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传统道德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道德上的“完人”,即道德上完美无缺的个人,而现代全人教育的德育理念认为,道德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道德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完人”,即实现人的心智健全和全面发展.道德教育的改革在目标、方式和内容等方面体现着“全人”趋势:培养目标从“道德无暇”的圣人到“心智完整”的社会公民的转变;德育方式从“整齐划一”的宏观宣讲到“关怀备至”的微观疏导的转变;德育内容从灌输“道德知识”到培养“道德能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道德资本"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为局限于"物"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出了另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益方向;它从道德源初的建构出发,对道德进行了解构分析,并重构了道德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正视了人的利益追求;"道德资本"的逻辑与道德的资本逻辑并不等同,因此,它并不是以资本的逻辑来演绎道德,而是以人的道德来限制人展现在资本上的"唯利是图"的欲望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的“应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当”在人类生活和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应当”的根据在于矛盾自身包含的否定性,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实践要求.“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应当”在价值导向和个人行为选择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当”的正当性要有逻辑的证明,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和历史的证明.对“应当”的思考,总体上是寻求必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善于区分正确的“应当”和不正确的“应当”,不能因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误导和欺骗的“应当”,就贬低或否定任何“应当”.  相似文献   

4.
考量“次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内某些权威报纸,各网站上多次出现了关于"次道德"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次道德"现象,我们有必要仔细辨别真伪,有责任厘清概念、澄清价值,以正视听、清正社会道德.其实,"次道德"是伪概念;"次道德"问题的炒作,反映了中国人精神道德陷入了危机.  相似文献   

5.
1 当今中国是否面临“道德重建”的问题与任务?如若面临“道德重建”的问题与任务,那么它又是一种什么性质和意义上的“重建”问题和任务呢?这是我们探讨“道德重建”问题首先必须澄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引出的“道德重建”问题与任务,概言之,也就是已有道德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的问题和依据时代要求重新建立建构一种能满足需要的新型道德的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只要一个社会出现了新的道德需要,出现了已有道德不能适应或满  相似文献   

6.
7.
近几年来,“道德多元化”成了伦理学界极为热门的话题。许多论者这样判准:既然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元的,那么人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的多元化就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理由,从而道德教育也应该多元化,即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只能用不同内容的道德律令,而决不可超越层次、用共同的道德观念去强行灌输。我以为此种命题在理论上不无可疑之点,对于人们的道德实践大有危害之处,其本质是只要“实然”而不要“应然”,从而取消了道德的导向功能,称其为道德虚无主义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泡沫道德”与“大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道德的观点谈谈肇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一或作这段特殊历史的道德反思,这一想法给我一种莫名的道德心理暗示:作为我的出生年,“大跃进”似是一个带有历史悲剧性意味的象征符号,让我产生某种天赋的道德负担--毕竟,我的出生总会点破那个年代的“荒谬性”(萨特语)。 那个年代的荒谬性,令人联想到当今瘟疫般流行东南亚地区的“泡沫经济”(Bubbleeocono-my)。可仔细深思起来,其荒谬的根源并不全在于经济行为本身,且实际上也不能与现今的“泡沫经济”相比。“泡沫经济”终究还有一种泡沫般经济繁生的表…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逻辑起点的“经济人”和“道德人”概念 ,是基于人性假设的理想类型 ;“道德人”和“经济人”理论上的疏离不仅带来了理论范式上的歧争 ,更严重的是 ,由此带来的制度安排也有悖于行为主体的真实选择 ;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应在原来假设的基础上各取所长 ,这样才能较真实地反映人类行为的多层面相 ,进而不断优化现实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既古老而又鲜活的议题.今天,西方许多思想家仍在对这一问题孜孜以求.国内研究者近些年也对道德与审美的关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国内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道德教育的目的出发,从多个角度阐释了文艺与道德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出于寻求创作思想与艺术相统一的文学作品的目的,热切地探索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问题.论文对近年来道德与审美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1.
杨泽波 《文史哲》2023,(6):113-120+164
“道德动力学”是我在建构儒家生生伦理学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在说明一门道德学说能够由知变为行,必须有充足的动能。这个概念对于解读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直接帮助。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缘于真切体会到朱子学说没有活力,孟子学说则含有强大动能。以“道德动力学”来判断,朱子学说没有活力,因其基础是智性;孟子学说有动能,因其基础是仁性。仁性是建基于生长倾向之上的伦理心境,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是一个先在的道德存在,原本就有道德的要求,就有向善而趋的倾向。阳明真切探测到了个中奥秘,但限于历史条件,未能从上述高度将有关道理解说明白,某些表述也有欠准确。从阳明思想整体发展来看,知行合一实为一种有欠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朱彦明 《理论界》2012,(1):86-89
尼采作为"道德的破坏者"、"非道德主义者"不是要反对所有的道德。他将柏拉图-基督教道德、康德的伦理学以及功利主义伦理学看成是对生命本能条件的否定,即作为"症候"乃是生命颓废的征兆。尼采的"狄俄尼索斯VS十字架上的耶稣"要求对道德进行价值重估。一方面他的谱系学恢复了历史中的互相斗争的、多元的价值谱系,使道德的外在强制不再有效。另一方面它强调了强力意志解释世界的无穷性。道德作为解释,不论是出于被驯服的本能,还是饱满激情的释放,都是出于强力意志。  相似文献   

13.
唐少莲 《船山学刊》2009,(3):185-188
道家以“道德”为本,“道德”的哲学化历程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形上学建构。作为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道”只具有超越形名的本体、本原或本根的意义,很难理解为“规律”、“准则”、“共相”等知性思维的产物;“德”以“得道”为内涵,与“道”具有本体论上的同一性。而“道”取代“天”成为道家思想的形上根源,与其本义“道路”有关,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我们指明一条“道路”,揭示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  相似文献   

14.
包树望 《理论界》2011,(12):89-91
蒲松龄的道德生命实践说明他有着强烈的道德理想追求和道德孤愤感,聊斋道德故事蕴含着这种道德理想追求和对人类道德沦落的孤愤之感,也蕴含着他的道德思想,但此道德题旨在现实中知音难遇,从而促生了另一重的孤愤感。  相似文献   

15.
16.
“次道德”本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界在讨论"次道德"问题时,对"次道德"的本质不能仅从语词的角度抽象地解析,还必须联系相应的行为现象来界定。为此,主流理解中的"次道德"行为应该是指违法甚至犯罪者在恶行之后或之中实施的、仅具有"次要"地位或"次等"价值的道德行为。在此意义上,"次道德"区别于"非道德"而属于"道德"范围,是"道德的"而非"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道德宗教化”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道德宗教化的历史根源,论证了道德宗教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越性与局限性。最后指出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中应正确对待和高度重视宗教信仰的道德效应,努力将宗教信仰与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宗教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曾发生过诸多道德争论,争论双方所持观点相互否定,似乎冰炭不容,而实际上它们是可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其间体现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种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或者如黑格尔表述的“正题、反题、合题”,在道德发展和认识史上是带有普遍性的.  相似文献   

19.
程海霞 《中州学刊》2002,(2):176-178
尼采把超善恶视为社会实现由“道德时代”向“道德以外时代”迈进的唯一途径。它四层含义 :从上帝走向人自身 ;从理性走向非理性 ;从他者的解释走向自我的叙述 ;从重善恶走向超善恶  相似文献   

20.
"忠"字出现较晚,但是其道德内涵却很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忠"与"中"古字相通,表示公中、公正、大公无私;二是"忠"为"尽己"、"尽心";三是"忠"为"诚"、"信"、"敬"等。"忠"在传统伦理思想中,无论与何种德目联系,它都是成立的。"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令德"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