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它把人作为存在整体系统的一个积极主动环节,这个环节左右相关、前后连接、上下相联,彼此联系的万事万物之间协调有序,互动演进,共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人的和谐发展扬弃了以前的发展模式,在理论上包括和谐生产力、和谐发展力和以人为本的和谐伦理观三个方面。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走彼此共存的多样性道路。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也是有限结果与无限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可以促进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关系,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通过营造和谐氛围来促进社会发展,并且善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制度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晨 《重庆社会科学》2007,(4):10-11,21
从制度的层面探讨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制度的正义促进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制度和谐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推动社会和谐理念落实的客观需要,是巩固社会和谐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制度和谐,第一要务是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两个同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制度正义。  相似文献   

4.
徐庆东 《兰州学刊》2008,(Z1):142-143
当代中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带动发展模式向"和谐科学可持续"的多元统一的社会全面发展模式战略性转变的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这种全社会范围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正在酝酿着一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全新社会文明状态的形成,社会文明的进步则越来越彰显文化生产力的魅力,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和谐文化制度建设则是新时期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生产关系和根本制度保障,和谐文化制度的建设首先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与整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是理论界新近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发挥独特优势、整合价值功能等三个层面.今后,中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在党际关系、执政党自身建设、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层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要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更大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因为无产阶级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的物质基础不同 ,夺取政权的方式不同 ,政权统治与物质基础的关系不同 ,这一切都决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了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加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7.
李士梅 《江汉论坛》2006,(12):16-19
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道德等方面的多维建设与发展。本文以制度与制度变迁为切入点,从其对构建经济和谐的理论、实践、现代意义角度出发,分析制度与制度变迁对构建经济和谐的重要意义,并阐明当前我国在构建经济和谐过程中对制度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和谐的党际关系,可以促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谐党际关系是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坚实基础;党际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政党制度发展的方向;构建和谐党际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和谐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即"和而不同"。发展与和谐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双重主题,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双重张力。它们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合理地处理两者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当前,我们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努力提升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和谐政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之一。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政府内部管理创新要特别重视制度的基础作用。对我国政府的内部管理而言,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制度变革为途径,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层面来推进管理制度建设,最终建立和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的创新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姚伟 《天府新论》2006,(2):92-95
制度与行动之间存在多元的双向形塑关系,生成的不同制度类型都具有合法性与局限性,只有不同类型的制度有机结合,生成完善的制度结构,经济领域才能取得较好绩效,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光 《学术探索》2002,(4):30-33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方式或手段。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容的 ,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实行社会主义的和谐法治。因此 ,在理论上 ,要把和谐的理念明确地体现和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整个系统工程中 ;在实践上 ,社会主义法治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 ,消除立法、执法和守法中的不和谐因素 ,搞社会主义和谐法治  相似文献   

13.
和谐生产论     
苏宝梅 《齐鲁学刊》2006,(3):132-135
所谓和谐生产,是使生产在目的、速度、空间和时间四个维度上达到高度和谐的一种状态。和谐生产是和谐经济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和谐生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的合理性———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的和谐;速度的适中性———生产速度与生产载体的和谐;空间的均衡性———此地与他地生产的和谐;时间的连续性———当代人生产与后世生产的和谐。使生产在以上四个维度上回归和谐,把失衡的生产转向和谐的生产,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自然责任。  相似文献   

14.
剖析我国分税制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分税制法律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二者既是因果相继的先后关系,也是互为因果的平行关系.然而,科学发展更具有自然特性,社会和谐更具有人文特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因此,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调适发展路径,才能使发展趋于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要求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在其思想中已经闪现了教育和谐发展的思想火花。作为改革实践家,邓小平同志从抓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者素质,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理念对其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进行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要求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在其思想中已经闪现了教育和谐发展的思想火花.作为改革实践家,邓小平同志从抓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者素质,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理念对其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进行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制度是交往规则 ,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凭依自身具有的约束机制、信息机制、激励机制 ,调节冲突 ,强化合作 ,规范人的行为 ,确立起人们相互间特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构成人的活动或发展的现实空间 ,形成社会整体合力和对结果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发展。制度是有局限的 ,一个社会要保持发展的活力 ,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黄枬森 《人文杂志》2007,3(4):43-46
本文探讨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文化的性质、建设和谐文化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目前我国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现象,说到底都是由利益问题引起的,都根源于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而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启动利益杠杆,建立健全利益均衡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利益补偿制度以及合法利益的保障制度等等,以制度建设来促进和谐利益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