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体论不只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 ,它首先是哲学的本性 ,是人之生存所内在的本体论诉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性表达或自觉澄明。在哲学的演变中 ,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 :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 ;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最自觉地体现人的自由和超越本性的哲学 ,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他的哲学通过对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在超越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和确立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的哲学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治的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真实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刚 《人文杂志》2005,(2):18-23
从"命名"上来看,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本体论的纷争,但从"命意"上来看,在这些不同的本体论问题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一致性本体论不仅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更深层的是为人之为人寻求合法性根基.但在本体论的历史演进中,这一深层"命意"却被异化和遮蔽了,以致人之为人的根基还要外求于"他物".所以在此意义上,传统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他治的本体论".而马克思哲学对这一"他治的本体论"进行了彻底的扬弃,将人之为人的根基奠定在人本身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开辟了一条人"自己解放自己"的现实性道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与传统本体论相对立的"自治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曾姝 《理论界》2006,1(1):82-83
老子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本体论思想,但由于不同学派对老子的语言理解和思想把握的不同,造成了对老子本体论不同的认识。文子建立了社会本体论,王弼建立了“无”的本体论,还有“气”本论等不同的本体思想。本文就老子的本体思想做概要性简述,以求在总体的层面理解老子的本体思想。  相似文献   

4.
ontology就是一般形而上学,它研究关于存在的范畴理论,即研究存在的本质、存在的种类、存在的范畴结构等问题。汉语哲学界用"本体论"翻译ontology,使人把ontology误解为关于本体的探究。本体是范畴理论诸多范畴中的一个,它是与性质等范畴相对的概念,因为在范畴结构中的位置而具有首要性、根本性等特征。但是,中国学者往往把本体看作与物质对象相对的概念,并用本体概念解释道等概念。事实上,把道称为"本根"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汤建龙 《江淮论坛》2002,18(5):47-51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本体论的实质及其理论形态,把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相互矛盾、对立的认识在三个层面上作出统一的理解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或是对本体论思维的超越,这三种理解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相对于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和旧唯物主义相对,作为实践的、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本体论思维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高云球 《北方论丛》2008,(2):125-128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其实质是关系实在论。人与人之间的首要关系是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体现经济本质的事件本体论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元哲学解释,这恰恰是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把社会存在本体论与过程哲学联系起来是后者走向现代性的正确渠道。21世纪之初,由小科布领军的过程哲学研究正在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丁春华 《理论界》2009,(12):14-16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具有根本导向性的问题。辩证法、认识论甚至历史观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本体论基础上。正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研究上。至今,研究已经进行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基本问题难以取得共识,甚至导致研究进入困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论述了由于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现代哲学不是本体论的消解而是本体论范式的转换.关注社会和人并确定实践概念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本体的意义.在当代,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廖凯 《理论界》2009,(10):20-21
文章通过对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三大类型立场的介绍与分别评价,指出实践本体论有以偏概全之虞,而超越实践本体论,包括实践超越论、生存论的本体论、意蕴论,均属于二元论的本体论乃至唯心主义本体论范畴.因此,重新评价物质本体论,或许真正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为何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体论的建立为哲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而发生出的一系列哲学范畴都离不开本体论的建立,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更是本体论的逻辑必然。各种本体论学说使哲学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本体论的深层哲学意义表现在为人类建立起了意义世界,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家园、超越本性都与本体论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朱熹认为,佛教的本体观是"世界为幻、为空",因为佛教其它方面的主张或观点皆由此出,佛教的教理、教义不过是这种本体观的具体诉说.但是,第一,朱熹将佛教本体论归结为佛教之"空观"是片面的;第二,朱熹对佛教"空观"的理解是隔膜的、误读的.所以,佛教本体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真正进入朱熹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朱熹的旅游实践与旅游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生酷爱山水旅游,生命情趣极其旺盛,并留下大量的旅游诗篇,在旅游中托景言志,触景议论,借景抒情,表达他“乐而忘死”的“平生山水心”。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形成了格物致知、景物理趣的旅游思想,丰富了中国旅游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道学 (或称理学 )诞生于北宋 ,这是一个发生道德危机、信仰危机、民族危机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背景孕育出一种普遍的道学文化心态 :确立超越的义理 ,寻求存在的意义 ,获得理性的自由 ,渴望心灵的安宁。所以 ,寻天地必然之理 ,立人道当然之则 ,就成为宋明理学家共同的理论取向 ,也是朱子道学的内在理路。朱熹继孔孟 ,接周程 ,倡道统 ,汇四书 ,关注现实 ,彰显理性 ,探求心性 ,他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理论活动与实践均是道学心态使然  相似文献   

14.
朱熹经学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嘉吸取汉唐训诂注疏之学的优长 ,批评其流弊 ,将训诂注疏之学与义理之学相结合 ,使义理的阐发建立在较为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他不囿于成说 ,而是大胆怀疑 ,加以创新 ,这种思维方式乃发端于唐宋之际的疑经惑传思潮 ;作为“四书”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与唐宋时的“四书”之学也存在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朱熹不仅是宋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而且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故而北宋以来的理学也是朱熹经学思想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5.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吸取、继承中国古代儒家先哲先贤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精心构思,而建立了体系庞大、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理学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求知论则是其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朱子思想的终极关怀及其现代启示进行了初步探索。朱子提出 ,一物各具一太极 ,圣人是己与天为一 ,从而建立了自己独步千古的形上学 ,表现了深邃独到的终极关怀。在当今人类应对空前严峻的生存挑战之时 ,朱子思想的终极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颖慧 《兰州学刊》2006,(7):188-190
中国古代犯罪学说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已建构了包括犯罪根源剖析和犯罪预防措施两者紧密结合的犯罪学说体系。朱熹继承前贤思想理论,结合南宋的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了当时犯罪频发的根源主要是个人私欲和社会弊端,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朱熹犯罪学说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古希腊哲学本体论问题,有过诸多讨论。本文认为,本原问题从早期的智者讨论开始,经泰勒斯、巴门尼德,最后到亚里士多德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论前后不一的思维转向的认识,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哲学中理性与经验的鸿沟,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研究本体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方鹿 《文史哲》2003,(2):42-47
朱熹以其毕生的精力诠释儒家经典 ,通过释经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 ,同时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融合经学诠释和哲学诠释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体系。他认为经典诠释应以经典原文和原义作为经典诠释的依据 ,以义理为经典诠释的标准 ,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朱熹为中国诠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创发性的贡献 ,达到了中国诠释思想发展的高峰 ,也为当代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梁小洁 《兰州学刊》2004,2(4):229-230,27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建设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确立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必须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必须在博采兼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认真总结这些经验 ,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