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古代哲学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是淡漠甚至蔑视的,而近代哲学则热衷于自然科学;古代哲学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如冰炭不可同器,近代哲学则把自然科学视为哲学的基础;由于远离自然科学、古代哲学带有明显的玄想性和直观性,由于亲近自然科学,近代哲学带有实证性和经验性。总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科学改变了中国哲学的走向,使近代哲学具有了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特征和风格。然而,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推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利用自然科学来丰富和发展哲学,仍然是哲学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比较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哲学的比较以"中国哲学"和"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为旨归,既孕育着比较的哲学,又催生着"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站在全球化和当代人类价值重建的历史高度,从马克思"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理论视域出发,追问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前提和基础、标准和尺度、路径和方法,既是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也是中西哲学比较在当前实现突破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心理哲学与哲学的心理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灵魂是整体和谐、有机统一的,众多的哲学分支形成了哲学这个具有健全生命力的整体。心理哲学作为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和现实上的必要性。哲学的反思特性必然涉及到作为整体的精神心理。精神心理与哲学之间具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和互相映现关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哲学的心理维度。  相似文献   

4.
陈发俊 《兰州学刊》2015,(2):99-103
哲学咨询是用相关哲学理论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困惑或心理焦虑问题,它的兴起引发人们对哲学之用的思考:尽管哲学在历史上也发挥过咨询作用;与当前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比,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也适应了碎片化社会的现实需求。但是,哲学咨询仅仅是哲学之用的冰山一角,哲学更大的用途在于"爱智慧",启民智,塑造民族精神。因此,当前尤其需要发挥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5.
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哲学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体现。哲学创新必然要求对创新进行哲学研究 ,形成创新哲学。创新哲学是哲学的新分支 ,是研究创新的一般现象 ,揭示创新的一般特征、本质和规律的应用哲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半叶是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的金色年代。它始于哲学家罗素证明基本的数学理论是不一致的,这导致数学基础的危机和关于数学性质的激烈争辩。卷入这场争论的涉及蓝姆塞、维特根斯坦、弗雷格、胡塞尔、皮尔斯、罗素和怀特海等一流哲学家,以及外尔、彭加勒、哥德尔、希尔伯特、布劳维尔、策梅洛和塔斯基等杰出数学家。然而,这一史诗般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关于数学基础的争论很快结束了。经历了多产的30-40年代之后,逻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似乎对先前的哲学争论失去了兴趣,至少他们不再热衷于20世界前半叶“大主义”的那种数学、逻辑的哲学争论。然而,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仍在发展,新的问题很快又进入了当代哲学争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文化哲学作为现代西方主流哲学精神之中的一种基本理智运思方式,它体现了人作为具体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哲学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它是哲学摆脱西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困境、实现自我拯救与超越的有效途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在于:实践是人的本质与存在方式,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再创造。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定位,使得马克思哲学具有强烈的文化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8.
张京平 《社会科学》2002,(11):40-43
文章认为 :创造应该成为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灵魂。旧唯物主义仅仅从反映世界的角度来规定哲学 ,看不到人的创造性不断改变着由人参与的世界的规律 ,这是对哲学智慧和生命力的一种窒息。  相似文献   

9.
易三艳 《船山学刊》2006,(2):212-215
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都曾折射出理性主义精神的光芒。这两大哲学体系在本体认识、思维方式及人生境界观等方面有相近之处更存在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马迅 《社会科学》2004,(1):125-128
近年来 ,国内哲学界有关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可谓蔚成风气 ,其研究的路径已跨越了对单个人物 ,或某一特定知识部门和领域进行的比较研究 ,而呈现出走向哲学形态比较的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 2 0 0 3年 9月 5~ 8日在浙江新昌举办了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讨会。对哲学比较研究的趋势、特征及应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评价。基本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一轮比较哲学研究的含义和根据新一轮比较研究的标志是 ,破除了哲学须依西方传统哲学为准则的观念。哲学所方松华先生回顾了过去一百年里 ,中国哲学的建设“依傍”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1.
时贤说莱布尼茨"是个狂热的中国崇拜者",未免言过其实。他是以理性的、平等的态度,而不是以狂热的、崇拜的态度,来评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一方面,他批评了当时在欧洲流行的关于中国人说西方人"只有一只眼"的说法,强调西方人认识世界的"两只眼睛"——几何学和第一哲学——皆为中国人所不及;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确指出,中国的"自然神学"——道德和政治的"实践哲学"——又是西方人所不及的,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抑制人性中的恶,减轻人类自己给自己造成的灾难;他认为中西哲学和文化各有长短,"正宜两好合一,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这是一种不带偏见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从思辨路向转轨到语言分析路向,深度解构了传统西方哲学,实现了"哲学的革命";马克思把哲学从思想世界降临到现实世界,颠覆并全面超越了传统哲学,并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现实解放紧密结合,成功实现了"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的双重变革。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爱智慧"的角度理解哲学,其前提必须首先搞清楚"智慧"是什么。我们应从历史的、语义学的角度以及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智慧本身。不仅如此,还要看到,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的智慧不同于常识的和科学的智慧,它是"大智慧"、生存智慧、"酸性"智慧和精神境界。与"知识型哲学"不同,"智慧的哲学"是对"哲学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种"问题的哲学"。基于"智慧贫乏"的时代所提出的"恢复智慧"和"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的要求,人们本质上应该回归"哲学的智慧",走向"智慧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何锡蓉 《社会科学》2007,(5):122-130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在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后,却遇到了两种哲学不可比的尴尬。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不应当拘泥于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而应重新思考中国哲学的形态和内容,开展新一轮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新一轮的研究不是从文本上而是深入到从事哲学的不同方式上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在于揭示中国哲学的特殊形态和特色,而是通过这样的比较,对中西哲学给出一致性的说明,并期望着哲学观念的更新,从而为中西哲学比较乃至中国哲学今后的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5.
郑东 《学术界》2006,(2):111-117
哲学话语的基本要求是新颖、扎实和严谨,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随意。哲学话语如长期得不到规范性的根本转变,人们所抵制和担忧的“边缘化”的严重后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一般的哲学分类是根据哲学学科的内在学理和特征把哲学从其他学科和事物中区别、剥离出来,避免或消除一些混淆哲学与非哲学的现象,同时也要顾及和认可哲学层次与哲学分支内部的交叉、汇合的特点。哲学学术性即体现哲学学术内涵和外延的系统性、整合性、循环性基本特征,哲学学术性至少有差异与多元、批判与反思、开放与碰撞三大特征。三大特征也是三大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6.
哲学解释学深具历史主义和辩证法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但哲学解释学有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对之进行批判性分析,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同时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思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中国哲学则是中国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哲学。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融合贯通,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将中国哲学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或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中国传统哲学,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又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摆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中国哲学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 ,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中国传统哲学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有必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浩  周宏 《理论界》2001,(6):59-59
人本主义思潮上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围绕这一思潮的研讨相当热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其焦点,就是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中,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这股思潮在国外以马尔库塞为代表,企图把人的自由、人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都主张人有能动作用,人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以适合人的需要,但必须看到,二者在理论上是根本对立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人…  相似文献   

20.
孟海泉 《学术探索》2007,20(6):20-24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主要探讨所谓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重点涵盖四组基本问题,即历史学中的"史实"真理性问题、解释问题、预言问题和客观性问题,质言之,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文将这四组问题与科学哲学中的同类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了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中共同的基础性问题。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历史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就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