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便将知识、人才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联系在一起,认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实践在呼唤着教育督导理论 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机构开展督导工作,是教育事业科学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1977年就曾指出:“要健全教育部的机构。要找“些四十岁左右的人,天天到学校里去跑。……了解情况,临督计划、政策等的执行,然后回来报告。这样才能使情况反映得快,问题解决得快。”中央领导也曾指出:“要加强教育事业的管理,逐步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价和临督制度”。1985年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颁布以后,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即经济、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给终把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列为他最为关心和直接指导的重要问题之一。1977年邓小平一复出,就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工作。以后在一系列的讲话中,都将经济、科技、教育联系在一起作了精辟的论述。例如七十年代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关人才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系统精辟,高瞻远瞩,它构成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关于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及其方法1.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认为,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1982年,为了实现“三步走”的战略,他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并把教育和科学作为3个战略重点之一.他指出,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国家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为此,他一再强调,全党都要抓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党和国家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上述思想,先后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制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最近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落实,以推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教育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提出了许多充满鲜明时代气息的独到见解和崭新观点,为我们党制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一)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教育质量和效益还急待提高。我国拥有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往何处去?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似乎解决但实际尚未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我们彻底解决了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任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四化建设急需的人才,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区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区已建立了1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开设了76个专业,在校生人数达28400人,巳成为我区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现在,电大毕业生已遍布全区的工厂、农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又正视现实,他提出的“教育要优先发展”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深刻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班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有关的论文和专著不少,但比较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教育思想,还是不多的.所以本文试图从邓小平对我国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分析教育落后的原因,加强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以及怎样搞好中国的教育改革等方面,探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二十年.”我国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靠教育,要发展中国的教育,制定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就首先必须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估计.解放前我国的教育是十分落后的,解放后十多年里虽然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文革十年里,在林彪、“四人帮”“知识越多越反动”等反动谬论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受到巨大冲击.粉碎“四人帮”后,我们的教育状况怎样呢?就科研人员而然,我国只有二十万,而美国则有一百二十万.前苏联也有九十多万.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看到中国教育落后状况.认为中国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不要自欺欺人.只有看到自己教育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教育理论概括来讲具有以下特征。时代性。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还要面向世界。1983年10月1日,他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不仅是对景山学校教学改革实验的鼓励和指示,也是对全国教育改革的鼓励和指示,是邓小平同志站在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把以后,他多次论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9年3月用日,他又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吻可以说,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是一以贯之的。现在,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对教育工作的论述,对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经验作了深刻的概括,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极大地推动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强国的法宝,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站在实现“四化”的战略高质,强调重视教育邓小平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早在1977年,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以后,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状况下,自告奋勇主管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并且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在进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时,他又强调指出:“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共收入文章116篇,其中主题是教育或直接、间接涉及到教育的共34篇。从这本文选所阐述的一系列精辟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方针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教育与现代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经济建设的全局和长远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16.
孙秀鸿 《理论界》2002,(4):77-78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一,“三个面向”的提出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时代的抉择一百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梦,就是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中华之梦,简单一句话,就是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由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尔后反复论证、已为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确立的我国从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共70年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中华之梦而勾画的宏伟蓝图。如何实现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如何实施这幅宏伟蓝图?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早在1977年他就指出:“我们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思想认识的深度,制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发展精神文明也是硬道理,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发展精神文明也是发展现代化事业 \::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  相似文献   

19.
198 3年 10月 1日 ,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国情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战略指导方针 ,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对于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 ,培养面向2 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着“三个面向”的内涵、意义以及如何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进行高等教育观念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教育,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中,都有大量这方面的论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结合大庆二次创业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市教育事业,笔者作如下一些思考.一、在一次创业中,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摆上战略位置教育是一种产业,并且不同于其它产业,它是起关雄性作用的基础性产业.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