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动,主要必须注意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有制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内并通过它而历史形成的占有生产资料、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体形式。所有制首先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这是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根据这两种形式可以把当代世界、世界经济分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对立的体系。资本主义所有制在不断变化,从占有剩余价值的简单形式发展为复杂形式。所以,资本主义所有制按其成熟程度及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和种类。  相似文献   

2.
目前苏联的经济文献中对于揭示“完善生产关系”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尚无一致看法。生产关系完善的特殊职能在经济体制总的活动中究竟如何体现?这只有通过对生产关系发展与活动过程的全面分析,才能予以回答。所谓经济体制的发展,一般理解为这一体制的状态、特征、联系和关系等内容日趋复杂化,为革新而重新改建的其所属有关组织均具有一体化的性质。这一复杂过程包括各个不同阶段、环节、方面和要素,并且是在经济体制向前发展的各个不同结构层次上实现的。发展过程的核心是形成新质的问题。经济体制的职能组织与生产关系的活动机制直接相关,它是构成新质的最一般的要素。生产关系的发展与活动,一方面是在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结构的新观念 以往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主要限于两层含义:第一,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总和,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其核心是所有制关系的构成;第二,经济结构就是社会的产业构成,按照传统的理解,主要指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组合内容和比例。 第一种经济结构的含义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因此,他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要以生产力为基础,但生产力只是一个前提,并不是重点考察对象。马克思把…  相似文献   

4.
研究经济关系的结构首先要解决经济关系分类标准的问题。经济关系体系同任何复杂体系一样,  相似文献   

5.
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内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性质不同、方向不同、对生产力起不同作用的两种运动,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也彼此不同。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的确立,才使我们有可能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给予正确、全面、辩证地认识和理解。无疑,它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历史、清醒地认识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生产力经济学对生产力因素和结构研究的颇多。而生产力因素和结构都是生产力的实体。生产力除了实体以外还有属性,在和不同事物发生联系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属性.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巾,生产力具有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经济属性。在生产力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巾,生产力是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技术属性;在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中,生产力具有适合社会需要的性质,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即是我们所要讲的生产力性能。 一、生产力性能的基本概…  相似文献   

7.
苏联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要相应地完善生产关系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就要明确了解整个生产关系体系,掌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并利用它们为经济的发展服务。所有制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近些年来,有不少苏联学者撰写专著和论文阐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问题。本文着重综述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结构     
当前,在我国实际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中多涉及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据《〈辞海〉(修订稿)经济分册》注释,“[社会经济结构]指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其依据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马克思在此书中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首要的、根本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首要的、根本的区别,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这样的地位,它就必然成为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其性质决定于它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由此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以及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配置,对经济体制生机和活力的形成和发挥,关系极大。正因为如此,无论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都必须把所有制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进一步改革所有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规定:“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形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出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些横向学科。人们开始运用系统方法和综合方法探讨各种社会现象,其中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苏联经济学界从七十年代起开始讨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问题。我国经济学界从1982年起着重探讨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表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也相应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规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成熟社会主义阶段中处于首要地位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问题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有机的完整体系;基本经济规律是这个体系的形成体系的核心;具体和抽象的相互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是在逻辑上再现政治经济学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中进行经济分析的主导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第一个长期的和相对独立的阶段。这个阶段表现为这  相似文献   

12.
孙浩进 《学术交流》2023,(6):95-104
从建构一种成熟理论形态的标准来考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还未完全概括出通用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仍存在理论研究中“标签化”、政策研究中“边缘化”、研究范式的“虚化”等问题。唯有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够增强对经济实践的理论解释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是单一或零散的若干原则,而是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体系,具体可归纳出生产关系维度上“致用”的方法论、生产力维度上“实用”的方法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互动演化维度上“适用”的方法论等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所有制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关系。所有制的主体即所有者是社会的人,所有制的客体是物即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或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或称人力资本)。因此,仅仅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所有制的唯一内容的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舍弃了劳动力所有制就不可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例如,同样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何以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分,原因是这些社会里劳动力所有制是不同的: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封…  相似文献   

14.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采取何种所有制结构的形式,是以社会生产力的状况为转移的。因此,在当前经济结构的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纠正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上的极左路线,搞活整个国民经济,我们采取了恢复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措施,已收到明显的经济效果。但是,那些长期热衷于搞“穷过渡”的人,却惊呼我们在“倒退”。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问题,在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状…  相似文献   

15.
一、所有制是直接生产中的关系和过程在英、法、德三种文字中,property,propriete,Eigentum是对等的词,具有多种含义:(1) 指所有物,中文译为财产;(2) 指对物的权利,中文译为所有权;(3) 指经济范畴,中文译为所有制。这些词原本只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和所有权的含义,它们作为经济关系范畴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来赋予的。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包括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体系,后者则只是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政治发展阶段,不是指反映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特征的某个方面的发展阶段,而是指反映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总体特征的一个完整的标志体系。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阶段的指标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生产力方面的指标,第二类是反映生产关系方面的指标,第三类是反映上层建筑方面的指标。文章分别分析了我国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7.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唯物史观问题上,而“五项因素公式”是普列汉诺夫研究唯物史观的总纲,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理论作深入探讨。1.“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提出及引发的争论对于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就作出过精辟的概括。在这里,马克思从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又发现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力量,从而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基本理论套出来的 ,也是用形式逻辑推导出来的。1.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 ,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从广义上说 ,也研究各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其中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那么 ,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建立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这个命题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2 .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所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篇就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改革实践与传统分工理论发生的碰撞,启迪我们必须重新探讨这一理论。而对传统分工理论的基础突破首先是分工范畴的属性问题。对于分工,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分工应该属于生产力方面,有的人认为分工应该属于生产关系方面,还有的人则认为分工是既不属于生产力又不属于生产关系的“中项”。笔者认为分工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生产关系属性,即分工具有二重性。本文试图就此作一新探,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历史上各阶段的思想家都曾对分工现象作过大量研究。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经典作家是…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萌芽成长?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考茨基的理论破产之后,这个问题本来不存在什么争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有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科学技术某些方面的突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并且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逐步产生出来”,特别是“自从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这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之内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是在一定质的范围内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