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法律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分量日益加重.媒体涉及法律案件的报道明显增加.与此同时记者、编辑错用法律术语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如“罚款”.“罚金”这两个不同的法律术语就常常被误用,误导了许多不熟悉法律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并不是规范意义上的刑法罪名,只是一个法律术语。我国法律对商业贿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由于现行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结构不完善和法律运行效果不佳,商业贿赂在我国成为众多部门和行业的"潜规则",且屡禁难  相似文献   

3.
张杰 《决策探索》2005,(1):44-45,81
抽象行政行为是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学理概念,此种分类是目前对行政行为最基本的分类方法,目前已经被法律所采纳(如《行政诉讼法》),成为行政法律中的一个法律术语。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目前有一定的争论.考虑现行法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范围的界定以及行政法学界一贯的用法,本文所述抽象行政行为采取广义的概念,指由行政机关制订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命令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此篇论文尝试探讨了法律翻译的一个方面,即法律翻译中的用词原则。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对于法律词汇翻译中的普遍原则做出了介绍并且用例证进行了分析。在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一些事例和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阐述了法律词汇翻译中的特殊词的使用规则。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表明了这些原则对于法律英语的翻译带来的积极效果,并且对于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巍 《经营管理者》2013,(29):361-361
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体现在国际贸易交易的整个过程当中,在教学环节中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11个国际贸易术语的内涵、价格核算等问题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攀升。在进行国际贸易的交易中,贸易术语成为了交流的重要手段。各个国家、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之前,要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贸易磋商方式、贸易术语、贸易礼仪等,以致在贸易交往中不迷失方向。贸易工作人员要不断深入的学习贸易术语,使之沟通更畅通、便利、专业,要熟知不同的贸易术语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应用。本文将对几组贸易术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如何挑选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术语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岳海翔 《办公室业务》2002,(6):15-16,13
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基本术语,公文学科也不例外.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基本术语,才使公文学的学科特色更加彰显,更加趋于严密和完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术语从表面上看极其相近或相似,但相互之间却迥然有别.如果不求甚解,极易导致错用或混用.有鉴于此,笔者遴选几组常用易混的术语,并对其略加辨析,指出区别所在,以期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清末修律使中国法律从体例到内容,从法律术语到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期间,日本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日本法对清末修律的影响,有利于总结法律移植的历史经验,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理性的,同时它更是一种实践的理性。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把法律的实践理性解释为对话和沟通,从而提出了交往理性法律观,这让我们对法律的实践理性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对法律的实施与适用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这无疑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是经济主体各方在法律框架下实现自由竞争的经济模式。自由竞争如果没有法制这个前提,就会没有秩序而混乱不堪。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今天,商务英语函电翻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该文试图从函电翻译的基本原则、函电译文的语言风格、商务内涵词汇选用、句式结构以及进出口商品商标的意译和音译诸方面展开论述,并借助函电翻译的实例,分析常见的翻译错误,探讨商务英语函电翻译的得体性,以促进函电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何斌 《经营管理者》2012,(7X):322-322
经济的全球化引发法律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法律的全球化是建构全球性文明秩序的一种内在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在减少,共同点在增加。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正在趋同化和一体化。但是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的法律模式之下,法律的技术化趋势也不可能消灭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此,法律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同时,法律全球化也不能取代法律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人教版物理课本英语术语的出现种类、形式和特点,指出英语术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提醒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英语术语的掌握.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作者看来,《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仿佛是对H.L.A.哈特回应,而富勒与哈特论战的导火索是1957年公布的《委员会关于同性恋罪错和卖淫问题的报告(Report of Cornmitteeon Homosexual Offences and Prostitution)》,也即沃尔芬登委员会报告,在沃氏报告中以及在哈特所著的《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都有论述,但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沃氏报告及哈特的,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法律功能的实现或法律的实现是法律通过指导人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法律的实现是法律运行成功的结果,是对法律的正面评价。法律规范预先通过划分权利义务设定行为模式指引人的行为为生活带来便利,所以法律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法律要求人们按照法律规范预先设定好的行为模式正确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将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在社会中形成法律秩序。从法律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功能的实现在立法层面要有制定良好的法律,执法层面政府要严格执法,守法层面公民形成法律的信仰,最后还要有必要的法律监督。法律是规范人行为的规范,每个人只要按法律预先设定好的行为规范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社会就会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张慧省 《经营管理者》2014,(13):171-172
在国际贸易实务报价核算时,常用三个术语为FOB、CFR、CIF。贸易术语不同,报价的计算方法不同。它们的含佣价分别为FOBC、CFRC、CIFC,佣金率改变会引起含佣价变化。各个术语之间如何互倒问题有待解决。建议先对不含佣金的价格即净价的三个术语进行推算,寻找关系;再对含佣价的三个术语进行推导,找出其中联系;继而对佣金率改变时,三个含佣价的术语进行推算;最终达到其中任一术语可以改报另一术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受西方法学界的影响,我国开始强调法律的不确定性。研究法律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离不开对法律概念、法律事实、法律规则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只有完善立法,确立“法律真实的观念,提高法官的素质,并且设置公正合理的程序,我们才能应对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目前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它发展得很好。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惯例一词是我国经济、法律及其相关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用语,官方与民间均认为,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是必然的选择,在许多场合都能听到"按国际贸易惯例办事"的承诺。对于学习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法律与惯例的内涵以及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的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的区别则是其中应该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比较来阐释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中不重视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或为了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由于企业法律风险是因为有法律规定才产生的法律后果,因此是可以预见、控制和避免的。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潘劲松 《决策探索》2009,(18):59-60
我国目前的法制是否是“西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国的法律人士认真思考。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法律制度是否已经西学化”这个问题实际上隐含着三个子命题:其一,对法律制度区分“西学”与“中学”是否有意义?其二,“西学”是否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法律制度的主流,“中学”有没有彻底消亡?其三,就中国的法制建设的中远景而言,“中学”有无可能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