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妄图把社会民主党建成一个“全民”的党、“一切富有仁爱精神的”改良党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伯恩施坦以改良主义为指导、以议会斗争为手段,只着眼于运动而不顾其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党的主张不适合当时的历史现实,并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分析和阐述了适合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政党理论。探讨卢森堡和伯恩施坦在建党理论上的分歧与争论,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森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今日人们所公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先驱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对卢森堡思想遗产的某种继承作为新流派发端的.  相似文献   

4.
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观点,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的理解和当时社会民主党"通常"的理解存在差异伯恩施坦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或设想",而社会民主党人所理解的最终目的却是"夺取政权"。伯恩施坦反复指出,如果凭空描绘未来社会详细图景,就会导致空想,但是当时社会民主党人并没有热衷描绘未来社会的图景,因而他所反对的这种空想,一是为其误解和背叛恩格斯晚年思想寻找借口,二是为进一步推行其渐进、改良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方式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自决权"为中心的民族问题的论争是罗莎·卢森堡与列宁长年论争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的基调认为卢森堡是错误的。这是否是对卢森堡民族思想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她关于处理民族问题应随时空的变换具体把握,反对民族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等思想无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今天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卢森堡民族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援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时,往往停留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或"世界市场"的现象性描述,而未能从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理论原理上来看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意义。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理解上的欠缺和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误解。而卢森堡及柄谷行人则在对马克思的批评中提出了富有意义的新理解,前者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提出了世界市场对于剩余价值实现的意义,后者则为卢森堡的这一阐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上的支持。马克思所强调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存在条件,全球化则意味着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面完成,以及全球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国家地区间差别性优势的逐步减弱。一旦由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不再有能力通过国家地区间的差别性优势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来缓解社会矛盾,则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时代就要无可避免地到来。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其终局。  相似文献   

7.
徐锐 《天府新论》2015,(1):42-46
罗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把总体性理论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总体性理论的研究.在她看来,抓住了总体性理论也就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宗旨.卢森堡的总体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资本积累论》中.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实现了资本积累研究范式的转变:资本主义体系与非资本主义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体系天然的侵略性,即,它在依赖非资本主义体系的同时又必须不断地瓦解非资本主义体系.这种辩证发展的结果就是,非资本主义体系被资本主义蚕食殆尽,这时,失去了对立面的资本主义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倾斜保护劳动者系劳动法的直接目的,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是劳动法的终极追求.两者各有其不同的指向、内涵、功能与作用机理,不能相互取代与吸收.劳动法的终极目的对直接目的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制约性,以求保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和谐共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支持与限定作为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劳动法的各项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9.
柏定国 《云梦学刊》2002,23(1):56-60
对“修正主义文艺”发起批判的思想基础有三 :一是文艺所反映的社会目标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本质预设 ;二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功能预设 ;三是革命实践中对“现代性”的误读。当无节制的个人崇拜造就的无可比拟的领袖权威介入文艺活动之后 ,被认定是为“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文艺便无逃于被彻底批判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大自然隐蔽计划”的自然法权的历史目的论,把康德抽象法权的“永久和平”和“民族联盟”变革为公有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目的论,把辩证法落实为人类发展的“三形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世界历史目的为历史进步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世界历史目的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提供了终极根据;三是世界历史目的为人类生命价值提供了最高归宿。  相似文献   

11.
钱圆媛 《理论界》2013,(5):116-119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中探讨了运气,认为运气不是神秘不可知的东西或任意的随机性,而是一种可以根据个体事物之自然目的性而得以把握的出于偶性的原因,对运气的解释要以我们对其所属事物的本性、常态和目的性的知识为导向。可以说。这一探讨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直面运气、对运气进行理性上的“去魅”的努力。亦为我们理解运气提供了一种颇具启发且历久弥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和手段,是反映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之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所谓目的,是主体依据外界情况和主观需要而提出的行动目标。所谓手段,是为达到目的,主体在其对象性活动中,作用于外界对象的一切中介之总和。目的和手段是相互区别、相互对应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刘勰创作目的,首先在于通过"言为文之用心",实现儒家人生三不朽价值;其次,通过《文心雕龙》的著述,纠正齐梁文章创作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再次,在于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正"本"清"源"。因此,《原道》乃为作家进行正确地创作立一大本源,亦即为文章创作寻找哲学上的理据。《征圣》是为了"师乎圣"的,也就是要求从创作主体上学习圣人为文之精神与为文之法的;而《宗经》是就创作实践立意的,确立了文章的风格特色与论文的最高准则;《正纬》提出"芟夷谲诡,采其雕蔚"的文章流变思想;《变骚》从文章流变的角度,提出要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坠其实",才能防止文章发展流变中的"浮诡"、"讹滥"文弊发生,使得此后的创作步入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15.
侯敏 《天府新论》2015,(3):65-70
20世纪70年代初,鉴于祖国内地掀起"儒法斗争"运动,理论界宣扬有关"孔子诛少正卯"之事,栖居在香港的新儒家学者唐君毅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展开历史辩驳与学术梳理,维护孔子的正面形象,指出现代人不能用非理性的、政治化的手段否定传统的儒家文化。唐君毅阐述了他对儒、法两家学说的观感,奋力捍卫孔子的崇高地位,试图正本清源,指点迷津,以儒家文化"道统",重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唐君毅的理论思考,充满着忧患意识与文化理想,因而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论争史上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杜威认为教育要拒斥任何来自外来强加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无目的是绝对的,但同时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又是相对、有条件的,良好的教育目的要符合3项标准.因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需要目的,同时又有一定的限度,需要实现二者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从立志倾覆清廷时 ,就开始摈弃帝王思想 ,并为实现共和国的理想 ,维护民权制度 ,同专制统治者和帝王思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对帝王思想的批判和斗争 ,谱写了中国近代思想史光辉夺目的一章 ,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吴宏政  付艳 《江苏社会科学》2023,(2):31-38+242+241
按照康德和黑格尔的说法,认识分为“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与此相对应,人类对世界历史目的的认识就有两种,即世界历史的“知性目的”和“反思目的”。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上述双重目的。基于“历史科学”所发现的人类通往共产主义的自由和解放,构成了世界历史的“知性目的”;而基于“历史哲学”所发现的人类共产主义的自由和解放,则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反思目的”。一方面,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的“反思目的”,通过“知性目的”为“反思目的”确立了经验基础,即为世界历史进程找到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探究“类本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思辨关系、“三形态”的辩证逻辑以及知性时间序列的颠倒等,使“反思目的”为“知性目的”提供了价值归宿,并且为世界历史提供了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