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民法进程中范式认识上的不足影响着我国民法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解决民法现代化问题及纠正范式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于厘清民法的价值目标。民法作为部门法,其核心价值目标应界定为私权自治,探讨民法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关注私权自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于彬 《经营管理者》2011,(4X):306-306
民法和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其区分依据除了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对象之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平,立法上采取的公平优先原则;而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则是效益,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原则。正确认识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对于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法生态化作为现阶段传统民法适应当前文明时代不断发展和需求时做出的一项重要变革和创新,在完善和健全我国民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通过对民法生态化其自身含义以及基本特征的有效掌握和了解,能够更好的推动民法在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之下得到更好贯彻和落实。本文通过对传统民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民法生态化其自身的概念以及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益衡量又称利益平衡,它和价值衡量密切相关,可分为法律制度层面的利益衡量和司法层面的利益衡量,民法即是一门利益衡量的艺术和学问,其目标指向正义。同时,民法中的利益衡量又须遵循相应规则,以避免主观、随意而达到客观、科学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民法作为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在社会的和谐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夯实民法的社会基础,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经济建设。民法的夯实需要我国每个公民的努力,为民法的基础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民法的渊源     
本文对法的渊源及内涵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我国民法的渊源及特点,最后对我国民法渊源的种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法律也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社会安定的保障,可以确立大众正当的法制观念。占有在民法中获得了一种独立的地位,不再依附所有权而存在,但占有制度的法律条文并不全面。为保护合法财产人的正当权利,创建有效的法律保护途径,本文从占有概述、物权法中占有地位、占有的效力和占有在民法中的作用分析占有在民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民事责任与债关系的定位是民法基础理论中的难题之一,也是围绕民事责任所展开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梳理近代民法上民事责任与债的"融合"到"分离"形态、现代民法中民事责任与债的"交叉"形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事责任与债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了民事责任与债在特定阶段上的重合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了民事责任不同于债而是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法律范畴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都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重要的课题。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辩已经持续多年,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其各自的法律体系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法的学习。本文通过回顾经济法与民法争论历史,总结前人经验,探讨我国现行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两者关系的实质,对今后深入研究经济法体系建设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冠 《经营管理者》2011,(4X):310-310
法的普遍价值在不同的部门法语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民法强调形式正义、交易自由,着眼于增进个体效益,维护微观交易秩序;经济法立足社会整体利益,强调实质正义和竞争自由,着眼于整体经济效益,维护宏观秩序。  相似文献   

11.
民法强制性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秩序和保护公民利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民法强制性规范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民法强制性规范的目的。并以"二进制"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民法强制性规范的四种类型。最后对民法强制性规范的正当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民法强制性规范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洪银兴  杨玉珍 《管理世界》2023,(5):1-8+53+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华东政法学院的李锡鹤教授在他的民法哲学专著<民法哲学论稿>中提出"民法学本质上是民事意志实践或表现的规范学".并且从民事意志的角度对民法体系进行了全新的阐述.笔者在阅读后从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关系切入,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14.
杨虹 《经营管理者》2013,(16):371-371
学习法律的目的就是在于实际运用,而民法更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民法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案例教学法对高职院校民法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一般法律规定而言,判例法的调整方向为从个别到一般,而制定法的调整方向与之相反,从一般到个别。判例法与制定法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法律具备执法上的确定性的同时,也具备适用上的灵活性,可以有效调整社会上变动的法律关系,充分发挥司法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避免乃至消除消极执法现象,因此,中华法系区别于外国法系的显著特性在于判例法与制定法的相辅相成关系。本文基于民法相关理论知识点的概述,分析论述中国民法对外国法的借鉴,研究探讨法官在中国民法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权观念的进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却不完善,理论界也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着眼于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逐一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功能,并就我国民法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执行和解是化解“执行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执行法官和当事人的广泛青睐,并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体现了执行过程中的私权自治原则,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民事诉讼执行程序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飞速变化我们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虚拟空间里生活,工作,游戏。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必须界定虚拟财产,搞清它在民法中的地位,确定其财产价值及归属,设计法律保护的对策等。本文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行检察权是检察权中诉讼监督权的一部分,体现的是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是一种公权对另一种公权的制约。但是民事权利又是一种私权,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中,如何把握协调民行检察监督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即民行检察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的民法体系中,善意取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同时也可以看做是随着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客观需要而存在的一种交易原则。善意取得的确定对目前善意交易相对人保护、市场交易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民法体系中确定善意取得的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因此对我国民法体系下善意取得制度进行讨论,无论是从法律体系的完善,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