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类邀游太空已不再是梦想。现在人们已能乘坐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到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这些载人飞行很不方便,每次运送的人员也有限,而且需要花费太多的费用。能不能建造一条安全省事的道路通往太空,让人类可以在地球与太空间随意往返呢?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对曾搭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玫瑰进行研琉发现,“太空玫瑰”具有不同于普通玫瑰的芳香气息。实验证明:“太空玫瑰”芳香分子的化学构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且“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地球上所没有的芳香气息”,从美学上来讲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3.
空间环境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仅就地球引力作用范围这一很小很小的外太空领域来看,现已探明未来将可供利用和开发的空间资源大致有:航天器相对于地球表面的高远几何位置资源:能够推动宇宙飞船的太空电磁波资源、太空冰核聚变资源、太空反物质资源:高真空和微重力环境资源;太空太阳能资源:强宇宙粒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11,(6):49
一、太空育种将神话变成现实是目前各高科技行业研发的热点。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难以模拟的、独特的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生物性状变异,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就是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5.
国外资讯     
《金色年华》2013,(10):6-6
瑞士科学家将在未来五年内发射一颗拥有灵活触须的卫星,为外层空间大扫除。据估计,目前37万件卫星火箭残骸和卫星碎片正在以时速28万公里环绕地球轨道,这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名为“清洁太空一号”的打扫卫星的任务便是用触须抓住这些残片,把它们送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能够“飞出地球去”,这越来越成为世界航天界的共识。长征火箭在世界上的领先技术早已证明,中国具有将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西藏,是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壮美,还有人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是“世界屋脊”和地球在太空的第三个支点;如果从高空俯视,你能看到这里峰岭相连,苍山如海,  相似文献   

8.
在太空中绕着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宇宙、预报天气、传递信息和进行间谍活动等。但对于医学专家来说,它却还有另外一个用途,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就是预测在何时何地可能会暴发某种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胡铁华 《老年人》2008,(11):34-35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0.
《金色年华》2008,(2):26-26
中国人上了太空无疑是比外国人在太空看见了长城更有意义的事情。杨立伟曾经很明确地说在太空没有看见长城。反倒是外国专家和媒体要论证在太空看见长城是可能的。欧洲宇航局最近纠正,他们在太空拍到的是密云水库附近的河流而不是长城,也有的专家争论,网上的照片确实有长城。不管怎样,在太空能否看见长城是一个事实,而我们以长城能够在太空被看见作为骄傲是一种情感——情感服从于事实成为大家的共识无疑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见闻     
巨型遮阳伞将为地球防暑降温来源:北京青年报最近,科学家们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在地球热带上空,创造一个像“土星环”一样的人造太空粒子环,或  相似文献   

12.
经历过太空邀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虽已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但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在争论之中。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虽说太空辐射、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美国海军用改装过的“标准Ⅱ”防空导弹,一举击毁一枚即将坠毁的报废卫星,这一行为本来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是一个可能引发“对太空军事化”广泛担忧的危险行径,但美国政府和军方事前做足了功夫,一方面把击毁卫星的行为包装为“保护地球环境”的正义之举,另一方面做出信息透明、情报公开的姿态,努力表现出一副问心无愧、欢迎监督的坦然,这件事的实质和美方的真正动机且不去评说,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普遍感到地球有点不对劲了:气温连年升高,而且高温持续的时间增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不过,科学家们关心这个问题,还有更为严峻的意义。世界气象组织的戈德温·奥巴西教授在20世纪就预测,21世纪将是地球5万年来最热的一个世纪,到2025年,地球表面气温将升高1℃,到21世纪末,将升温3℃。他警告世人说,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地球将不再适宜于人类居住。  相似文献   

15.
亚丁代表了这样一类人:很早出国,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却又选择回国,直至在中西两种国度间游走。他们的身份,早已脱离了某一种单独的文化背景,而更像是地球村公民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太空杂物     
因为遥不可及,所以人们对太空充满好奇;如果给你一次“升天”的机会,你会带什么上太空?  相似文献   

17.
月球发电站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渺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这是近年来最劲爆的太阳能计划,也是最具创意的大科学工程设想之一。月球发电优势明显我们知道,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安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代老年》2013,(7):14-14
从神一到神十,中华民族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愈行愈迩。犹记得1999年11月20日,随着神舟一号飞向太空,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也开始起航。14年转瞬即逝,神舟系列历经世纪更替、时代洗礼、技术变革,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单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环游太空到出舱行走的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19.
追求高尚的生活品质,本来就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地球上差异悬殊的环境,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构筑了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潘国本 《现代交际》2003,(10):32-32
1961年4月 12日,当加加林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按下“25”那个神秘密码以后,东方-1号飞船降至700米高空,随之,加加林跳伞平安地落回了地球。这个25岁的矮个儿上尉,代表人类圆满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 几分钟后,消息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电台、报纸竞相报导这位一夜升空的超级明星。接着,他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了一起,与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握手、交谈,与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小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至少校,接着成了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学子,然后成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