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权威的汉语语文辞书,但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建康实录》中的“练实”、“笃尚”等词,分析《汉语大词典》中个别词语词条需补正之处。  相似文献   

2.
徐锴在阐释《说文》时,注意用当时的词语(包括其方言词语)进行语言转换,因而记录了一些唐五代词语。这些词语有《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者10例,有《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未备者3例,有《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书证偏晚者11例,对《汉语大词典》和《唐五代语言词典》的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作品的早期版本呈现了现代汉语早期的语言面貌。现代作品不同版本中的异文有语言要素的异时变动。忽视现代作品的早期版本,会影响部分词语源流的考证,对现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也会有误导。《汉语大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时代成果的集体反映。《围城》文学地位高、语言成就突出、版本情况明晰,《汉语大词典》征引《围城》书证数量多。计量分析《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的版本情况,分析当前学界对现代书证的关注状况,可以反映现代作品版本意识在语言学界的存在状况,并为《汉语大词典》的高质量修订提供有用资料和修订视角。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26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5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在释义、引例、标点、体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特大型历时性语文词典。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大词典》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文章以五代墓志文献为研究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部分条目的始见例的不足进行商补,希望有助于加强汉语词汇史研究和《汉语大词典》修订。  相似文献   

9.
《贤愚经》是北魏时期的一部汉译佛经,其中保存了大量南北朝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是中国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但其对《贤愚经》部分词语的收录情况存在漏收词目、义项缺失、释义不确以及书证迟后等问题,文章分别择取若干词条对其进行考辨说明,以补《汉语大词典》的部分疏误。  相似文献   

10.
续释《后汉书》词语46个。这些词语绝大多数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所收录,也不见于张舜徽主编的《后汉书辞典》,只有个别词语已被《汉语大词典》立为条目,不过,或者其书证远后于《后汉书》,或者在《后汉书》中的意义为《汉语大词典》义项所无。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4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代表了目前我国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书证是词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大词典》的书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瑕疵。具体指出《汉语大词典》书证存在的问题共42处,包括书证有误、书证滞后或缺失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贤愚经》中保存了大量南北朝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是我国大型的语文辞书,使用范围非常广,但其对《贤愚经》部分词语的收录情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失收词条、漏收义项,释义不确以及例证迟后等,文章选取若干词条进行考辨说明,以补《汉语大词典》的部分阙失.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汇集了历代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成就,代表了我国汉语文辞书的最高水平。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继续修订。  相似文献   

15.
《风俗通义》为东汉应劭所作。其书编成当在公元 194年至 2 0 4之间。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中说 :“今俗语虽云浮浅 ,然贤愚所共咨论 ,有似犬马 ,其为难也。”可见 ,该书词汇接近当时口语 ,有相当大的语料价值。所以 ,《辞源》、《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对《风俗通义》收词引例不少。《汉语大词典》是在 1986年和 1993年陆续出齐的 ,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收词和引例都比较完备。出版之后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它成了语言工作者及学习语言文字的人经常使用的工具书。但典籍浩瀚 ,难免挂一漏万。经过探讨 ,我们发现《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及复音词所产生的新义 ,就对《汉语大词典》词条及其义项晚出之类的失误进行修正有相当的价值。但本文只就《风俗通义》中复音词所产生的新义 ,对《汉语大词典》词条的义项引例偏晚这一类的失误 ,经彻查、统计、分析后 ,一一列出来加以说明 ,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之一,在词义溯源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书证晚出现象还是很多,文章尽可能补出相关词条的最早书证,以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修订《汉语大词典》的同时,中国还需要一部与国家形象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在线《汉语大词典》。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电子辞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在线《汉语大词典》的基本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法句譬喻经》是汉文佛典本缘部的一部譬喻性故事经典,其中保留了丰富的中古时期的口语词。本文以《法句譬喻经》中的词语为例,通过对照《汉语大词典》相应词条,从词目漏收、义项缺失、书证迟后和释义不确等方面例举说明《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一些疏漏。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语条目是《汉语大词典》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对《汉语大词典》中的26个近代汉语条目进行商补,共分为义项不全、释义不当、书证晚出、书证缺失、词形不全、注音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道教的典籍俗称道经,里面保存了大量汉魏六朝至元明清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在编纂时对道经语料措意不多,其"订补版"《汉语大词典订补》对道经语料的利用程度仍没有大的改观。《汉语大词典订补》仍存在的释义不确、义项缺失、音项缺失、词条失收等问题,需要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全面修订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