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华书局出版的杨百峻《论语译注》(下简称《杨注》),对《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句的注释是:“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按照这个注释,假如以纵横都是六十里计。就是三千六百平方里。然而。同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下简称《资料》),对这一句的注解却是:“拥有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二者说法不同,所指面积计算起来相差几十倍,值得一辨。中国古代计算面积或体积,多用“方”字,《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方寸,是说方一寸,即一寸的立方。《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则是一丈见方。方一寸与一方寸,方一丈与一方丈.似同而实异。至于“方百里”,更不能随便调动古汉语词序。变成“百方里”,进  相似文献   

2.
《孟子·梁惠王》:“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我一连翻了好几本新出版的古代作品选的注释,注得对的极少,大都对“方千里”不是疏忽不注,就是注得含糊其辞,使读者不得其解,尤其是有几本把“方千里”误注为“一千平方里”,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试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赠孙绮新及第》七言绝句首句:“长乐遥听上苑钟。”清人冯浩笺注曰:“《元和郡县志》:长乐坡在万年县东北一十五里。《长安志》:长乐驿在长乐坡下。”(《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下册,第712页)以“长乐”为长乐坡、长乐驿,恐非是。 按《史记·淮阴侯列传》:“吕后使武士缚信(注:韩信),斩之长乐钟室。”张守节《史记正义》注曰:“长乐宫悬钟之室。”《三辅黄图》亦载汉都长安有长乐宫,本秦代之兴乐宫。汉高祖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遂徙居长安。并言钟室在长乐宫中(见《增订汉魏丛书》本《三辅黄图》卷六《杂载》)。 “长乐钟”一典,颇为后世文学家所习用。如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厌长乐之疏钟。”唐·  相似文献   

4.
《诗·商颂·玄鸟》云:“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自来注家多将“厥后”解为“诸侯”或“四方诸侯”。如郑玄笺云:“方命其君,谓遍告诸侯也”。朱熹《诗集传》:“方命厥后,四方诸侯无不受命也。”近人因之,其说实有可商之处。按诗意,“方命厥后”者为古帝,如“厥后”是指“四方诸侯”,则“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即谓上帝授命四方拥有九州,这显与史实与诗意不合。余意“厥后”者,厥君也,厥王也,亦即指成汤。其证一,“后”通君,通王,则“后”亦可指成汤。《尔雅·释诂》:“后,君也。《诗·大雅·文王有声》:“王后丞战,”《毛传》:“后,君也”,“王后”犹言君王;  相似文献   

5.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亮传注引《亮集》云:“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将木牛,流马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正如《通鉴辑览》所说:“木牛、流马,世称神奇,……不过如秧马、缫车之类”,即一种人力推车而已。那末木牛究竟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呢?据《北堂书钞》引《蒲元别传》记:“元为丞相诸葛亮西曹掾。亮欲北伐,患粮难致,元牒与亮曰:元辄率  相似文献   

6.
北京人民出版社《古代散文选注》上册注云:“苦秦,即‘苦于秦’,受秦统治之苦。”山西人民出版社《历代散文选》注云:“苦秦,以秦为苦,即在秦的统治下深感痛苦。”这两种解释,均值得商榷。按“苦”的本义是一种野菜,味苦,也叫“荼”。如《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苦,苦菜也。”《毛诗正义》云:“此荼也。”引申为味道苦。如《诗经·邶风·谷风》:  相似文献   

7.
陵(凌)欺侮辱 这组词在侵犯、欺侮对方义上,有相同之处。 《苍颉篇》:“陵,侵也。” 《字汇》:“侮,侵也。” 《吕氏春秋·不侵》:“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高诱注:“凌,侮。” 《左传·昭公元年》:“不侮矜寡。”杜预注:“陵也。” 《康熙字典》:“欺,陵也。” 《辞源》:“辱,侮辱。” 这些词还可以连用。 《新书·解县》:“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 《荀子·富国》:“是辱国也。”杨倞注:“辱国,言必见陵辱也。” 《诗·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  相似文献   

8.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势》) 这是《孙子·势》开头一段话。较难理解的词语是“分数”与“形名”,而有争议的則只是“形名”。关于“分(fèn)数”,曹操作注:“部曲为分,什伍为数”。(见《十一家注孙子》)李贽也作注:“分,谓偏裨卒伍之分;数,谓十百千万之数……。”(《孙子参同》)这就是说,分,指部队的编制、建制,数,指一定编制中规模的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五《子都·杂家类·存目二》:“《海蠡编》二卷,明袁士瑜撰。士瑜,号七泽,公安人,即宗道、宏道、中道之父也。其书大旨,以儒释二家同源异派,或援释疏孔,或证孔于释。谓濂洛诸儒于圣人书诠释妙畅,如樽注海;是编如蠡注海,故名《海蠡编》。……”  相似文献   

10.
《辞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可以概括为一个“源”字——追溯辞的根源。新版《辞源》在选用例句时,对很多条目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少数条目,所引例句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例如“一日千里”第一义,选用的例句是《荀子·修身》的“夫骥一日而千里……”,但《庄子·秋水》中就已经说过“骐骥骅骝,一日而千里”了。又如“中正”一词第二义,选用的例句是《离骚》和《管子·五辅》中的。《管子》是后人伪托之作;而《易·乾文言》早就有“刚健中正,纯粹精也”的话,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前辞书所释魏晋南北朝词语,尚不完备,故撰写《拾零》,拾遗补缺。所释之义未必尽当,还望赐教。无何为无故、无端之义。今新版《辞海》、《辞源》释此词时,均列二义:一指不久,二指没有什么。惜未列其汉魂以来的常见义。如:《汉书·金日(石单)传》:“何罗亡何从外入。”颜师古注:“亡何,犹言无故。”“亡”与“无”通,“亡何”即“无何”。刘淇《助字辨略》卷二云:“诸无何并是无故之辞,无故犹云无端,俗云没来由是也。”“尚书于果曰:臣诚不识古事,如闻百姓之言,先皇建都于此,无何欲移,以为不可。”(《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无何欲移”即无放要迁移。“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句日之中,无何而去。”(《高僧传·释道融》)此谓无故离开。“刺史陇西王尔朱天光。揔士马于此寺。寺门无何都崩,天光见而恶之。其年、天光战败,斩于东市也。”(《洛阳伽蓝记·城西·宝光寺》)“无何都崩”,即无缘无故全崩塌,所以视为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12.
尥[1iou~6] 音“了”阳上。原指牛跑时两脚相绊,引申为人或其它事物的被绊缠。如说:“我只骹~(~号代表本字,下同)着条索”(我的脚绊到了绳子)。《说文解字·尢部》云:“~,行胫相交也”。段玉裁注:“行而胫相交则行不便利。高注《淮南》、郭注《方言》、王注《素问》皆曰了戾,谓缠绕不适。”按宋本《玉篇·尢部》:“~,平交,力吊切,牛行后胫相交。”又宋本《广韵·啸韵》也云:“~,牛胫交”,力吊切。音义皆合。  相似文献   

13.
一、组织结构首先,先秦农村公社的组织构成是大小不一的。《谷梁传》庄公九年:“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论语·公冶长》载有“千室之邑”。邑,就是农村公社。十室、百室、千室,是举其成数而说的,具体考察还不止于此。《孟子·滕文公》:八家共井。一井八家就是一个最小的农村公社。《周礼·小司徒》:“九夫  相似文献   

14.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于桀”。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桀,《鲁诗》作。是用竹木所编,给鸡息的圈子,不用可以摺起,俗称鸡摺子。”此释不妥。桀,不是用竹木编的“鸡摺子”,而是供鸡息的用木头搭的鸡架。《尔雅·释宫》:“鸡于弋为,凿垣而为埘。”《毛传》:“鸡于为桀。”可见桀即鸡所之弋。弋、为古今字,其义为木桩。《玉篇·弋部》:“弋,橛也,所以挂物也。今作。”《尚书大传》卷二:“者有数。”郑玄注:“者,系牲者也。”《说文·木部》:“枳,也。”段玉裁注:“弋、,古今字。……谓之,可以系牛”。《南史·程文季…  相似文献   

15.
一、由于不知标点停顿,导致文义不明甚至史实错乱者 1.《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文选》”)节录《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十年……齐,赵来置酒”(82页)的标点,意思是“齐,赵的国王(也可以是使臣)在秦始皇十年到秦国来置酒,招待了某某人。”我们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王建)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齐王建二十八年,正是秦王政十年  相似文献   

16.
那是在两汉时代出现了令人恐惧的病症,只要有人感染上,就会一个一个地死去,乃至一家一家地死绝。当时,人们观察出这其间的注连关系,就把这种可怕的病症叫做“注”。史游《忽就章》第二十三章:“寒泄气注腹胪胀。”作者自会其书“分别部居不杂厕。”此章专言疾病,则注即疰也。郑玄《周礼·天官·疡医》注写道:“祝读如注病之注。”刘熙《释名·释疾病》第二十六写道:“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之为病,在《说文·水部》无注病义,《疒部》无疰病文。《广雅·释诂》一: “疰,病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据《周礼》郑注及刘熙《释名》写道:“‘注’与‘疰’通。”钱大昭《广  相似文献   

17.
通假字拾诂     
1.翼通(翼辶) 《论语·乡党》:“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翼如”,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端好。”邢昺疏云:“谓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之张翼也。”朱熹集注用邢昺说。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当快走的时候,姿态的端整美好好象鸟儿舒展翅膀一般。”邢昺说增“张拱”二字来解释“翼如”,说是如鸟张翼,于义未安。“翼”应通“(翼辶)”。《说文·走部》:“(走翼):趋进,(走翼)如也。”《广韵·职韵》“(走翼)”字注同,足见《论  相似文献   

18.
《非儒下》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俞樾云当作“教行于下必利上”,是。)。按:虚,读为“倨”,声近义通。《荀子·大略》“仁非其里而虚之”,虚之,即居之。《广雅·释诂二》:“墟,凥(居)也。”《荀子·哀公》:“亡国之虚”,杨倞注:“虚,读为墟。”可证居、虚二字通。本篇“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又云“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居,并读为“倨”,居之通倨,亦犹虚之通墟,则知虚可通“倨”。又,危,读为“佹”或“恑”,诡异之意。《左传·僖公二八年》“且明德也”,杜注:“以起大义危疑之理。”陆德  相似文献   

19.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寿”的说法.“中寿”具体所指,说法不一,姑不论.至于“拱”字,几乎所有的本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注为“合抱”,有的更注为“两臂合抱”.这些注,其实都不准确.古代比拟树木的粗细往往用“拱把”.“把”是只手一匝,也就是一手合围,“把”与“握”义同.“拱”是两手合围.如《后汉书·崔骃传》:“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  相似文献   

20.
查《竹枝》歌声,最早的记载是唐·长庆二年(822年),中唐诗人刘禹锡(772—842)的《竹枝词九首引》: 岁正月,余来建平,闻里中儿联歌竹枝……,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 如吴声……。 “黄钟之羽”,“末如吴声”(明·胡震亨《唐音癸鉴·卷十三》)是由哪些音组成的呢?还是先从“竹枝”、“女儿”在中唐时的读音说起。 据王力《汉语语音史》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