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亨利八世将原属修道院的全部地产予以没收。为了拉拢臣民并迅速缓解财政困难,这些地产大都被出售和出租,仅有少量地产被用于赠送或其他目的。在这一大转移中,社会财富呈现出由社会上层流向以乡绅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态势,对英格兰的社会转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商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条件的质变是其社会前提;上层建筑的理性化为其提供制度条件;阶级架构的转变为其提供社会基础;文化观念的转变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4.
从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作品中可以总结出他创作思想中的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广阔而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个性化的人物而且具有两种道德倾向相互缠绕的复杂性,其内心都拥有巨大的、可怕的激情;形式自由,语言华美,富于激情和哲理等。  相似文献   

5.
16世纪,都铎王朝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都铎王朝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了近代特征,就赋税而言,都铎时期议会逐渐掌握了税收大权(包括赋税的征收及使用),由此,近代英国赋税来源于议会。在赋税的使用方面,随着战争费用的增加及政府日常开支的扩大,议会授权税由主要用于战争和防卫转向政府日常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  相似文献   

6.
英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铎王朝,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商人优惠,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提高本国的产品质量,以期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利润。既增加了王朝的财政收入,加强了王权。也推动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有关遗嘱捐赠法令的出台改变了国王遗嘱捐赠的诉求和方式、规范了国王遗嘱捐赠的执行。亨利八世统治时期《遗嘱法》和《解散学院法》等法令改变了国王遗嘱捐赠不动产的方式,也降低了他们对于以遗嘱捐赠换取祈祷服务的需求。执行国王遗嘱捐赠过程中,围绕捐赠土地租赁和捐赠土地收益归属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因1536年《用益法》赋予遗嘱捐赠受益人等起诉权而基本得以顺利解决,提高了国王遗嘱捐赠的执行效力。处理这些纠纷时出现的法令、有关萨伏伊医院的判例和温莎圣乔治小教堂判例等,为类似捐赠案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促进了捐赠法令的完善。这有助于我们认识都铎王朝后遗嘱捐赠的程序、方式和相关诉讼原则的发展,拓宽我们认识英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捐赠法令和判例变迁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然而就戏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而言 ,却属于下层文化范畴 ,戏剧的内容、形式以及演员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莎士比亚本人的命运和他被后世所公认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然而 ,莎士比亚戏剧的形成和发展 ,是文艺复兴革命的结果 ,又是这场革命所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最根本改变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10.
贫困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流离失所在都铎时期的英国显得尤为突出,都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济贫法令以期解决贫困和流浪问题。围绕着对穷人的管制,济贫法令发生了重要转变:由惩罚为主到区别救济为主,法令渐趋合理。都铎济贫法的演变深受当时社会救济观念的影响,而后者又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早期救济观念往往来自于天主教,宗教改革后,社会救济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天主教会的随意施舍到新教的随意惩罚,最后回归到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理性济贫。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人的观念的不断发展。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形式,丰富了百年中国的人的文学。“五四”时期,他高扬个人主义的旗帜,追求人的自由和自尊,这是与外来文化的刺激分不开的。抗战时期其人学意识则分化为两股潮流,即人性人道意识和民族意识。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退化,其主要原因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从结构主义出发 ,分析了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故事结构以及剧中所反映的反对封建割据 ,拥护中央集权的政法主张和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13.
走出传统——当代中国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从积极的一面讲,这主要是由于公权的合理定位、社会流动的增强、社会舆论的变化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其带有鲜明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段性特征,昭示着我们这个古老的中国,已经抖掉了历史的尘埃,向民主、文明、进步的现代国家迈进。  相似文献   

14.
历史剧的题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戏剧性是它的主要审美特点。这首先表现在时代矛盾的聚焦性,戏剧性的历史时代、转折的历史时期其特点是矛盾的多重性与聚焦性,往往是国家民族或群体于内忧外患之中,这一共性特点是历史剧作家在题材选择时不谋而合的艺术追求;其次是事件冲突的激变性,即历史事件能够构成对历史人物的严峻考验,并能引起人物关系的迅速变化。历史剧的题材是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而且还具有非世俗性的特点。但是,为使历史剧适于观众的欣赏水平,历史剧的题材还必须具有通俗性,因而,它是非世俗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生态政治”与“和谐社会”两者间的关系,指出一部分研究存在着系统背景划界不清的问题:无论是把“生态政治”看作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还是相同层次上的兄弟系统,都将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同的理论向度。认为生态政治是社会通向和谐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和谐指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和共享.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政治"、"和谐社会"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作过考察,其中,一部分研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系统背景划界不清的问题.把"生态政治"看作"和谐社会"的子系统,还是相同层次上的兄弟系统,将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同的理论向度.因此,对两者系统背景的明确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生态政治与和谐社会系统背景的重新考察,指出生态政治是社会通向和谐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中的每一篇序言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七篇序言里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的《共产党宣言》传播的历史信息,两位革命导师在其中发展了唯物史现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承认并改正了《共产党宣言》正文中一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点,向世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七篇序言是《共产党宣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没有序言的《共产党宣言》不是一部完整的文献.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剧理论的提出者之一。在历史剧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主张“借古鉴今”,表现历史的真实;在历史剧的创作上,他强调“失事求似”,写出历史的必然与可然;郭沫若重视社会悲剧,要求充分发挥悲剧的教育作用,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可以写悲剧。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剧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音乐的构思和创作是重要的环节.电视剧音乐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创作规律,只有经过精心的构思和创作才能体现出电视剧音乐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这种在动态结合中的相互关系无疑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