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桥驿 《学术界》2002,(6):262-270
《绍兴县志》主编傅振照先生以其多年耕耘的巨构《绍兴史纲》嘱序于我。与此同时 ,台湾汉学研究中心邀请我出席今年十月在台北举行的“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 ,这真是一种学术上的巧合。《绍兴史纲》当然是绍兴的地方文献 ,傅先生研究绍兴地方文献 ,成就卓著。其所主编的《绍兴县志》 ,如我在该志序中所说 :“就《绍兴县志》的内容而论 ,在这十余年来各地新修的志书中 ,实属后来居上。”我特别指出 :“综观全志 ,内容完备 ,信息全面 ,而体例严谨 ,尤可独步志林。”此外 ,近年以来 ,我曾在不少学术会议中 (如 2 0 0 1年洛阳“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2.
<正> 提起我国书法大师王羲之的故里,人们往往以为在浙江绍兴,甚至直指绍兴兰亭。其实,王羲之真正的故里是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即古琅琊。这是《晋书·王羲之传》上,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们把绍兴当作王羲之故里,可能是因为:一、羲之曾为会稽内史,晚年又定居于会稽山阴(即绍兴);二、在绍兴兰亭,羲之曾与太原孙统等四十二人宴集修禊,并亲书名作《兰亭集叙》;三、有些关于羲之的美好传闻,如“写经换鹅”、“书扇价昂”、“巧贴春  相似文献   

3.
陈文英 《中州学刊》2006,(6):155-157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但原籍也是浙江绍兴。绍兴周氏因其后裔在当代出了鲁迅、周恩来两位伟人而格外引人注目。溯本追源,事实上,支派众多的绍兴周氏是诸暨南门周氏的分支;而诸暨南门周氏是诸暨紫岩周氏的一支;而诸暨紫岩周氏是周敦颐的后裔;而始兴于周敦颐的道州周氏本就出自汝南周氏。  相似文献   

4.
一、蔡元培生平教育业绩述略蔡元培(1868-1940)先生,浙江绍兴人。小名阿培,入塾发蒙后取名元培,原字鹤卿,后改字仲申,别号鹤;尝用“民友”为名,后改号子民;以元培、子民之名号用至病逝,但以“蔡先生”之名行于世。“蔡先生只有一个!”北京大学人这么说,全国仕人、民众也这么称。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蔡先生”的确只有一个!纵览蔡元培一生,看其主要活动行止,则主要致力于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为中国的文化教育科研从近代走向现代,力排众议,精心率画,勤勤恳恳,乐此不疲;真可谓是规范中国教育走向而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5.
康熙帝平定台湾后,诏令在江南省设立海关,而史学界对于江海关的始设地点却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是“淮安府云台山”;二是“松江府上海县”;三是“镇江府云台山”;四是“先设于云台山,后迁上海”。笔者认为,江南省海关始设于两地,除松江府上海县设有海关外,另一处在淮安府庙湾镇;淮安府云台山和镇江府云台山均未设立海关。根据有四:其一,《阜宁县志·关榷》记载:“庙湾(雍正九年改为阜宁县)本无榷政,明万历间,倭警方剧,创筑庙湾城,乃设关榷商税……我朝康熙二十四年,诏弛海禁,部议以庙湾通大洋,海艘出入,宜自内差督察。由是专差部员为上海监督…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四十五年前,周恩来有一副挽联追悼蔡元培说:“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可以说,这两句话极好地概括了蔡元培的一生,也是蔡元培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7.
顾祖禹《读史方域纪要》卷八,有一段以州的变迁为主要脉络,概括综述我国古代政区划分的起始及沿革的文字:“郑氏曰:‘分州始于人皇。州统县、县统郡始于周。郡统县始于秦。州统郡、郡统县始于汉。割据之世,置州乃多。隋文析天下为州,炀帝改州为郡,而州郡相等。唐混州郡为一,于建置京邑之州,则始命为府。宋又府州并列矣。’自元建路、府、州之制,州乃益降而小,几与县同列云。” 文中郑氏当指郑樵。《夹漈遗稿,献皇帝书》曰:“其未成之书……在地理,则有《郡县迁革志》。”可见郑氏确曾有对郡县迁革的研究,惜未传世,  相似文献   

8.
据近人编的《绍兴县志资料》载,鲁迅的一世祖周逸斋是明朝正德年间始迁居绍兴府城竹园桥南的。周作人曾说,他的这一世祖“一家当初或者是务农的”,“工也未始不可以。”周逸斋的两个儿子周寿一、周寿二,也即周家的第二代,大概以经商为主要职业。周家的第三代祖宗周子信、第四代祖宗周怀、第五代祖宗周绳祖干什么,目前无史料可考。第六代祖宗周  相似文献   

9.
陆费逵传略     
陆费逵,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笔名白、飞、飞盒等。1886年9月16日生于陕西汉中府,原籍浙江桐乡县。其太高祖陆费墀,学识渊博,工古文词章,精书图雕刻,尤深史学,为翰林院编修,曾任《四库全书》馆校官,后迁官至礼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父亲名坟,字沧,长于文学、书法及铁笔,曾游幕河南、河北、陕西、江西等地。他的母亲吴幼堂,出身于“书香门弟”,善于教育,生有三子一女,陆费逵行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春秋初期的楚国都城何时自丹阳迁郢,历来有两说并立。其一是文王始都郢之说。《史记·楚世家》云:“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同书《十二诸侯年表》周庄王八年“楚”栏:楚文王熊赀元年,始都郢。”《汉书·地理志》南郡“江陵”县原注:“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楚文王元年为公元前689年。这是目前常见称引的楚都始迁郢年代,而上引《史记》、《汉书》的三条记载则是此说的主要依据。另一说是楚武王时即已迁郢。成书最早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九日致周作人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学无甚事,新旧冲突事,已见于路透电,大有化为‘世界的’之意。闻电文系节述世与禽男函文,断语则云:可见大学有与时俱进之意,与从前之专办事者不同云云。似颇‘阿世’也。”这里面提到的“世”,即蔡元培;“禽男”,即林琴南。蔡元培,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清末曾发起组织光复会和中国教育会,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后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一九一二年初任北京大学校长,进行改革,主张兼容并包,支持新文化运动,因而受到北  相似文献   

12.
略论徐锡麟     
徐锡麟(1873——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革命活动家,著名的革命烈土,在安庆起义中,“他以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3.
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两次大规模从山西移徙人口牵涉面很广。山西洪洞县志办公室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征集明代迁民史料,竟收到全国二十一省市数百个县的大量资料,迁民涉及范围之大可见一斑。洪洞县广济寺内的“古槐迁民纪略碑”载,明初移徙人口迁往地为河南、河北、山东数省。当时的河南府和南阳府三州二十四县接纳山西百姓的数量,仅次于豫北和豫东。明代的河南、南阳二府大致相当于今日豫西地区。从文献资料看,首先形成的是豫北方言,豫西方言步其后。但豫西方言形成的原因与豫北方言并不尽同。本文就豫西方言的形成原因、时间及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生年问题,历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不过正如郑鹤声先生指出的那样,有些是“没有什么根据随便说的,只有根据张守(竹卩)或司马贞两说推算而得的,较为可靠。” 张守(竹卩)的说法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下,《正义》曰:“按迁年四十二岁。” 司马贞之说见同书“迁为太史令”下,《索隐》引《博物志》曰:“太史令茂陵是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 两说正好相差十年,如《正义》是对的,则《索隐》误三十八为二十八:如《索隐》是对的,则《正义》误三十二为四十二。都只是一个数目字之差,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相等,又无其它可靠的材料以资依据。因此在共同都认为“只有两说较为可靠”的前提下,又有从张、从司马氏之争。王同维、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记的最早的含义是散文,又称“笔”。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才略》又说:“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可见笔或笔记最早都是指与韵文相对的散文而言。后来便有了狭义的含义,即专指那种内容驳杂、篇幅简短、信笔为之而又常带隽永之趣的文章。结集成书而径以“笔记”命名的也有,如宋代的宋祁把他写的笔记文的结集命名为《笔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史学界分歧很大。这与研究方法不无关系。过去,有些人仅以传说资料来立论。随着档案材料的陆续整理公布,有些则完全撇开传说资料而单纯依靠档案文献。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带有片面性。我们主张把有关传说与档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这样,至少有二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印证:第一,关于天地会的起源地。传说天地会创立于广东惠州府一带,如《反清复明根苗》中说:少林寺五名幸存的和尚“来至惠州府云霄家洪珠寺太岁庙,方无清兵来追”;①《西鲁叙事》云:“到了云霄地面”,剩下五人,后来五人“走至广东省惠州府石城县高溪庙中居住。……相议欲结拜天地会”,得遇万云龙,遂“欲竖义旗,同心盟誓”。②而档案资料表明天地会创始人万提喜及其嫡传弟子赵明德、陈丕、陈彪等“在广东等地传教”。⑧早期天地会骨干分子严烟也供说赵、陈等“从广东惠州府至漳州府云霄地方传会”。④二种资料中的一些地名基本相同,而在广东惠州府结拜天地会的说法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镶嵌在我国东海之滨的一块宝地。它的范围大致西起南京、东临大海,北至长江,南到杭州湾。如把毗连的钱塘江河口平原的南翼也计算在内,则范围可扩大到绍兴、宁波一线,地跨江、浙两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共达62,100平方公里。鸦片战争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致包括江宁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与太仓州等地。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该地区拥有人口34,147,211人,  相似文献   

18.
1.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这是晋宋年间作家颜延年(名延之)说的话,不见于现存《庭诰》,应为已佚的文字.就彦和所引诸语视之,颜氏对文章著述的分类不同于当时通常的归纳,即不取两分法分为“笔”和“文”,而是作三分法分作“言”、“笔”、“文”三类.“文”指有韵文,颜说与两分法所称之“文”是一致的.不同处在于他将通常说的“笔”,又分为“言”和“笔”两类,前者指无文饰之作,后者谓有藻饰之文,所以这里说,“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相似文献   

19.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9(3):139-141
一 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4页载:"(宣德十年)主事沈中言:'山阴西小江,上通金(华)、严(州),下接三江海口,引诸暨、浦江、义乌诸湖水以通舟.江口近淤,宜筑临浦戚堰障诸湖水,俾仍出小江.'  相似文献   

20.
<正>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词)的作年至今仍有争论。自近人梁启超《跋四卷本稼轩词》指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以忠义军掌书记奉表归朝,以嘉泰四年知镇江府,相距恰四十三年。”以为是嘉泰四年即公元1204年的作品以来,唐圭璋、夏承焘和胡云翼先生都宗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