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在界定了“财务危机”的范围后,利用ST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数据,初步选择了20个财务指标,对ST公司与配对样本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和Z统计量进行分析,寻找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财务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Logit),建立起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预警模型,且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在界定了"财务危机"的范围后,利用ST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数据,初步选择了20个财务指标,对ST公司与配对样本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和Z统计量进行分析,寻找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财务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Logit),建立起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预警模型,且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民营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0—2002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公开交易的民营上市公司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民营企业根据其控制上市公司家数的不同分为控股单家和控股多家公司。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民营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形成超级金字塔控制链条,易导致经营和管理上的风险.尤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本文通过财务预警Z值模型计算出三组样本Z值.并通过配对样本检验和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民营控股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最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防范金融风险.文章最后给出相关监管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务风险是指未能达到财务目标的可能性,是企业理财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企业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重要的是,企业如何合理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并进一步掌握市场机遇、避免或降低因风险导致的损失.本文拟对“Z-score”模型预警体系进行修正,以30家ST公司和30家非ST公司为样本,根据修正后的“Z-scor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得出新的“Z-score”财务预警模型和判别标准,最后利用3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数据,对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中41家ST或者*ST上市公司和866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研究样本,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国内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多个财务数据指标,将原始财务指标归纳为几个主要成分因子,用这些主成分因子来代表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t回归模型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绩效进行合理预测,从而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制造业公司376家,其中被特别处理的ST公司188家,与其配对的健康公司188家,使用遗传算法和财务比率建立了财务危机IF-THEN判别模型,经检验,提前3年进行危机预测平均准确率为83.89%.  相似文献   

7.
退市风险判断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对财务困境研究的理论和实证方法,选取100家上市公司数据,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风险警示规则,创新引入虚拟变量,构造退市风险判断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提出首亏型公司在t年免遭被ST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Z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曾维火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242-247
本文采用判别模型的Z值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通过观察公司评级在四年中的变化构建信用等级转移矩阵,研究在特定的信用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转移矩阵所表现的一些特征,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些有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logit模型对我国30家未被ST而后被ST的上市公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logit模型对即将亏损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准确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大都以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数据。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年报公告的时间与当年有关机构宣布ST公司名单的时间比较接近,而距下年有关机构宣布ST公司名单的时间则比较远,因此,用ST前一年的年报数据来预测当年或下年的警情,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市公司中报数据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不仅具有很高的预警准确率,而且比基于年报数据的模型更具有较强的预警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2005-2009年29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志,分别建立了仅包含财务比率指标的单一模型和同时包含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非财务类指标后的综合模型,无论是在预测能力方面还是在误判成本方面均得到显著优化.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过度自信、CEO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艺峰  陈舒予 《管理学报》2009,6(10):1340-1346,1383
以1998~2004年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中被冠以ST的93家非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董事会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好、公司被ST处理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董事会没有及时更换公司CEO,这可能表明这类董事会过高地估计了CEO的经营管理能力给公司所带来的收益,过低地估计了CEO不善的经营管理能力给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实证结果说明,诸如过度自信之类的董事会的非理性行为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因连续两年亏损,今年中报披露之后,创业板公司中天龙光电、万福生科、宝德股份先后连续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如果连续亏损3年,没有ST过渡期,这3家公司将成为创业板首批暂停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2004—2007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信息技术类企业中23家财务危机公司和55家财务健康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其09年半年报财务指标的截取及分析,建立Z值模型对长安公司存在的系统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z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齐保垒  田高良 《管理评论》2012,(4):133-140,176
以2007、2008沪深两市21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分为经营复杂性、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建设三个方面。在控制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和是否为ST或*ST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产权性质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进行分类,通过相关分析,分别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破产威胁效应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控股ST公司,国有控股ST公司的破产威胁效应较低,债务融资没有起到破产威胁的公司治理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破产威胁效应弱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评价及财务困境预测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玲  曾志坚 《管理评论》2003,15(5):48-51
本文以2000年重组公司为例,采用ROI、EPS、ROE指标,结合资本结构对非ST公司与ST公司的重组绩效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一个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对ST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了验证。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不管是非ST公司还是ST公司重组的绩效并不理想,资本结构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传统流动性风险衡量指标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根据房地产公司流动性的特点提出适用于评价房地产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异变率。并通过我国11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彭欢 《管理科学文摘》2010,(28):189-190
当前高校贷款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和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本文将Z计分模型引入到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中,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以某高校的财务决算数据为基础验证了基于Z计分模型应用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