体事实以及各国应当承认法律规避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愚 《北方论丛》2010,(2):152-155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问题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主观前提、作用方式和最终目的上有不容忽视的契合点。鉴于各国实践中对法律规避问题效力认定上的冲突与困惑,从形式上与实质上均有理由终结这一制度,代之以完善的意思自治原则。这种替代对法治社会的发展亦有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是否禁止法律规避,有关国家因价值取向不同而态度各异。本文从冲突法的价值取向角度论证了禁止法律规避的合理性,并对确立我国在法律规避问题上的立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涉外民商事审判中法律规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规避现象的增多,既影响我国法律的权威,也不利于国际民商事交易安全的保护。研究该问题,为司法审判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尤显重要。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判例对法律规避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司法部门甄别和处理这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较广的发展空间。为更好地确立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需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环境行政调解制度和环境行政裁决制度,增加环境行政指导制度,突显环境纠纷的投诉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环境污染损害的风险赔偿基金及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最为迫切也是最为根本的任务是制定《环境纠纷处理法》。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69-173
我国2010年颁布的《法律适用法》首次采纳了直接适用的法制度,它是涉外民商事纠纷中维护国家利益的一项重要机制。然而,《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对直接适用的法规定相对简陋,这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官对该制度的调整范围与适用方式理解不一、分歧明显。结合直接适用的法之相关理论检视实践中的困惑可知,直接适用的法之调整对象应当仅限于案件的特定争议而非案件的全部争议;直接适用的具体强制性规定应在司法判决中具体指明;在法律竞合的情况下,单边冲突规范优先于直接适用的法。此外,直接适用的法是法律规避制度的替代方式,但在特定情况下,应当优先适用法律规避制度。  相似文献   

8.
秦君宜 《东岳论丛》2004,25(4):191-194
法律规避问题 ,在现代国际民商事交往中是经常发生的。在国际投资、补偿贸易、国际租赁、婚姻行为、财产继承等关系中 ,法律规避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逃法和脱法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国际民事诉讼中欺诈性法律规避 ,其中 ,不仅涉及到应适用的实体法的确定问题 ,同时还涉及到程序法和管辖权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性质和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凯  孙燕 《理论界》2004,(5):103-104
法律规避在性质上并非一种欺诈行为、违法行为和逃法行为,而是当事人主观能动地选法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处于合法性与违法性之间的属性,即虽不是合法行为,但也不是违法行为。性质决定效力,非法的行为才会产生违法的结果,对法律规避的效力应予以完全认可。对有损法院地国利益的规避行为,可援引公共秩序保留拒绝外国法。  相似文献   

10.
惠建利 《理论界》2007,(1):82-83
近年来,我国环境纠纷的投诉日益严重。在环境纠纷的类型上,以水污染纠纷的比例最高,然而,我国水污染纠纷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笔者认为。造成我国水污染纠纷法律制度不完善、处理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水污染防治渤没有确切的水污染纠纷的概念。现有环境法研究成果中,也没有一个针对水污染纠纷的确切概念。  相似文献   

11.
环境仲裁制度有利于更加及时、有效的解决环境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保护环境资源。鉴于我国当前适用的解决环境纠纷的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兹建议建立环境仲裁制度,把仲裁制度的优势体现在环境纠纷的解决中,连同其他的纠纷解决方式一起,共同为环境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种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建涛 《学术界》2007,(3):180-184
随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产生于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机制被引入了我国的刑事诉讼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舶来制度,其价值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客观、全面、辨证地认识这一制度,才能趋利弊害,构建我国本土色彩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3.
医患纠纷的顺利解决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些地方试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设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是解决医患纠纷的一种新途径,但人民调解介入医患纠纷的机制尚不健全,各地做法不一。因此,就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机构、调解一般程序、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的协调等机制问题提出初步程序设计,以期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为医患纠纷的顺利解决提供一种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纠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灵活高效地处理这些纠纷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曾经遭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国家通过广泛运用仲裁方式,促进了环境纠纷的合理高效解决,实现了环境纠纷仲裁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迄今尚未建立正式的环境仲裁制度,实践中也缺乏相关经验的总结.因此,考察其他国家环境纠纷仲裁的成功经验,对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纠纷不断增加,以高校为被告的诉讼不断发生,其中不仅仅包括行政纠纷、民事纠纷,还出现了涉及学术领域的学术纠纷。这种纠纷发生在高校学术活动领域,以学术权力为内容,与学术主体利益紧密相关,包括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学位授予纠纷、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论文评审纠纷、教师之间因违反学术规范引发的学术侵权纠纷,也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与高校发生的学术管理纠纷。高校学术纠纷既具有民事纠纷的特点,又有行政纠纷的特点,加之高校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学术问题的高度专业性以及司法机关对相关学术专业知识的欠缺,传统的民事纠纷或行政纠纷解决办法不能正确、合理解决高校学术纠纷。高校学术纠纷的解决应该从规范学术权力、严格学术评价标准,完善学术纠纷申诉制度、仲裁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社会群体纠纷日益增多,但纠纷解决机制并不能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群体纠纷增多有诸多原因,而群体诉讼有其独特的功能,为此,应当努力探寻现存制度存在的问题,诸如代表人诉讼制度、群体诉讼制度,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努力探寻建立多元化的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灵活运用多种纠纷解决办法,由此更好地解决群体纠纷,实现社会文明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调解作为一种民商事纠纷解决模式,有其特殊的文化理念。在我国,调解制度,一方面有其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也有诸多弊端。而国际上一些国家在近期进行的司法改革中,青睐以调解为重要手段的ADR模式,并且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跨国纠纷中对调解制度的选择,使得国内调解制度与国际调解制度之命运截然迥异了。  相似文献   

18.
陈敏 《理论界》2012,(3):173-176
信访作为我国现行的一项非常规权益救济方式,在现行法制不完善和国情条件下,仍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公益受损所引起的环境公益纠纷也将增加。我国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公众的环境权益的救济经常处于困境之中。本文探讨信访制度在环境公益纠纷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环境公益纠纷解决为视角,分析现行信访制度的缺陷,并探讨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既畏水患、复苦旱灾的特点,决定了水利对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民国以来,湖区发生了很多水利纠纷,特别是随着渔退农进的演变,引发水利纠纷的原因变得更加复杂。引入系统论来分析水利纠纷,探究其深层次结构,可以避免对水利纠纷作出教条式推论,也有利于水利纠纷的解决,同时能为纠纷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人口、制度和技术及管理等要素入手解构水利纠纷,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审级制度应具备解决纠纷与规则治理的双重功能,并结合不同案件不同级别法院特点平衡两者的关系.实践中,我国的审级制度表现为重纠纷解决轻规则治理,且在两大功能的发挥上都有欠缺.结合我国司法改革的实际,审级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应契合审级制度蕴含的应然功能,循序渐进,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步走方略更为合理,以体现司法改革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