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表现是农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真实写照。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村合作社和村民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四元主体",但因权责配置失衡、治理参与主体非结构化安排、村民选择性公共参与逻辑、治理机制不健全且碎片化以及规范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等,主体间关系呈现出"行政指挥—迎合执行""乏力参与—双面回应""权威下达—消极服从"和"利益汲取—惯性依赖"的异化特点。对此,为了有序和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活动,需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间的主体权责关系,明确乡镇政府和村民间的主体地位关系,培育村委会和村民间的主体信任关系,界定村委会与农村合作社间的主体运作场域,提升村民的自治与话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能否高效发挥村民自治的职能关乎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稳定繁荣。但是,目前农村存在普遍的村委会职能定位不清、错位等问题,导致村委会自治工作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农村各乡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完善农村的民主决策制度,提高农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将是解决当前村委会职能定位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20多年的村民自治立法,对于保障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扩大基层民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缺陷,特别是以《村委会组织法》代行《村民自治法》职能,导致村民自治步入困境。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村民自治立法进行深刻反思,为建立适应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现实需要的完整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4.
实现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结合,是我国目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出路。这种治理模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如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与乡镇管理部分关系处理不当。为此,在新形势下,乡镇管理部门与村民自治的有效结合,不能仅以理论成果为支撑,更要从当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村民自治与乡镇政府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之后对产生的矛盾及冲突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为实现两者有效结合,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它帮助了基层政府管理,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扩大了农民利益诉求的政治渠道。但是,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立法上的不完善,权力结构的不协调,法制意识不强等等。为此,应不断完善村民自治配套建设,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党支部之间的关系,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建立有效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自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基本上实行了乡级基层政府加村级自治和民主选举的治理模式。一种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乡村自治和基层民主选举推动了乡村民主化的进程,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和农村政治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最近有学者仍然认为,由于宪法和法律有关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国家的行政权力被限制在乡镇一级政府,村民委员会授权主体由乡镇政府转向村级社区的选民,这意味着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传统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模式开始瓦解,国家在农村的行动方式开始法制化、契约化和政策化。因此,村民委员会实际上扮演了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7.
马西云 《决策探索》2004,(12):34-34
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其一,从乡镇方面来看,一些乡镇仍然把村委会当做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指挥式的管理方式.对村委会工作和村民自治进行行政干预.这特别突出地表现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环节上。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抉届选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民主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管理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已经进行了八届,从选举形式到实质内容、从观念到具体实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2012年2月第九届河北省XX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加强村民自治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举措: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制度,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村党的组织和村民自治制度,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城乡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袁文杰 《经营管理者》2009,(17):346-346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村委会的直接民主选举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实行民主选举,有利于把村民群众信赖和拥护的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的选民选进村委会班子,从而有利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民主选举机制是保证中国长治久安的最有效途径。一、在现阶段,农村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必然选择“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起点和关键。”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会自主性增强,农民的自主意识也普遍增强,实行了二  相似文献   

11.
“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创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对保障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党支部与村委会“两张皮”的问题。村委会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乡镇政府直接面向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村民,那么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夏履民主程序”以及村级社会管理模式是夏履镇与村民自治组织合力探索的创新成果,借鉴其创新成果有助于推动其他地区的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村委会实行直选后,如何健全民主 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村民 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突出村级党组 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党支部与村 委会的关系?如何完善村党支部领导 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些问 题在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 面,仍然是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关 键问题。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 自治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把党支部工 作、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有机地融于一 个制度体系,成为一个新型的有效的 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 一、突出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落 实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基  相似文献   

14.
农村村民自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现阶段,农村村民自治中存在着诸如自治权异化、农村"空心化"、"能人"缺乏制约、村民对农村自治态度冷漠等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促进农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的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从近年来村委会直选的情况看,广大农村村民和干部已把村委会的民  相似文献   

16.
乡镇与村庄之间具有三重关系:一是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事务范围内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三是乡镇政府与农民在政府依法行政事务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第一重关系体现了党的领导原则,第二重关系体现了村民自治原则,第三重关系体现了依法行政原则。乡与村之间的这三重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其中任何一种关系来否定其他两种关系,或以其中任何一个原则来否定其他两个原则,都会造成乡村关系的失调。从我国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出发,建设良性互动的乡村关系,关键在于融三重关系为一体,使其有机配…  相似文献   

17.
秦馨 《领导广角》2001,(4):2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11月正式颁布(简称《村委组织法》)。这部法规的实施,标志了村权社会控制体系向民主化迈进了一大步。根据该法,村民委员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只有经过村民直接选举才能合法产生;村民自治是核心,而广大村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关键在于选举权力的行使。在选举过程中,村民的民主权利能否得到尊重,其选举权能否真正行使,直接关系到村委会的成立,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及其政权的稳固。  相似文献   

18.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村民自治及其制度变迁,引起了一大批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农村政治研究成了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是,在众多关于村民自治的理论中,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行,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健全。而我国村民自治保障机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但使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得到发挥,推进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还对农村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我国政府提升国家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必将在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然而,村民自治的继续推进在目前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如果我们真正想推进这一事业,必须认清困难所在,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来。 根据我的调查和其他人提供的文献看,大部分地区的村民自治工作徒有形式,农民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因为村民自治的开展而获得有意义的改善;在乡村知识分子活跃的中部地区,村民自治具有激烈对抗的形式,大部分县乡干部不支持村民自治选举。党支部和村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