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乡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乡村发展需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需要置于现代化、城镇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中加以考虑,并要结合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将"补短板"与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拉动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两驾马车",在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上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
3.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乡村人力资源总数不足和结构短缺是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乡村人才振兴等重大政策支持下,培育和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及长远意义。在界定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应然要求,归纳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围绕有利于形成谁来投、投给谁和怎么投的系统合力,提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术研究、政策话语、基层干部均强调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关于“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的讨论中,鲜有农民的声音。本文尝试将这一问题分解为“谁的乡村振兴”和“谁来振兴乡村”,从“受益主体”和“行动主体”两个维度剖析农民对乡村振兴主体角色的认知。分析发现,农民对受益主体的理解是综合其角色认知和现实感知的结果,农民认为他们自身在乡村振兴中并非确定的受益主体,也并非当然的核心行动主体,而更多认为自己是乡村振兴行动中的配角。本文认为,乡村留居人口结构与可行能力、相关政策和项目的执行偏差以及农民对其主体角色的解构等共同形塑了农民对乡村振兴主体角色的认知,造成在乡村振兴行动层面农民主体性不足的现实。因此,从农民视角出发,充分保障农民的主体利益,培育和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了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发展了乡村优秀文化、有效凝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乡村文化面临振兴主体力量流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空间日益萎缩以及文化产业转化活力不充分等现实性困境。为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地要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流失的农民回归;加强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乡村文化创新能力;重塑文化载体,巩固乡村文化空间;平衡发展效益,激发乡村文化产业转化活力。  相似文献   

7.
8.
合理进行乡村产业布局,选择适配的产业经营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产业经营,基于N市典型村庄的产业经营实践,归纳出项目招引型、业主带动型、资源改造型和党建引领型四种典型产业经营模式,并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方面分析不同经营模式的适配情境。研究发现,强区位优势和强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项目招引型产业经营模式,强区位优势和弱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业主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弱区位优势和强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资源改造型产业经营模式,弱区位优势和弱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党建引领型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以“全体成员的共建共享”“覆盖全面的梯次共享”“机会平等的公平共享”“立足发展的真实共享”为核心内容的共享思想体系,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共享思想对全民享有的主体确认、全面享有的内容倾注和平等享有的格局构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基石、目标指向和行动要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须继承和践行马克思共享思想要旨,着眼于突出农民共享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积极性;着眼于扩大共享内容的涵盖范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平共享的本质要求,促进发展要素向农村倾斜,以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共享,从而深入推动乡村共同富裕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案例,通过对其中若干不同乡村旅游社区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发现:(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交替出现,这种交替主要取决于制度框架内各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其相互间的博弈构成了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2)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将在一定条件下向正式的制度安排转化;(3)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因此,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应提供利益相对均衡,在满足个体理性基础上达到集体理性的合理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下乡具有现实的实践需求、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资本下乡不仅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还必然受到诸如政府动员逻辑、村社自治逻辑以及农民自主逻辑等非市场逻辑的影响.在国家政策关照和政府指导下,城市资本与乡村社会开展了自主经营型、内外合作型和项目运作型等村企合作实践.然而,资本下乡始终脱离不了农民权益保障这一核心主题.借助"理想类型"研究范式,构建出政府归位、市场到位、组织补位和农民主位的"四维一体"乡村振兴模型,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组织化、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完善村企合作治理机制,进而实现村级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城市资本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快速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城乡结构位置中的村庄,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类型分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根据不同城乡结构位置中,村庄内生性基础结构分化的现实基础分类推进。城市吸纳型村庄具有靠近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村庄人口社会结构完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高,经济社会系统全面被城市所吸纳,城乡融合发展是这类村庄乡村振兴的实施方向。城乡互动型村庄主要通过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实现城乡关联,在人口流动和乡村资源配置中,形成了以中坚农民和老年人为主体的村庄经济社会结构,这类农业型村庄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城镇化稳定器的功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基本秩序,是进行乡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偏远村庄由于远离城镇以及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人口不断流失与村庄空心化的考验,因此这类村庄应探索生态保护为基础的乡村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逐渐进入重大转型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工的出现、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建设等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为乡村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到异质多样性社会的过渡和转变带来了动力和契机,乡村社会结构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奋斗出来的,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是核心和关键,因此认清中国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了解其现状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0—202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生产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最新形势,明晰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劳动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减少,但第三产业在最近十年成长为最强劲的就业增长点;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持续老化,当前已呈现与城镇就业人口完全不同的年龄峰值;尽管农业女性化趋势在最近10年实现整体逆转,但其就业不充分、更易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依然显著。基于此,未来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中西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重视老年人在农村中的经济价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村公共服务、释放农村人力资源等方式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口基础、劳动力基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及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也应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是相辅相成、双向互促、并行不悖的关系。因此,新时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应该重视农民启蒙,并将其渗透、溶入培育过程始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该坚持有蒙共启的原则,努力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代农业、民主政治、乡村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保障等新时代的思想观念传输给农民,从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的双赢,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工作满意度是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晴雨表”。从心理契约视角出发,以工作满意度为工具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基于对224名乡村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当前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心理契约达成水平。研究表明:当前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居于中等水平;乡村教师心理契约总体达成水平较高,但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其中教师责任达成水平高于学校责任达成;心理契约对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学校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力大于心理契约教师责任。提出双向互动,构建良好心理契约;主动干预,强化心理契约引导;分类施策,满足教师差异需求;协同发展,均衡心理契约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也应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是相辅相成、双向互促、并行不悖的关系。因此,新时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应该重视农民启蒙,并将其渗透、溶入培育过程始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该坚持有蒙共启的原则,努力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代农业、民主政治、乡村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保障等新时代的思想观念传输给农民,从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的双赢,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而此也成为我们今天共建和谐社会的掣肘之一.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关于收入分配理念的演进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实践新乡贤角色的现实境况,文章基于社会角色理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乡村教师新乡贤的实践现状、实践特征、实践困境及其改进策略。乡村教师在实践新乡贤角色的过程中既有可喜之处,也与角色期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践表现反映出其新乡贤角色定位与规范不清、角色实践主客观条件不足、角色实践支持条件不完备等现实困境。为更好地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作用,要协调好乡村教师的专业角色与新乡贤角色,明晰角色定位与角色规范,从而突破角色期望的模糊困境;要从政策理论、乡村教师角色两大主体化解新乡贤的建构困境;还要从政策视角、乡村社会、乡村学校多方协同合作构建乡村教师实践新乡贤角色的支持体系;教师自身也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