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宋浩 《东岳论丛》2001,22(6):68-70
当前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 ,如何认识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改制之间关系 ,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国企改革 ,这对深化国企改革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1999年以来 ,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 ,银行连续七次降息的宏观环境下 ,先后推出了发行证券投资基金、允许国有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入股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允许保险资金入市、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股市向好发展。同时也推出了允许部分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向社会公众股东配售国有股、加快国有企业上市等推动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  相似文献   

2.
私企与国企会长期并存,共同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贡献。私企发展对国企改革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 ,私企发展可以促进国企存量的盘活 ,私企发展可为国企发展造就强大的企业家队伍。私企参与国企改革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革不仅是对国企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对管理国企的体制改革。只有抓住政府管理国企体制改革这个关键 ,才能使国企自主地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企新模式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企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但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经济史学是一门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有机结合的学科,从这一学科角度对国企改革问题展开分析,回顾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既有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认识和举措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仅仅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必要条件,切实消除政府对国企的父爱主义,才是完成国企改革的充分条件。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要由硬约束替代,确立常态条件下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观念必不可少,这是经济史学视域给我们展示的国企改革的难点所在,也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则,推进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全球意义和历史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所有制决定论、传统的公有制主体论这些观念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客观事实发展的挑战.显然,现实已经走到了前头,很多旧观念的纷争已被大踏步超越了.国企改革首先要观念变革,当前需要从理论上总结国企改革实践中的得失,预测国企改革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 ,我们认为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国企的产权制度是必然选择。产权不清是阻碍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从1978年开始 ,历经20多年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国企改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仍停留在行政手段上 ,结果造成国家对企业“一放则乱、一收则死”的现象。时至今日 ,国企产权不清这个内部深层次问题已无法再回避了。国企产权不清的具体表现 :其一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国有企业的所…  相似文献   

7.
国企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所有者缺位,不如说是国有产权残缺,也就是国有财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严重地不对称甚或分离。而造成国有产权残缺的主要原因是,国企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而背离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由国企的国有产权性质决定,国企只能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因此,国企改革的实质是国企的功能再定位,而国企改革的过程则是其产业布局的调整。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是,要不要以及如何把竞争性领域中的国企改造成够格的因而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8.
产权论成为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企产权改革的理论依据.但产权论无法解释变革产权后,有的国企效益提高了而有的则没有明显变化的经济事实.超产权论发展了产权论,丰富了企业治理理论,提出了新的竞争理论.超产权论对中国国企改革具有新的解释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国企改革而言,混合经济和资本运营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点睛之笔,为国企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彰显划时代的影响力。别说企业和市场之间界限分明,唯成份论和唯身份论是行不通的,除非不搞市场经济,否则,不讲平等经济主体就不会有效率。企业制度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看谁说了算和谁说了能算,如果权力配置不当则满盘皆输。国企"高薪激励"是国企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新动向,窃以为有三大不宜:一是国企高管不在人才市场上;二是对金融危机的反省,股东开始对CEO说不;三是国企高薪能否真实反映人力资本价值,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及国企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仅仅把资本市场当做为国企筹资的场所和渠道,必然导致其功能单一、结构扭曲、机制不健全。既影响了国企股份制改造的顺利进行,反过来又妨碍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位资本市场的功能,使其朝着市场化、全功能的方向发展。同时,将国企股份制改造与资本市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提供场所和机遇,国企改革反过来又为资本市场健全、高效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企改革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的国企改革与证券市场发展存在相关关系。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证券市场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国企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最后对证券市场如何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效率改进服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是世界上国有经济比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弥补市场失灵、减轻财政压力、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成立原因、运行模式、管理办法以及改革途径等,都具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特有的独到之处和成功之处。美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运行模式、国家规制以及近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产权改革是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重组的核心,也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重点。研究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关键是对这一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国有资产体制性流失与交易性流失不可混为一谈;需要对国有资产本身进行合理定价;需要解决国有企业退出市场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探索目前中国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基本方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国际经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退出市场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公众具有充分的权利对国有企业的退出进行监督;国家有必要进行单独立法,规范国有企业的处置行为;证券市场仍是中国未来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根本途径;国有资产的定价必须逐渐走向单一化,附加的非价格因素,完全可以通过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最大价值之后另行解决。  相似文献   

14.
产权改革变形:对国企改制典型案例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产权改革变形是转轨期我国改革变形的一种主要形式。实践证明,我国国企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中心的股份制改革,有待于深化和完善,前些年大批进行的国企改制任务远未完成,与建立规范的现代产权制度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几起典型案例警醒人们,国企改制仍是改革的难点,而治理“改制”和“产权变更”名义下的改革变形,更是我国现阶段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股市的不断发展、创新,企业重组机制上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股市新的增量资产而言,企业为上市进行实质性重组推动了资源配置;对股市大量存量资产而言,发现、披露代理问题,变更低效率管理或接管的动力、压力推动了企业重组;此外,股市推动企业重组功能的发挥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我国股市的企业重组机制的分析及和美、日制度的比较,对我国股市重组功能的发挥,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选择能够指导企业管理层对科学与非科学理财行为进行区分,引导企业财务的运行方向。研究、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企业的理财行为,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良性运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随着我国重新启动国企向国家上缴利润等政策,国有企业、特别是西藏国有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选择、设立适合自身的财务目标,这将对西藏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玉  向平 《江汉论坛》2002,(1):32-33
本文从多角化经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与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的灵魂,提出了企业在多角化经营中培植其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与方法,指出了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国家理性的选择,但它不是国家的行政附属物。时至今日,我国的国有企业仍未从国家行政附属物的阴影中走出来,仍未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从而使其效率一直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与其未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性质,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正确定位后WTO时代国有企业的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波浪理论,循环理论,技术分析等测市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深入研究深沪股市,探索如何在投机市场中获取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