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行政权在国家运行中的扩展,公法领域呼吁维护信赖利益的必要性,从私法领域引入了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足平衡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的重要原则。是形式意义的行政法治走向实质意义的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  相似文献   

3.
正以正当程序组成的制度笼子,是保证行政权力正当行使的关键,是实现程序公平、社会正义的底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要确保行政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行政程序法治是关键。因为,程序是实体的保障,法治就是程序之治。要使实体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不发生错误,不出现滥  相似文献   

4.
现行各级政府的四大突出问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勇  辛鸣 《决策》2004,(7):48-49
政府体制和职能上的无限责任和无限权力,一方面,抑制了个人择业、创业和投资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不足、就业机会少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权力过大,形成了权力部门化、个人化和利益化的局面,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为了压缩地方政府权力空间、明确权力边界、约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使地方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人治政府转变为法治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模式,行政指导被广泛应用到行政管理领域,但由于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行政指导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先从行政指导的概念和性质入手,接着分析了我国实施行政指导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完善行政指导信赖保护机制的途径,对我国行政指导的顺利实施、维护政府诚信、促进康法行政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李诗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240-241
信赖保护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中的体现,正确认识和准确运用信赖保护原则将对我国构建诚信政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赖利益的赔偿范围,应从以下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信赖利益以不超过履行利益为原则等3个方面予以考虑确定.  相似文献   

9.
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扩张性的本性,因此,对权力运行,必须加以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和高效政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岛市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制度+科技”、“规范州孓开”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模式,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发生,有效促进了行政权力的依法、规范、透明、高效行使。青岛市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发生频繁,突发事件的应对是政府权力的扩张和公民权利的限制,在权力变大的空间里,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突发事件应对的重中之重就是厘清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消除事件危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就突发事件应对的根本任务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政府应急权力运用的规范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原则对其制约,从而防止政府应急权力滥用对于公民权利的侵害,这也是我们迈向行政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与政府打交道做生意,本应是最令人放心、风险最小的投资,因为政府本身就代表着诚实守信,但一些基层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不惜在政策方面打擦边球,待投资到位、工程上马、"兔子养肥"时,法规制度或上级政策发生变化,当初签订的协议很可能违规或违法。此时政府部门严格遵守所谓的依法行政,近乎"空手套白狼",令投资人有苦说不出。一个表面看似依法行政、本质上却不讲诚信的政府,不可能是我们所期待的法治政府。在行政法上,信赖保护也是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随着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政府对某些违法行为表现出从宽松执法到严格执法的转变。结合诚信政府理论,政府执法变动可从动机和行动两个维度划分为一般变动、较重变动与严重变动三类,其中较重变动与严重变动涉及政府诚信,容易引发冲突事件。政府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执法变动,并在变动后积极采取措施,一般执法变动后公开处理过程与结果,较重执法变动后进行有限信赖保护,严重执法变动后进行完全信赖保护。  相似文献   

13.
人权保障是给付行政应当贯彻的基本法理念和法原则。在此之下,平等权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公平原则、补充性原则等法原则可以视为是人权保障原理的延伸,因而成为在给付行政之中实现人权保障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重大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环节。从近几年江苏南通市的具体实践来看,南通市政府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建设、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推动南通地方决策向纵深发展,应该不断强化决策主体法治思维能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跟踪和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权力运行,加快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19世纪下半时期尤其是20世纪以来债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最早由德国学者耶林于1861年提出,它肯定了当事人因缔约行为而产生了一种类似契约的信赖关系,此种关系属于法定债的关系,从而完善了债法理论.我国《合同法》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但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未作规定,理论界、实务界也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应当以信赖利益作为赔偿的基本范围,信赖利益的损失应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同时认为机会损失也应当包括在信赖利益的范围内,但应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最高不超过履行利益为限.本文着重就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中争论较大的赔偿范围问题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行政公开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开始的含义只是指政府行为的公开,然后才有了更多的含义,例如:法律公开、司法公开、立法公开等。行政公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自己的理论构想,逐渐发展成为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设民主政府、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权力及其工作人员,还可以有效的保障公民的合法  相似文献   

17.
周天勇  张弥 《决策》2004,(4):38-39
西方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是,一个政权是由纳税人供养的。即一个国家中,不是政权在供养着人民,而是人民供养着政权中的政府、两院和其他政权机构。纳税人拿钱来购买政权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际的生活中,由于政权中的政府、两院等有它们本身的利益,包括政府部门、官员和公务员都有自己的利益。于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力私用,防止政府和公务员拿钱不干事和少干事  相似文献   

18.
<正>行政审批制度是国家干预、调控以及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有效的权力手段,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历史悠久。早在大禹时期,就制定了"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条禁令,这是我国官方干预经济的最早记录。随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  相似文献   

19.
<正>"民告官"在中国多年来一直被视为依法治国的标志之一。此次《行政诉讼法》修改,亦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其间,一直被行政法学界强烈呼吁的行政法院设立问题再次被提出。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为中国法治建设开启了"民告官"的制度先河,这对于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培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文化,限制行政权力膨胀,监督政府,建构权利制约权力体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无论是法学界还是实务界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一直是政府在对国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所处的转型社会中,如何让政府的行政权力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更是被推上了政府有效治理的高点。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来说明强调行政权力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建全对行政权力监督方面的法制,推行行政问责制,以德制权这多方面的监督手段对建全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作用。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对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