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民阶层分化与“三农”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农”问题上,存在着“人多地少”这个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农民阶层分化使大量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富裕起来。农民阶层分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引导农民阶层分化,从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离不开壮大的农业、离不开广袤的农村、离不开广大的农民。因此,创新我国农民生态价值观教育机制,加强对农民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引导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他是萍乡市育种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育种专家,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破格授予他“农民技师”的技术职称,当地群众给他以“育种状元”的美称。这位普通的农民,今年44岁,家住湘东区排上乡,出身于“世代稻香门第”,是一名种田能手。排上乡政府看中了这位“状元”,把他调到乡农技站任农技员,负责全乡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十年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出现激发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张理高看到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杂交水稻种子,毅然走上了繁育杂交稻种的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杨嬛  陈涛 《中州学刊》2015,(2):50-55
资本下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以政府资本支持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实现的是"资本主导的外生型要素整合"。这一路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也给农民和农村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上的负面效应。因此要发挥土地在要素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转向"土地主导的内生型要素整合"新路径,用土地要素引导资本有序进入乡村,将农民在资本下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山东东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案例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新路径的可行性。为此,需要从鼓励和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协调和整合使用农业发展相关项目资金,搭建类似"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企业对接平台等方面推动资本下乡路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整合的"土地主导",加强农民利益保护,实现农业、农民、农村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包含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它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对于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引导和帮助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市...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我国农村劳动效率低下 ,农民素质不高 ,农业的比较效益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都比较低。因此 ,政府必须以人 (农民 )为本 ,城乡统筹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7.
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能够加快农产品流通、推动城乡直接对接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增进城乡交流,从而促进城乡统筹,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发展。茂名市基于自身的产业、定位及交通优势,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适合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发展社区支持农业不仅对茂名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新方向,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茂名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当前,一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行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的热潮,正在广大农村兴起。针对这种新形势,如何大力加强智力开发,增加智力投资,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农村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法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微观经济组织及其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为依托 ,而实现这种依托的一个有效载体 ,就是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 ,必须加强政府的指导扶持力度 ,逐步引导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理念     
谢鸿昆 《东岳论丛》2002,23(2):103-107
近现代科学是卓有成效的认识方式 ,它的全部根基是科学理念 ,即存在信念、可识信念和经验信念的统一体。科学理念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逻辑前提 ,潜存于任何现实的科学认识活动过程中 ,原则地规范、指导着实际科学认识。没有科学理念 ,科学既不可能生发 ,也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晓燕 《江淮论坛》2009,(6):175-179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个人的充分和谐发展服务。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有“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这些教育思潮在特定历史阶段顺应了时代需要,但由于科学与人文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些思潮呈现出相互更替、妥协和融合的历史轨迹。基于对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审视,文章提出“科学的人文教育”这一理念,指出它既不是“‘科学的人’教育”,也不是“‘科学的并且人文的’教育”,而是“科学的‘人文教育”’,其根基是“人文性”的,其发展方向是“科学性”的,其宗旨是使人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的主要语用特征体现在其表达的不确定性方面 ,而在科技论文写作中作者恰恰需要利用这种表达的不确定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在科技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以及目前研究的趋势 ,然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主要语用功能 :1 .如何准确陈述观点、恰到好处地表现命题 ;2 .如何保护作者的面子、增大读者认可作者观点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陈震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99-2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要随之加强和改善,在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原则、管理环节、管理方法等方面走向科学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的评价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在剖析传统的事实评价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宽泛、内涵也更丰富的科学评价观即科学评价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仅仅对科学活动进行事实评价是不够的;科学的价值评价--包括对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的反思和评估,以及审美标准等的应用--也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当前体制下要密切关注负面影响教师科研积极性的问题 ,应该通过激励政策、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提高信息服务、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以及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等措施 ,挖掘闲置或挪作他用的科研潜力 ,为提高学校科研水平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7.
预设是科学不可或缺的前提,但科学常常忽略预设,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必要,而是因为它们语境特征的规定。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康德的哲学,都不同程度地探讨了预设、证据和常识的关系,使得预设逐渐成为科学的合法和必要部分。康德之后的哲学,特别是从实证主义到逻辑经验主义,拒绝科学中的预设,而当代科学实在论则把预设看成是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并给出精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发展靠教师,教师提高靠科研。但是,目前有些高校教师的科研心态存在着一些偏差,在科研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应在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加强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创造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并将其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师亟待应对和完成的教学实践课题。在借鉴国内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以教材基本内容为骨干,以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实例或科技史事例作为拓展性教学内容,力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素养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金辉 《北方论丛》2006,(1):114-117
科学解释学认为,科学不是无前提的,对科学的理解无法摆脱“解释学循环”。科学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生存实践。科学不能在脱离解释学的人类真空(纯粹的自然界)中存在,科学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公理化、形式化体系。它必须在人类“共在”的社会中、文化中和政治中得以生存。对科学解释学的完整理解离不开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微观文化学、科学微观政治学这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