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阿垅写下了他的第一篇诗评。此后十年间,他一共写了约七十篇评论,后来结集为《诗与现实》三卷,于1961年出版。1948年,他还写了一本题为《人与诗》的专著。如果再加上1954年写成的《诗是什么》一书,那么,他为我们留下的专门谈诗的著作,就有一百四十多万字了。 近三十年来,阿垅的这些论著,几乎没有人再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史上令人困惑不已、引起无数争论的古老问题。直到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马克思才第一次给了科学的解答。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艰苦探索过程。拿1843年至1845年这段时间来说,他对人的本质就先后提出了三个规定,即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拟就这三个规定的提出、内容、意义等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瑞民1986年9日起担任采油八厂纪委书记.几年来,先后查处各类违纪案件39起,处分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11人,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9万元.在纪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坚持“四个做到”,被称为忠诚的党纪卫士.一、坚持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乘公执纪,敢于碰埂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中,他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国法为准绳,知难而进,还于碰硬,不拘私情,秉公执纪.1989年初,厂工程维修大队反映本单位两名工人党员合伙在窗,问团已经查清,却迟迟得不到处理.经过了切,得知二人不但合伙盗窃间担月实,而且其中一人还参…  相似文献   

4.
揭暄是一个颇有学术成就的人。他在天文学和军事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给我们留下了有见地的著作,如《揭子兵经》、《揭子战书》、《璇玑遗述》等等。但是他的生活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他在明朝生活了三十年左右,在南明小王朝中任了几个月的兵部职方司主事,在清朝度过了五十几年的隐居生活。《明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清史稿》中只在方中通传后附有简略的记载。所以后世知道他的人不多,了解他的著作的人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5.
卡玛 《家庭科技》2006,(12):36-37
初中时,我特别喜欢我们的数学老师。那一年他35岁,给人很成熟的感觉。我的数学成绩很好,他挺偏爱我的,而我也把他当成了精神支柱,每天只要能看见他,我的心里就特别踏实。记得有一次他  相似文献   

6.
把心活舒服     
正我有一个朋友,年近不惑,是一家公司的中层主管,待遇不错,有车有房,前几年娶了一个家境优越、年轻漂亮的老婆。然而,因为顶头上司与他不和,没少给他穿"小鞋";漂亮老婆又有大小姐脾气,动不动就冲他发火。有一次,朋友和俩同事一起迟到,顶头上司对其他两个人随口说了几句,却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下班后回到家,老婆又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他本来就憋了一肚子  相似文献   

7.
琦善是满洲正黄旗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诬陷抗英的林则徐,深得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的信任,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负责处理满清和英国在华的尖锐矛盾。 琦善到广州后投降嘴脸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他革除林则徐等人职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其《思想录》并不因为他的短命而短命,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就出自那部小书。记得我在为《青年思想家》撰写的卷首语中曾经用这句话做过标题。那时的懵懂认识一度让我跟着帕斯卡尔呐喊了小小十年。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一九三二年在法国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他于同年回到清华大学执教时,经常对人说:“我在巴黎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叶老给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十年代,王力在巴黎留学时,穷得连学费都交不起,有时连饭钱都没有了。一位在巴黎的中国教授很同情他。看到他的法语学得好,就建议他翻译一些法国文学作品寄回国内,用换得的稿酬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困难,王力就照办了。他先把一些译稿寄到国内的一些小出版社,先后都被退了回来。他索性就寄给商务印书馆,没料到竟投中了,他很  相似文献   

10.
我厂建於一九五六年,占地面积两万六千平方米,现有职工九百人,技术力量雄厚,是我国最早生产塑料单丝的专业厂家之一。我们还生产聚丙烯编织袋、聚乙烯苫布等。多年来,我们注意调动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注重市场调研和新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塑编集装袋是—九八五年研制成功的新品种。它具有耐腐蚀、容量大、价格合理等优点,广泛用於现代化运输和危险货物的运输,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11.
卞之琳先生     
卞之琳先生逝世后,我有一篇很短的文字,写他与《书屋》的一点关系。卞先生是认识的。很久很久以前,就读了他的诗,并为他惊讶。惊讶他在数行之中就能表达出那么多意思,而且让人想了还想,隔了一段,忽然又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想起这首诗就想起卞先生,一想起卞先生就想起这首诗。我想很多人都这样。  相似文献   

12.
洪深,字浅哉,江苏常州人,生于1894年,1955年逝世。他出身于望族名门,1916年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学习,成为著名戏剧家贝克教授的学生。1922年回国后,他就一生从事戏剧和电影事业,在中国戏剧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习惯地尊称他为洪老夫  相似文献   

13.
“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吗?王胡瑞卢梭在1753年曾应第戎科学院征文写出了不朽的《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在该书中写道:“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起;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劳动就成...  相似文献   

14.
雨先生《答余杰先生)》。 我想谈谈这篇文章,是感到有话可说,觉得它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如果仍然无话,别人又说了,我是不会瞎掺和的。 一、谁来忏悔,向谁忏悔 余秋雨在他的答文里说,在中国某个人稍稍成名以后,就有人想出来将这位名人“搞掉”。这确实是我们的某种劣根性,不过那还要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又是通过了什么样的途径成名的。如果手段卑劣,居其位而干坏事,那么这样的人无妨揭出他的老底来,“搞掉”他就不算不该。如果他成名的手段正当,成名以后并没有为非作歹,对旁人不构成妨碍,那么,他的成名就无可厚…  相似文献   

15.
身体较胖的王先生在某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几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去年,他加入了走班族,每天步行上下班。以前上三楼就气喘吁吁的他,经过一年多的走班,像换了一个人,上楼不费力了,体重也慢慢降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呓语集     
一 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懂得“人类”是什么,但也要常常想想它——正像中世纪的西方人常常想到上帝一样。二 中国知识分子不要拿着自己的名字放风筝。 万一断了线,你的名字就找不到你了,你也找不到你的名字了。三 我同情贾宝玉,但也同情甄宝玉。 四 对于鲁迅,世界上只有三种人: 他爱的人, 他憎的人, 他同情的人。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世界上也只有三种人: 他爱的人, 他憎的人, 与他无关的人。 对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他看得起的人, 他看不起的人。 五 规定了你的语言,就是规定了你的身分。 六 文化界也有沙尘…  相似文献   

17.
孔繁健,男,34岁,经济师。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5年4月兼任桂林啤酒厂筹备处主任,1987年12月任桂林啤酒厂厂长。1985年春,孔繁健同志到啤酒厂筹备处上任。他带领着首批创业者开拓新路,创造业绩,使一座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提前四个月建成投产,首批产  相似文献   

18.
哀祭是哀辞与祭文的统称。柳宗元的哀祭作品见于《柳宗元集》共三十五篇,其中祭文二十八篇,吊三篇,诔两篇,哀辞和哭辞各一篇。他在世四十四岁,处外则有十四年。悲惨的身世遭遇,囚徒般的政治地位,不仅使故旧大臣不肯以书见及,世人“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所以尽管他文名颇高,来找他作祭文的人却甚少,又加上不屈的性格使他不愿向归天的达官贵人自作多情,这就决定了他祭文的特点:一、哀祭的对象一是自然神灵,一是人;就人来说,不是亲属,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为数不多,但大都情词恳切。三、哭声与  相似文献   

19.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在世界中生活,只要他生命一诞生,他就处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他就在生活着,生活的历程涵盖了生命的诞生、生长、成热、延续、死亡诸过程。人有一天的生活,就有一天的经验获得,这种经验的增长就是广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赵丹与书画     
赵丹最初是学画的,他是上海美专艺教系的学生,那时候校长是刘海粟,算起来,他是一九三三届的毕业生,可是他当时忙于搞校外的演剧活动,没等结业就被明星影片公司拉去当演员了。以后,他在舞台、银幕上大大出名,不过他始终没有放下画笔,解放后他一直是上海美协的会员。一九七八年元旦,白杨一早就到了赵丹家里。因为在六天前(十二月二十六日)为纪念毛主席八十四岁诞辰,她和赵丹在上海文化广场同台朗诵长诗《中南海的明灯》。白杨因此回想起一九三六年和阿丹合拍《十字街头》,当时两人尚是彷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