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特征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以“新闻采写”课程 为例,探讨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理念契合、教学转变与专业基础,并深入分析了基于“能力输出”导向 课程模块化能力模块确立路径和面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后高校扩招,新闻传播教育专业也急剧升温,然而教育资源短缺,师资落后,学生量多质差等因素造成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新闻采写人才的质量,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应该适当控制规模、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并合理配置高素质的师资、增加师资建设投入,在教学环节上更需要重视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外新闻定义大体可分为八类.作者将其定位于新创设的新闻定义模式中,发现各类新闻定义居于原生态新闻信息范畴之外,且大多远离原生态新闻信息,已是主观成份较重的人工新闻信息定义.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将新闻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定义"受众欲知己进入传播环节的信息."狭义的新闻定义"即时获悉受众欲知的信息."确认与记者产生联系的原生态裸体事实信息才是新闻.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主观新闻定义对记者采写新闻的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高等学校校报科技新闻的写作还停留在仅仅报道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表面的“老套子”中,写作者的头脑缺乏意识创新、写作缺少技巧创新,在发现科技新闻线索、挖掘新闻深度和表现新闻价值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高等院校新闻采写的创新,尤其是科技新闻写作的创新,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文章剖析了学习新闻学的难易之别,认为当前大学生要学好新闻传播惟有以开放心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冲破陈规陋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在一个宽广的人文学背景基础上学新闻才能找到思想源泉。其次要以联系的观点来学习,并以新闻学概论和新闻业务中的采写编评为例,说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三,要紧扣实际,多读鲜活新闻作品,鲜活作品是传统经验与最新探索的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果能将采写实践融入作品研读,那么对新闻的理解以及对采写方法的把握,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普泛的当今,要坚守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阻止其流失,仅靠行政强制手段远远不够,还需全民的自觉意识和传媒媒介的道德约束。在不断变动的媒介环境中,只有尊重事实,不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责任使命,才能保证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传媒的公信力,彰显新闻信息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为此,新闻传播当遵循媒介运行的规律和国家对传媒业的发展决策,主动进取,做好"根本"、"坚守"、"瞭望"、"创新"八个字文章,演绎好变与不变的关系,重树新闻理想、回归新闻信息采写本色、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这样才会不失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防线,进而践行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靖鸣副教授最近出版了《毛泽东的儿孙和亲家——靖鸣热点社会新闻精选及采写内幕》,这本书是作者从事新闻业十余年来采写的新闻特写精选集,每篇作品后都配有采写该作品的采写札记,这是一本很好的新闻采写案例著作,亦是欲了解毛泽东后人现况和闻所未闻的冰点社会新闻的解密著作。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编与写作理论与一股理论课相比较,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新闻采编与写作课的教学改革途径,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这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课题。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学习新闻采写课的兴趣入手,探讨提高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的方法。一、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讲”为“我要讲”传授理论是新闻采编与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理论知识是采写实践的源头,如果学生不掌握采写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近年来,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影响,轻视理论,注  相似文献   

9.
记者新闻采写把关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整个新闻实践的成败。因此,记者要增强把关意识,采写中要把好政治导向关、依法行事关、新闻事实关、保守秘密关。记者采写把好关,不仅是对编辑、总编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报纸负责,对党的新闻工作负责。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写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现行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采写能力不强,新闻素养不高,影响日后的就业。为此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新闻采写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开展有效的新闻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文中分析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出发,提出加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新闻是以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为主要载体,对学校内部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文体。与其他新闻相比,校园新闻具有贴近性、专业性、周期性和文献性等特点,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活动作为社会的一种认识活动,离不开对社会的整体把握和思考.运用理性思辨、增加报道深度,是当前新闻报道发展的一大新趋势.所谓理性思辨,就是从事物的整体出发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理性思辨,应从宏观着眼,高瞻远瞩;立体式、全方位,纵贯横连;多侧面、多层次,正反两面一一展示.同时,注意更新报道形式,如采用解释性报道、问题讨论式报道、预测性报道等等,为理性思辨的表现与展示提供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大多数出版社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编辑主体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本文详细论证了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赚钱意识,它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8月开始,国内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相继推出RSS聚合新闻服务.从传统网络新闻到RSS聚合新闻,网络新闻正在实现从"e化"到"易化"的跨越.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理念正经历从"供应"到"选择"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把握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现状、热点与轨迹变化,探寻新闻叙事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新闻叙事理论发展,以15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中国新闻叙事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相关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新闻叙事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新闻叙事研究的核心机构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新闻叙事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叙事创新是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主线,研究视角涉及新闻文本、新闻主体、新闻载体、新闻创新等; 新闻叙事研究紧跟新闻实践活动,媒介融合、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可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可以从内容转向、学科交叉、方法拓展3个方面进行深入,即由静态的文本转向动态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勾连起新闻叙事活动的双方以便于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题材,是中西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由于中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以及媒体的发达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媒体的新闻理念、报道角度、报道立场等也有所不同,反应到会议新闻中,就呈现出报道本位、报道思维、报道篇幅、报道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媒体在会议新闻报道方面相对成熟,而我国还相对薄弱,如何取长补短,借鉴西方的经验和创新当前的会议报道,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当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篇中拥有大量篇幅的转述引语,其目的在于增强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转述引语的性质与功能随着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它们的研究应建立在具体的语篇和语境上,"转述动词构成了转述最直接的交际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语篇意义的语用功能"。本文重点探讨转述动词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独特性及其作用。本文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对转述动词进行了分析,发现报道者在新闻报道时遵循客观的原则,多用"说"、"根据"、"表示"、"……指出"这类具有中性色彩的转述动词,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转述动词同时也渗透着被转述者或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从这些转述动词的隐性意义上,可以推导出报道者或被转述者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从联接新闻传播三要素的关键因素———新闻信息出发,用新闻信息流量原理分析了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加深度报道的信息量,并且在原有原理的的表达式中增加一个函数,使新闻受传者能对深度报道的有效信息量予以全面合理的考量,最终为深度报道创造了一个行文理论基础,使新闻传播者能够制作出真正具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