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合作的视角出发,以"双重货币区域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中关于主权货币和区域共同货币的诸多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解释。根据经济带的现实条件,应分贸易支持、汇率改革和机构保障三个阶段,逐步实现多边货币互换、实施汇率联动、减少对霸权货币的依赖。与此同时,还需借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资本支持,推动经济带的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视角分析亚洲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们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入手,对亚洲货币合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来看,亚洲和东亚目前尚不具备构成货币区的条件,这使得货币合作目前仅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进一步讲,亚洲要达到货币一体化、形成最优货币区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做出努力.但是,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亚洲经济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随着欧元区的形成、美元化的出现,东亚国家迫切要求建立亚洲货币一体化.在这种区域货币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应该审时度势,树立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这是中国以大国姿态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过程的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当前应分三阶段实施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近期目标是实现意愿结汇,推动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第二阶段是选择最佳路径,谨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第三阶段是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支点货币,促成亚洲货币区形成.借鉴欧洲货币联盟实践经验,提出通过中日货币合作,构建亚洲多重货币联盟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从货币的本质规定来看,当今的以美元为中心的、由纸币组成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不科学的货币体系,存在着本质的弊端,即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不与黄金挂钩,美国可以无限期地无偿占有与各国美元外汇储备等值的别国财富供自己使用。欧元的诞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对现有不合理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挑战。区域货币是通向未来新的单一世界货币的中间桥梁,我们应正视现实,制定对策,关注世界货币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始探讨亚洲货币合作问题 ,“亚元”也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统一主权下的中国内地和香港来说 ,在这方面能否先行一步 ?尤其是随着两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内地和香港会不会像欧盟那样在经济一体化条件成熟后采用单一货币呢 ?文章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对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探讨人民币和港币是否有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研究表明目前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不够高 ,还没有满足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但是从内地和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也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7.
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地区实行货币合作 ,有助于有关国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区域利益的汇率制度 ,有助于各国协调货币金融政策 ,抵御金融危机。但东亚实现货币合作也有现实的难点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 ;货币合作的政治基础比较薄弱。可先建立区域内的政策协调机构 ,再考虑建立亚洲汇率联动机制 ,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  相似文献   

8.
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区域货币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亚洲货币合作可行性的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仅在某些方面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尚存有欠缺。此外,并非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都具备条件。因此,亚洲尚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货币一体化理论,特别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对构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可行性,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大角度进行考察,以探讨区域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自欧元问世和蒙代尔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认识和讨论又引起人们的空前注意.本文试图将"最优货币区"理论应用于建立亚洲货币区的讨论.首先简要回顾"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然后结合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组建亚洲货币区的压力、存在的难点和前景及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综观亚洲一体化的进程,发展最快的内容是亚洲生产的一体化.亚洲生产对亚洲凸显重要,那么,亚洲生产的中心是谁呢?即亚洲生产更依赖哪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依据亚洲零部件贸易数据,对亚洲生产网络的演进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了依存比率的方法对亚洲生产网络的规模、生产网络内部以及同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亚洲生产网络的演进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国,而且,到2010年,亚洲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亚洲生产网络的中心是中国,其次是中国香港,日本只居第三位;亚洲生产网络对于美国的依赖程度并不高,远远低于亚洲生产网络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依赖,这说明中国是亚洲工厂的核心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至今越来越活跃。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依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必须分四步走,即第一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二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第三步:中日韩+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第四步: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而其中的必经路径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是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各国都曾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合作。但碍于各种原因,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且总体进展缓慢。随着东亚经济整体走向复苏,对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回顾和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亚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地区就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金融和货币合作,但程度较低,在危机到来时没有能有效地抵御和防止扩散。东亚地区的金融和货币合作中缺乏足够的领导力来推进地区合作和确保合作的成功。东亚金融和货币合作的前景有赖于各国对监督和控制机制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认为:"贸易一体化程度"应该成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计算东亚各国与中国和日本的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依存度指数,从贸易"相似"和"依存"的视角亦能得出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以防范风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鉴于亚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整个亚洲的金融合作条件远未成熟。东亚地区① 的经济往来密切 ,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作者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路径和前景进行分析 ,并对中国的参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