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近年来,少数政府机关决策随意、执行不力、职能越位、失职渎职、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等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对外形象。要适应加入WT0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必须从政府机关抓起,率先垂范,以创建政府信用工程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同时,信用环境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信用就等于失去市场.而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信用又处在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去那种依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招商软环境的方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如何大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杜绝政策体制上朝令夕改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已成为招商引资能否获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招商最大的诚信所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要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或者说个人形象的高度评价。信用环境的好与坏,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信用环境实施专项治理有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批判高利贷信用和扬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信用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信用理论,该理论对我国信用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我国,信用缺失尤其一些地方政府的信用缺失,极大地削弱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加强和完善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现代的市场经济又是信用关系最普遍的一种经济,即信用经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二者有怎样的关系?最终又如何理解现代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信用经济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信用观念最初源于道德范畴,本意是指"诚实守诺,言行一致"。然而,道德意义的信用观念与现代经济意义的信用观念并非一回事。前者是单纯的道德追求,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不排斥等级特权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后者则超越道德追求,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并以个体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为前提的经济生活的内在利益观和法律观。根据社会主体的不同,社会信用可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司法信用等。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价值观急剧变动,社会信用的主体行为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社会信用已出现危机,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健成长,加快治理和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信用服务业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社会信用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信用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更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我国信用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市场要发展,政策是先导,所以,本文就用政策手段促进信用服务产业发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信用销售在提高销售量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而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信用销售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企业信用管理防范与控制信用销售风险.  相似文献   

9.
2008年起,重庆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将实施信用评价机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用评价将成为该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据重庆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今年该市将出台《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暂行办法》,建设政府决策信用体系、政府执行信用体系和政府监督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信用信息库。  相似文献   

10.
<正> 信用担保是降低债权风险,强化债权信用、确保债权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和银行无需考虑经营风险,信用担保也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和空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逐渐淡化,经济风险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促进了经济担保特别是贷款信用担保业务的普及和发展。 1993年底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保公司)的成立运营和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实施,标志着担保已进入到我国的经济生活之中。近二、三年来,受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需要的双重影响,信用担保迅速升温,其地位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已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信用担保乃至担保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食品市场较混乱,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十分严重,各地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严重缺失。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信用的市场是无秩序的市场。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食品行业的信用建设,自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委下发《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以来,各地、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蒋宜茂 《决策导刊》2005,(12):18-19
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不是我们这一代才有的。”在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汇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征途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诚信缺失”的严重危害,必须从制定规则、制度和法律入手,强化信用意识,从每个人做起,建立起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塑造中华民族的新形象,实现经济的腾飞和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用建设的缺失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是整体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政府“善政”的隐形资本,也是政府持续执政的一种重要竞争力。增进政府信用,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而言,政府信用现状不容乐观。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旦政府失信,那么它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损害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8,(3):36-40
信用与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基石。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而一旦政府不守信用,它对社会信用的损害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5.
方骏 《决策》2014,(10):26-28
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全面实施,对企业来说,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管理;对政府来说,是市场监管模式的一次重构。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信用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国债已经逐渐的成为弥补我国财政赤字重要的手段,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债券信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债券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风险的累积,对于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针对政府债券的研究背景、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概况以及风险的防范构建思路进行实际的研究,并设计信用评级制度的具体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实现我国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慧 《决策探索》2010,(10):54-55
市场经济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信用社会: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良好的社会商业信用和市场经济发展会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层次、扩大交易规模。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信用建设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相反,目前市场上的信用缺失成了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论文主要研究当前经济动荡时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更加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信用担保体系既是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为此,信用担保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坚持全面风险管理来严格控制风险,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健康、稳健发展,为将来信用担保行业重新洗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贾坤 《决策探索》2004,(10):49-49
一、公民信用权公民的信用,是与法人的信用相对称的概念。是指公民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诚实信用。参与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应严格遵守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没有诚实和信用.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生活就没有了安全感。信用是一个文明社会中作为人必不可少的资格。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换活动。必须以交换者相互之间的人格认可和对交换规则的共同信奉为前提。他们之间是不是讲信用、是否能够信任对方或被对方所信任、是否真诚地遵守交易规则,是市场能不能够存在的基础条件。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格。公民信用首先作为一种道德评价,要求公民于内心及民事行为中蕴含恪守信用、童叟无欺、买卖公平、适时履约的品德操守。一旦公民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就要在交易中注重打造信用,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进行行为.将自己的良好品格、一定的财产保障作为信用的保证,珍惜信用、维护信用、拒绝失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迅捷.提高交易效率.使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序体系。  相似文献   

20.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究其原因,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又是信用经济,金融业给追逐利益的“经济人”可能带来丰硕的回报,也蕴含着“道德人”信用缺失的潜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中的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一、对金融和信用的理解1.对金融的理解。金融简言之就是资金的融通,一般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的内容包含较为为广泛,包括金融关系、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