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度正直 《社区》2009,(5):22-23
钱理群回忆导师王瑶,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著名的烟斗”。“王瑶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我们去他家一次。他的生活习惯是凌晨三四点睡觉,因此每天上午谁都不能上他家去,大概下午三四点钟,  相似文献   

2.
眼下你还小,你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去玩、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当中也应该包括阅读。你想想,如果你每天读五页书,或者读两篇小文章,这样下去,坚持一辈子,可就不  相似文献   

3.
人说:季老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季老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季羡林老先生的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据说,这一辈子季羡林有200多个“职务”、“头衔”。虽说这些职务有“实”的,也有“虚”的,但是光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这两个“实打实”的职务集于他一人之身,就已经是超工作量了。除了每天凌晨三四点到七点半这几个小时有保证外,上午与下午,老人的时间多半被名目繁多的会议、各色人等的拜访分割得支离破碎。然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2012,(12):41
正亲爱的读者,读了第24页上的调查报告,你同意这样的分析吗?它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下面,我们列出这份调查表,你若有兴趣,也可以试着做一下,然后对照第25页上列出的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看看你的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还是另有个性。你还可以拿着自己的测试结果,与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对人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每天帮你储存一分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还给你。人说,这个主意好,但是我非常忙,时间根本不够用,恐怕你很难从中拿走任何一分钟。时间笑笑说,我只从你多余的时光中拿走一分钟,决不影响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天,人为了一件事生闷气,整整一上午什么也没做,时间拿走了其中一分  相似文献   

6.
终于盼到放假了,可各科老师却留了好多作业,所有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的。自己连一点玩儿的时间都没有。到了假期本想好好放松一下,可没想到比平时上学还忙。英语辅导班的老师也跟着凑热闹,在原来每周一节课的基础上又加了几节课,每天都要背课文、句型、语法……搞得我头昏脑胀。妈妈也怕我闲着,给我布置了好多任务——看课外读物、做奥数题、每天一页日记……现在所有时间都被别人占有了,除了吃饭、睡觉那点时间属于自己外,再没有一点时间了。本想到书店看看自己喜欢的卡通漫画找回童年的快乐;到游乐园玩玩,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多去几次姥姥…  相似文献   

7.
每天早上去公园健身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练我练,却没有注意科学的方法去做晨练。要选择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什么时候不宜晨练都是有讲究的。所以,特别提醒老  相似文献   

8.
范伟下岗后靠骑三轮车帮别人拉蜂窝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等活计的空闲时间,他一般都只做一件事:背字典。天长日久,他就成了一本会走路的“字典”。字典里的8500个字,随便你说出哪个字,他都能把这个字的释义倒背如流。或者,你随便翻开一页,问他这一页有哪几个字,他都会准确无误地告诉你这是哪一页,这页有哪几个字,每个字有几个解释几种读音——他背字典的绝活经当地媒体报道,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如此重要的无价财富,你会管理时间吗?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每天睁开眼,就有一堆工作等着自己,一个安排接着一个安排,没有喘息的空间;好几个任务在手上,却不知要先处理哪个,似乎事情总也做不完;你觉得自己已够忙够努力了,但依旧很难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10.
克服恶习     
这里讨论的是许多人身上每天都会发生的令人讨厌的、会极大地危害你职场发展的恶习。它们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性格障碍;它们不发生在真空中——只有当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恶习包括——求胜欲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败对方,无论这样做是否值得。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力量     
如果把张瑞敏的成功和德鲁克联系起来,你会怎么想?其实,不管你怎么想,我想告诉你的是,这至少不是一个为了吸引你读文章的噱头。事实是,没有德鲁克,可能你不一定能看到今天海尔的辉煌。做管理的人都知道海尔著名的“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将每项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围,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有人负责。每天下班前要根据目标对工作完成的情况“日清”,而日清的结果又与其本人的奖罚激励挂钩,这样便形成了目标、日清、激励三者间的闭环优化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13.
胡盛爱 《老友》2015,(2):42
老伴已经76岁了。近一段时间来,他感到右手臂麻痹、颈部僵硬,有时还头晕,特别是晚上睡觉,翻个身都痛,十分难受。到医院拍片检查,医生诊断老伴患上了颈椎退行性病变,对他说:"你患的是颈椎病。这种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治,主要还是靠平时多做运动,辅助按摩才有效果。"老伴之所以会患上这种颈椎病,主要是因为他只读了小学,工作40多年来,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只能勤学苦练,一边工作,一边勤看书报,多写多读,每天伏案工作10个小时以上。年轻时,他没有感觉到病痛,到老  相似文献   

14.
林颐 《社区》2009,(5):57-57
时间越来越少,阅读越来越瘦。每天的阅读,被挤压到枕上和厕里。常常一个月过去,还读不完一本200页的书。果真如此,不如读杂志。至少一次能读完一篇文章,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慢慢消化它的精彩与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5.
柯云路 《社区》2009,(20):14-14
我认识一个女孩,二十五岁,是个售票员,非常善良的样子。她告诉我,三年前,她听人介绍,得大智慧要多读佛经。于是,她开始读佛经。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读经读得很刻苦。她说:“我读来读去,总是读不懂佛经的意思.越读越糊涂。别人都说我傻了。很苦恼。”我对她说。你现在可以不那么多地读佛经了。我甚至可以非常绝对地说.你可以不读佛经了。从今以后,你可以一字不读。我问她:“你首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当你每天走出家门时.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减负以来,学生的作业少了,课业负担轻了,学生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支配。可是,有部分同学不能充分利用时间,他们把大好的时光泡在网吧里,使网吧生意异常火爆。我们绥中县城内的15家网吧,每天都开业到夜间12点钟。  相似文献   

17.
丁海霞 《百姓生活》2008,(11):57-57
无论你是白领阶层、工薪一族,还是家庭主妇,每天,我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时间是在枯燥乏味的等待中度过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锻炼一下身体。即使没有空间、器械,爱运动的你总是会想出一些办法来的。碰上需要"稍候片刻"时,不妨做做下面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8,(4)
我14岁那年,为了准备高中入学考试,除了上课以外,很多时间都在图书馆里温习。尤其放了暑假,每天一大早就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以便获得里边较安静的座位。有个男同学叫T,每天也一定来图书馆。有时候,我早晨起得晚,没赶上9点钟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每逢此时T都帮我占个座位。我们邻座学习到中午,  相似文献   

19.
家有小弟     
朱敬知今年七岁,我十四岁。他念小学二年级,我读高一。朱敬知是个小胖子,七岁就有五十多斤。每次觉得饭菜不好吃,就说:"妈妈,我太胖了,要减肥,不能吃那么多了。"朱敬知那家伙学习成绩也很好,却都是磨出来的。他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九、十点钟,而他五点钟就放学了,可见其作业之多。不过朱敬知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作业那么多还是很淘气,玩  相似文献   

20.
五分钟 《社区》2003,(24):44-45
“每天都有数万人拿到化验报告,在得知自己患病的瞬间,很多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怎么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啊!医生会告诉你,如果你留意,其实许多疾病都有潜伏期。当然,潜伏期的症状多半不明显。不过,稍加注意,还是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譬如,也许某个凌晨,就会收到身体发出的疾病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