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吠檀多观     
一吠檀多是一种基于神秘主义的哲学。神秘主义企图从其纯形式中获得体验,然后用之解释现实。它认为这种直接体验即为现实,而且这现实就是被体验为绝对价值的那种东西。有了此种体验之后,一切思想和欲求都因得到满足而停止了。有此种体验的人会感觉到他已经找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东西,它可以满足一切企求,回答一切问题。吠檀多是一种检验它自  相似文献   

2.
引言印度文化源远流长,有近4000年的历史。它的哲学史也同样悠久。从公元前1000至500年间,奥义书哲学产生之后,各个时期的哲学基本上是继承和发展奥义书的哲学原理,虽然因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而有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今天的印度哲学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既要设法使自身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又要尽力保持它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是要坚持那些经久不衰的奥义书的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3.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3,(4):133-144
吠檀多派和佛教是印度思想史上的两大思想派别。“幻论”和“空观”分别是两派的主流理论。梳理两派中这方面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历史发展,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点,对于了解印度哲学的精髓或核心思想,认识东方文化的特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罗摩努阇的制限不二论 (甲)时代、生平和著作中世纪,印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和压迫下曾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和起义。这些斗争的情形虽然没有被很好的记录下来,但我们在南印度的一些文献和碑铭中还可以知道梗概。印度中世纪反封建的斗争和其它的国家一样往往采取异端运动的形式,即集中反对正统的印度教以及它所神化了的种姓结构,哲学斗争则是围绕着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不二论而进行的。印度中世纪的异端运动被称为“虔诚派运动”,这个运动起源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争论得最热烈的问题是里根政府的计划能否刺激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一直鼓吹以  相似文献   

6.
黄夏年 《浙江学刊》2003,(5):160-166
云南鸡足山佛教与浙江佛教的联系 ,主要反映在学习的阶段 ,属于请进来的情况。明代万历年间 ,佛教复兴 ,浙江成为中国佛教复兴的重镇 ,许多鸡足山的僧人纷纷到江浙一带参学 ,他们在浙江亲近禅门大老 ,大机大用 ,受益终身 ,并把浙江的禅风引入云南。浙江天目系和天童系的佛教对云南的禅宗发展和禅风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活动到当代仍未停止。浙江佛教对云南佛教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7.
吴光正 《学术交流》2013,(2):144-146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吠檀多哲学自古代至现代一直是印度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也是当前印度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吠檀多和婆罗门教——印度教很多派别的信仰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这些派别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吠檀多在传入国外后曾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吠檀多的起源和发展,吠檀多的基本派别及其在理论上的分野,吠檀多与印度教、佛教等关系,吠檀多的现代思潮和对西方的影响等等作一概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10,(3):112-123
近代印度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宗教和社会改革家罗姆莫罕·罗易,还是个吠檀多哲学家。实际上,他是印度近代最早对传统吠檀多进行批判和革新的人,是新吠檀多主义思潮的倡导者和先驱者。他的吠檀多哲学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吠檀多不二论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为近现代新吠檀多主义哲学流派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克里希那昌德拉·薄泰恰里耶(Krishnachandra Bhattacharya,1875-1949年)是现代印度著名哲学家之一,在印度现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建立的超验论唯心主义体系,属于印度新吠檀多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派别,可称之为“超验吠檀多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11.
波佩尔从来就不属于维也纳学派,他从未参加过该学派的会议。但是尽管如此,他也不能就被认为是圈子外面的人。1950年,在我那篇论述维也纳学派的文章中,我认为我有必要一再提到他。另一方面,如果不涉及维也纳学派的话,那末,波佩尔的论著从师友渊源来说就是不能被人们理解的。波佩尔同维也纳学派有着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对于波佩尔的思想发展来说,维也纳学派亦有重大意义。在谈到卡尔纳普的著作《语言的逻辑句法》一书时,波佩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本书……在我自己的哲学思想上,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在  相似文献   

12.
何剑平 《唐都学刊》2003,19(3):10-14
刘禹锡与佛教的关系,贯穿其一生。他与僧人的交往具有文字之交、佛理之交和不拘宗派的特点。贬谪之后,刘禹锡奉佛尤盛,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会通儒释的观念代表了中唐文人的普遍看法。《维摩诘经》是对刘禹锡影响较大的一部经典,这不仅表现在他对与之相关的佛教传说故事的袭用及义理的阐发,还表现在他以维摩诘教义为人生践履,在尘俗世界一直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形成有别于其他文人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近代宗教改革运动基础上兴起的新吠檀多主义哲学,是印度哲学家在沐浴欧风美雨之后对印度传统吠檀多论予以改造之后的产物.它是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结合的产物,也是印度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概述了这一近代哲学思潮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学说,分析了这一重要哲学流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类学”一词1940年就出现在赫斯科维茨的著作中,但一般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在四十年代的后几年由卡尔·波拉尼创建的。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显著的发展。据认为,这种发展表现在这样几件事情上。一是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类学家正在增多,仅英国一国,现在刊登有关经济人类学论文的马克思主义杂志至少就有4种,即《辩证法人类学》、《经济与社会》,《人类学评论》和《农民研究》。二是工业化以前的(日本、中国、拉丁美洲、非洲)经济史的出版正在增多,如T.C.史密斯的《日本的农村起源》、费正清编的《中国世界的体制》等。这类经济  相似文献   

15.
婚姻与家庭,是公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期发表的《春秋婚俗与儒家学派》,论述了春秋和魏晋时期婚姻观念的演变,展示了那个时期的妇女风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学科意识与学派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界定学科与学说、学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点,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整体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之所以不尽人意,大都与未能妥善处理此类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比较[美]W.杜格、H.舒曼徐斌译制度主义者的观点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权力关系是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权力是使他人去做你要他们所做之事的能力。由于迷信的盲从,弱小的阶层和个人经常不知自己利益所在,最终为别人利益服务。迷信和盲从并非...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满意科学对生活与价值观念的看法,驱使有些人到东方的印度精神遗产中去寻求慰藉。印度精神智慧的精髓仍完好地保留在吠檀多和咒语瑜伽的传统中。精通科学哲学和印度传统的辛哈,发现在科学与吠檀多、咒语瑜伽之间没有互相矛盾之处。他观察到这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又互相关连的。  相似文献   

19.
何欢欢 《南亚研究》2013,(4):145-157
“原人”思想是吠檀多派直接继承吠陀、奥义书学说的最佳体现之一,但由于留存文献极少,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翻译并解读梵本《中观心论》第八《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及其藏译古注《思择焰》中有关原人思想的集中论述,分析了早期吠檀多派有关原人的定义、特性以及意义等,同时考察了早期吠檀多派原人思想的文献依据与学说渊源,借以提供研究早期吠檀多哲学的新资料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人口1,713万(1985年),首都加德满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尼泊尔南部地区古名迦毗罗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因此,它就成了我国历代僧人崇敬向往的佛教圣地。早在公元405年,就有我国山西省僧人法显到达佛陀故乡迦毗罗卫城和他的出生地论民(洛明达)园,瞻礼佛陀遗迹,从而开创了中尼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佛教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尼泊尔佛教与山西佛教结下了友好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